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爱信开始出招了(2 / 2)

加入书签

“最好就是趁着他们还没有正式的发展起来,想办法打压他们。”

“要不然以后局面是会比较麻烦的。”

“这方面,你也可以跟采埃孚和加特可的人员沟通一下,看看大家怎么一起行动。”

中泽这话让奥村心中一凉。

果然是自己之前小看了南山吗?

……

“王总,爱信的人主动跟我们联络了,说他们的4AT可以给我们的H3车型配套,并且会针对H3使用的2.4升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做一些专门的调教,让它能更好的发挥优势。”

魏强刚刚接完一个电话,就来到了总经理王英的办公室。

“并且他们还说4AT自动变速箱会进一步的反应国产化的效果,给我们一个前所未有的优惠价格。”

H3是长城汽车寄予厚望的SUV车型。

对于这款车上搭载的变速箱,长城汽车内部也是非常重视的。

要不然前段时间王英也不会亲自带队去南山考察,寻求合作。

“爱信现在知道要降价了?”

“早干嘛去了?”

王英很聪明,自然知道爱信态度突然转变的重要原因。

“南山6AT这段时间在国内汽车行业算是彻底出名了。”

“连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都认可了他们的技术。”

“国内的魔都通用、长安福特已经确定会使用南山6AT,其他好些车企也都会在明年推出搭载了南山6AT的车型。”

“爱信要是一点反应都没有,那就奇怪了。”

魏强对现在的局面颇为满意。

没想到爱信也有跟自己低头的一天啊。

“他们现在愿意把价格降低到多少了?”

“9980元,这事他们目前的非正式报价。”

“比之前足足下降了两千元,实在是太黑了。”

“一台4AT自动变速箱,他们原本至少挣了三千块,甚至更多。”

说到这里,魏强的心在滴血。

长城汽车销售一台H3,也就是挣个几千块钱而已。

现在人家的一台变速箱就要挣那么多钱。

虽然已经降价了,但是里面的利润肯定也是不少的。

“这么说来,他们4AT的价格岂不是比南山6AT的还要贵?”

王英对这个价格显然是不满意的。

虽然爱信的知名度要大,但是品牌溢价不应该有那么多。

“南山的6AT,如果年采购量不到一万台的话,售价也是要1万块,采购量达到5万台,就可以下降到9500元一台。”

“而采购规模达到10万台,价格则是9000元。”

“至于年采购台数20万以上,价格可以去到8500,那个对我们来说就没有什么参考意义了。”

很显然,现阶段南山不适合给国内的主机厂一个低于福特汽车或者通用汽车的报价。

特别是采购台数少的情况下,价格高一些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采购台数可以接近福特汽车他们的数量,南山也不会卖高价。

“10万台我们明年是估计做不到的,到那时5万台还是有希望的。”

“这么一算,南山的6AT还是比爱信的4AT要便宜啊。”

“爱信有没有说他们的6AT要多少钱?”

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在很多人的心中,显然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如果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王英是倾向于用爱信的变速箱。

这样子更加有利于汽车的推销。

“他们没有太强的意愿要卖6AT,哪怕是要卖,价格肯定也会去到一万二以上。”

魏强这么一说,王英算是死心了。

“那就用南山的6AT吧,爱信那边,暂时先不用给他们答复。”

“除非他们的4AT能够做到低于8000元,否者我们是不会考虑了。”

……

春城汽车集团。

“研究了一个多月了,还是没有任何进展吗?”

朱正峰有点不满的看着常磊。

作为华夏第一家汽车企业,他们到现在为止都生产不出像样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这对朱正峰来说是一件比较不能接受的事情。

特别是自动变速箱,这个项目春城汽车集团内部比较早之前就开始研究了。

但是到现在为止别说是6AT了,就连爱信的4AT都没有抄明白。

不是试验过程中出现过热,就是换挡会有卡顿,亦或就是耐久试验都过不了。

反正原本拆开来看没有多少构成件的自动变速箱,春城汽车集团就是没有整明白。

“朱总,南山6AT的技术非常独特,除非我们有他们完整的图纸,并且获得TCU的所有软件,否者短时间内不可能仿制出来.”

“研究院在分析过程之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南山6AT使用的轴承非常特别,应该是为这款6AT专门设计的。

“哪怕是你随便换一个看起来各方面的尺寸都差不多的斯凯孚或者NTN的轴承,变速箱的性能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我觉得还是先从南山采购一批6AT,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慢慢的学习。”

“过个几年,也许我们就搞明白了。”

“反正6AT自动变速箱,哪怕是在未来十年,应该都不会过时的。”

常磊只能这样子安慰自己了。

要不然他根本就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华夏搞了那么多年都搞不懂自动变速箱,这不是春城汽车研究院一家的问题啊。

“春城丰田用的不是爱信的变速箱吗?”

“伱再去跟爱信和南山都联系一下,看看他们谁愿意跟我们成立合资公司去生产变速箱。”

“总不能我们的变速箱,一直都从外人手中购买。”

朱正峰对春城汽车集团的现状是比较不满意的。

但是他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去改变他。

这都是几十年日积月累下来的问题。

可谓是积重难返啊。

除非他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去改革。

(本章完)

<!--ov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org</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