第一百章 为了未来(2 / 2)

加入书签

“确实不少。你先列个计划表,然后去招人,各个行业的都多招一些。”

“那当然很好。可,这需要很多很多钱。”这样列表,那他能写满几页纸。

徐柠摊了摊手,说道:“我知道。不过,至少现在我还能承担。”

陆明突然有些迷糊,一时分不清两人到底是在进行一场严肃的对话,还是在聊天胡侃。

说句难听但很真实的话:你一个人就想做这些,异想天开啊?

“你刚才说的,是认真的吧?”临出门的时候,陆明又忍不住扭脸问了一句。

“当然。”徐柠认真的点点头。

“哦。”

……

陆明离开不久,小唐又急匆匆的赶来了。

“徐总,刚才有记者打电话, 想过来采访。”

“采访?采访什么?”

“咱们公司的电脑啊。这可是第一款打入国外市场的国产个人电脑。”

别看打的是外国牌子,也有一些进口零件,但这确实算是国产货。重点是, 这可是现在在欧美卖的很火的电脑, 听着多长脸啊。

徐柠摆摆手, 道:“你跟他们说一声,公司不需要报道。”

这事吧,说出去是好听,但没好处啊。这才八十年代,现在冒头冒那么欢,那不是等着国外的打压吗?他连挂的列蒙公司的牌子都没换,就是不想跟国外正火的AIM公司联系到一块。

这是个被树立成典型就很容易受到过热追捧的年代。两三年前,浙省的一个小厂长步新声仅仅是实行了一些管理改革,就成了全国闻名的榜样,到各地巡回演讲。

现在,你说国内有一家企业造出的高科技产品在欧美畅销,那简直不能想象会热到什么程度。

徐柠现在可不是那个几年前上个电视都能高兴好几天的年轻人了,他巴不得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先闷声干几十年再说。

“那,就这么直说?”小唐被泼了盆冷水,有些无奈。

“可以委婉一些。你就说,公司产品并不是完全国产,核心零件都是进口,技术水平有限,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反正就这么一类的话,你看着办吧。”

徐柠突然觉得,自己现在特像一个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什么都不能说……

接下来几天,不断地有媒体要来采访,但都被徐柠一一谢绝。再后来,也就再没有人来了。

就连有报纸不打招呼就报道,公司都立刻联系,澄清此事。

就在国内舆论热度低迷的时候,AIM在国外的热度却持续抬升。产量销量持续增长,市场上明显的供不应求。

而各大计算机厂商则在试图弄清楚AIM到底怎么做到那么低的成本的,毕竟,即使是韩国这样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生产的产品也没那么便宜。

好吧,产品成本控制确实低的离谱了。

原因很多,一是研发成本很低,再者是国内那些供应零件的企业生产成本就是很低,甚至最重要的人工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更重要的是,AIM公司支付的是美元,所以很多企业乐意接受价格上的让步。

到了五月,公司的产品销量突破了一万台,盈利三百多万美元。现在,唯一的限制因素就只有产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