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龙渊、全家福、选择(2 / 2)

加入书签

还好,很多繁体字,看习惯了,也就会了。

而许多年的记忆力那么好,记住繁体字,也是不在话下的。

秦淮茹也注意到了他的异样,当即便翻过来看向那张照片,好奇道:

“你认识他呀?”

“嗯,认识,他是医学院的高材生,不过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拿到奖牌,改天问问他。”

许多年点点头,没什么好否认的。

全运会上,认识了钟院士,只不过人家对他可警惕着呢。

毕竟一个陌生人突然当面喊出你的名字,换谁不懵逼不警惕啊?

“对了,等下我们一家人拍一张全家福吧。”

听到他的话,秦淮茹给了他一个白眼,道:“阿年哥,你是钱多烧的吧?每个月都拍全家福,还经常给孩子拍照,你洗照片都已经洗了两个胶卷了吧?”

“昂,我赚钱不就是给我们一家人花的嘛,难道个外人花钱,你才开心啊?”

顿了顿,许多年又道:

“再说了,当然要拍照记录呀,小孩子又不是每天都这么开心。”

“拍下这些照片呀,等以后她们长大了,我们就拿出来给她们看。”

“等我们老了之后,也能经常翻这些照片,当做留念嘛。”

秦淮茹闻言,一副被他打败的模样,只好随他去了。

上次许多年买了一台海鸥照相机,当时只是相机和小包,以及两个胶卷。

后来又陆续添置了好几个胶卷,还有三脚架。

三脚架的作用也很简单,用来固定机位嘛。

当然了,这个时代可并不存在什么定时或者延时拍摄,所以三脚架只是用于固定罢了。

八十年代之后,照相机才可以通过定时器功能进行定时拍照,但这需要具体看使用的型号和品牌。

当时的照相机普遍采用机械式或电子式定时器功能,可以在拍摄前预先调节好拍照时间,到达指定时间时自动拍摄。

吃过午饭,许多年喊来小梅帮忙拍照。

全家福嘛,肯定是要整整齐齐的一家人才行。

有了三脚架固定器,小梅拍摄的时候,就只需要按下快门即可。

光圈、聚焦等,都是由许多年设置好了,所以很简单。

除了许多年一家四口的全家福之外,还有秦淮茹她们娘仨一张,许多年他们爷仨一张,加上小豆包和小团子各单人一张以及两姐妹的合影,还有就是许多年和秦淮茹两人的单独照片。

反正每次拍照,最少都要七八张照片。

再加上小梅和三小只她们也会蹭一两张照片,导致一盒三十张照片数量的胶卷,最多只能使用三次。

等一张胶卷全都拍完之后,许多年才会拿着胶卷去照相馆洗照片。

八分钱洗一张照片,三十张就是两块四毛钱,再加上六块钱一盒的胶卷钱,平均下来,每张照片就是两毛八分钱。

这都差不多可以买一斤猪肉了。

周红梅从穿堂屋出来,看到许多年他们又在家门口拍照,不由说道:

“小梅,你又拍照,小倩你们都别拍了,不要钱的是吧?”

三小只和小梅顿时跟鹌鹑似的,赶紧跑回屋里了。

天不怕地不怕,就是奶奶/妈的念叨,跟唐僧的紧箍咒一样,令人难受。

等她走到许多年旁边,又对许多年道:

“三儿,你好不容易赚点钱,就好好存起来,别败光了”

“诶,妈我知道了,您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许多年嘴上说的很诚恳,但往后该干嘛还是干嘛,可不会真的听进去。

三个月一盒胶卷,平均下来,一个月花费两块八毛钱,还不到三块钱。

看似很贵,其实很值得。

小豆包和小团子她们一天一个样儿,还那么小,当然要经常记录下来了。

等她们长大了一些,半年或者一年拍一次就好了。

何况,等到她们上学,甚至是工作之后,许多年想要拍照,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下午去上班,路过国营照相馆的时候,许多年顺便把胶卷递给了工作人员。

当然,洗照片的钱,也是要给的。

还是老样子,一周之后来取照片。

工作人员都认识许多年了,毕竟他来过两三次了,每次不是洗照片就是买胶卷。

印象深刻的是,每次许多年来买胶卷,都是五盒五盒地买,不知道是不是怕胶卷没了一样。

还别说,许多年真的是有这样的担忧。

毕竟现如今可是计划经济时代,很多产品,其实都是按照计划来生产的。

加上这款海鸥牌五八-I型照相机,本来就只生产了一千多台而已。

也就是五八-II型照相机生产数量稍微多了一些,然而也不是很多啊。

特别是这玩意儿还是在上海那边生产的,又不是在京城这边。

分配给到京城这边的胶卷数量,肯定极其有限。

所以,许多年必须得存储一些,否则到时候胶卷生产任务临时被叫停了,他手里这台照相机就站砸手里了。

总不能再买一台照相机吧?

那就真应了那句话了:单反毁三代,摄影穷一生!

从国营照相馆离开之后,许多年看了看手腕处的手表,顿时马不停蹄地赶往设计院。

还好,没迟到,要不然,计主任要说他了。

下午,许多年上班没多久,周书昀和赵君遥两人再次来找他了。

这一次,两人是直接是由殷旭东和计春耕两人陪同,到后者的办公室进行采访工作的。

然而,采访只是幌子,真正的用意则是招揽许多年前往粮食公司工作。

办公室里,许多年听完之后,表情有点懵,道:

“赵同志您好,我不是很理解,粮食公司需要什么外语人才么?再说了,我会的外语,也不是很多,而且比我厉害的人,多了去。”

会六门外语的北方熊留学精英冯思秀,也只是在京城塑料厂当翻译而已。

许多年目前展现出的外语技能就是四门:英语、德语、法语和希腊语,并且希腊语这一门小语种,他也不是很精通那一种。

反正上次跟冯思秀进行合作翻译的时候,在小语种的反应上,都是磕磕碰碰的。

因为太正常了,小语种嘛,肯定不怎么经常用到啊,相对陌生一些,也很正常。

此时的办公室,计春耕和殷旭东并不在,周书昀也有些好奇,想听听赵君遥是怎么想的。

“许同志,我们粮食公司当然是大单位,对人才也是极为迫切的”

赵君遥淡淡笑着,只是点出了许多年身上的外语技能这个闪光点,更多的还是其身上的其他技能。

“我看过你的档案,在部队五年,你是一名非常优异的军官。”

“只不过,你在部队的时候,好像没有表现出外语、画画等能力,我没说错吧?”

许多年点点头,因为画画这些技能,都是他重生之后才有的。

他也不怕对方看出端倪,毕竟他在部队的时候,确实经常去图书室看书。

尽管这种行为,在部队里,多少有些另类,但部队里既然有图书室,那当然有不少人会去这个地方。

加上许多年当兵之前,也是一名初中毕业生,可不是文盲。

五年时间学会四门外语,学习天赋自然不是一般的强,但谁敢说就一定是在部队里学的?不能是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么?

因此,这些没法查。

赵君遥不缓不急,给周书昀一个眼神,继续道:

“小周,你先出去,接下来的谈话,不适合让你知道。”

周书昀翻了个白眼,在人前就端起领导架子,切!

等周书昀离开办公室之后,赵君遥这才开口道:

“许多年同志,我知道你报名参加特别行动队的选拔,不过我不建议你去这个行动队,太辛苦了。”

“额,领导,这些是可以说的么?”许多年顿时有点懵。

特别行动队这件事儿,他可没有跟人提起过。

既然赵君遥直接点名了这件事,说明他的级别不低。

不过,许多年可不会主动透露这些。

赵君遥笑了笑,接着道:

“我直接跟你说吧,特别行动队的选拔负责人就是我的战友杨亚龙,他们选拔的人才需要的是全能型战士,你自己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这个行动队有多辛苦了。”

“不过,你来我们这边就不一样了,我虽然是粮食公司的领导,但我也还有一个身份,嗯,暂时还不能跟你说。”

“你加入我们这个小队,也同样需要参与考核选拔,只不过,我们的自由度更大一些。”

“粮食公司这个身份,只是我们平时的掩护,更具体一些,我就不能透露给你了。”

“当然了,现在我也跟你说了这么多,该跟我说说你的想法了。”

对方似笑非笑的表情,让许多年似乎看到了以前在部队时的那个老连长。

毫无疑问,许多年根本没有拒绝的权利。

毕竟对方刚才已经直接说了‘我也跟你说了这么多’,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你小子都知道这些秘密了,不答应也得答应。

然而,许多年根本没听到什么秘密,也不想听这些秘密。

“领导,您说的小队,也是军方的?正规的么?”

赵君遥闻言,也不生气,“正不正规,等你加入之后就知道了,我再提醒你一句,我这边,其实跟杨亚龙那边,算得上是竞争关系吧,这么说,你应该明白了吧?”

靠!

许多年瞪大了眼睛,这样也可以?

如果杨亚龙知道了他没去参加特别行动队的选拔,会不会把他的皮给剥了?

康道同要是也知道了这件事,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领导,那如果我没去参加这个特别行动队的选拔,到时候会不会有什么事啊?”

二选一的事儿,许多年也没得选。

更何况,听赵君遥的意思,相比特别行动队,他这边更加自由。

就是不知道具体要负责什么。

按照对方刚才说的需要什么外语技能,难道需要跟外国人对接?还是说其他?

“这个就不需要你操心了。”

赵君遥微笑着摇头,继续说道:

“既然这样,等国庆之后,不对,你还得参加全运会闭幕式对吧?那就全运会过后,六号这一天吧,到时候我再来接你。”

他很满意许多年的识趣,要不然,他只能给设计院单位发申请,然后直接把许多年给调走了。

只要把许多年拉去部队里待上一两个月,那么杨亚龙那边就算最后发现了,也没辙。

“那领导我需要准备什么吗?”

许多年小心翼翼地询问道。

真的是两眼一抹黑啊,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不用,你提前跟你家里人说一声,到时候你可能需要消失一段时间,让你家里人做好心理准备。”

听到赵君遥的话,许多年只好点点头。

这事儿也只能这样了。

随后,两人又简单聊了几句,接着又让许多年记得保密。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要牢记!

当即,许多年内心是非常无语的。

明明他什么都没有听到,除了只知道六号对方会来接他,然后离开一段时间,除此之外,什么也不知道了。

他连赵君遥是什么身份都不知道,可想而知这保密工作,也做得太好了吧?

要不是赵君遥跟计春耕和殷旭东他们核实过身份,许多年真的很怀疑。

毕竟,他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这比上次他听到特别行动队的事儿,还要懵逼。

从办公室出来之后,赵君遥和周书昀两人便离开了。

计春耕也没有多嘴询问什么,只是让许多年回工位好好工作。

殷旭东也知道保密工作,更是没有开口。

回到工位上的许多年,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了。

不过,他这两天得进山一趟才行,因为除了需要通知秦淮茹之外,许多年肯定还得跟张明德说一声。

下午剩下的时间,林夏川那边递来了一份工字型楼房的设计要求。

五十年代的很多楼房,其实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北方熊的影响。

但该说不说,工字型楼房的优点还是很多的。

京城是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冬季的时间是漫长的四个月。

如此漫长的时间,工字型楼房就可以很好地满足冬天的保暖了。

像设计院的大楼,还有很京城里很多部门的干部家属楼等等,其实住的就是这种工字型楼房。

这种房子是新建的,住起来也舒服。

就像是北方熊那边,人家很多这样的工字型楼房就是这么一直住着,甚至很多是住了几十上百年的呢。

对于这样的设计任务,许多年自然是信手拈来。

太简单了,他都忘记这是他设计的第几份工字型楼房图纸了。

每个单位的要求都不一样,毕竟很多单位的人数是不同的。

还有预算等等之类的,所以对图纸的要求也有不同。

花了一个小时,忙活完之后,许多年也没有交稿,而是选择摸鱼。

适当地和光同尘嘛,给同行留一条活路。

剩下的时间,就是摸鱼了。

医书太多了,继续接着看。

自从治疗好老许的直肠癌之后,老中医张明德又给许多年好几本厚厚的书本。

医学有很多不同的专科,仅仅只是外科这一项,就包含了众多复杂的学识。

老中医说过,既然许多年他的记忆力那么好,那就不要浪费了这个大脑。

多看多研究,把基础夯实一些,往后遇到各种疑难杂症,也不至于那么束手束脚。

如果看医书看得腻了,脑子不够清醒了,许多年还会选择翻看其他杂书,换换脑子。

因为看医书的时候,是需要思考很多的。

一个细微的小疾病,有没有可能因此延伸出来更多的其他疾病。

而看杂书就相对好很多了,不需要思考那么多。

下午下班之后,许多年回了九十五号四合院,然后就跟秦淮茹说了这件事。

后者很吃惊,离开一段时间?那是多长时间?

“具体的事情,你就别打听了。”

许多年微微苦笑,道:

“我走之前,会把家里安排好的,你放心吧。”

秦淮茹当即抱住了他,很用力,似乎想要把她自己揉进他身体里。

“阿年哥,我不担心我和孩子,我是担心你啊。”

“不用担心我,乖!”

小两口腻歪了一会儿,在小豆包和小团子的哭闹声中,不得不分开了。

接下来几天,日子如常,很快就过去了。

十周年国庆阅兵这一天,整个京城都非常热闹。

设计院放了两天假期,许多年抽空去了一趟石庙,跟张明德说了消失一段时间的事儿。

老中医对此很平淡,只是让他有时间之余,不要忘记看书就好。

中医之路,道阻且长啊。

“师傅,到时候我基础这一关过了的话,进入下一关治病的时候,该怎么办呀?”

石庙的中医传承,可是需要入世,在世间行医,最少十年。

当然了,那是过去的做法,毕竟古时候开办医馆这些,需要资质不说,还很容易受到当地其他医馆的排挤打压等等。

所以那个时候行医才是最合适的。

现在嘛,直接去医院就好了。

医院每天都会有很多病人,而且还是形形色色的不同病人。

PS:两更求支持: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ov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info</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