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秀恩爱,见面礼(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info</b> 乔尔雅今日半天时间都在舒娘的院里学古琴,她基础忘得差不多只能从头开始学习。

好在舒娘很耐心,即便被乔尔雅称为老师也不曾有半分严厉。

乔尔雅心想如果自己小时候遇到的是舒娘这么温柔的古琴老师,说不定后来就换了专业。

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她心里发了两句牢骚就抛之脑后。如今重新拾起古琴,做个业余爱好也不错。当觉得一切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刚好的开始。

婢女前来问晚膳的时候,乔尔雅连忙起身告别。

“不知不觉待了这么久,我也该回去了。”

舒娘笑吟吟表示没关系,她没有挽留,因为她知晓乔姑娘是与王爷一同用膳。

乔尔雅走到门口碰到灰头土脸的钟鹤鸣,俩人行礼算是打过招呼。

舒娘替他脱掉外衫和靴子,让婢女把沾了泥土的衣物带出去。

她倒来一杯茶水:“今日怎么如此狼狈?”

钟鹤鸣把人揽在怀里,握住她肤如凝脂的双手。

“我这外甥有大本事,他发现一种修路材料,能让道路坚固无比刀枪不入,马车行驶毫不颠簸。”

“竟有这样神奇的宝物?那岂不是将此物呈上去,陛下就能恢复他的太子身份?”

钟鹤鸣捏了捏她的脸:“若真如此简单就好了。”

他们还没找到缘由。陛下突然冷落厌弃太子定是有原因,没找到原因之前不能轻举妄动。

舒娘担忧道:“万一陛下又立了新太子呢?”

钟鹤鸣并不担心:“陛下正值壮年,即便立新太子也不足为虑。”

他幼时在京城待过,宫里几位皇子并不成大器,若陛下执意把江山交给不成器的皇子,也得看朝中文武大臣愿不愿意要个昏君。

如今虽说太子被废,他接到来自京城的线报,那些大臣们最中意的储君之位还是前太子。

朝臣个个都是人精,国君昏庸无能只会导致朝堂奸佞当道,前太子仍在朝中有不低的支持率。

钟鹤鸣紧紧搂住舒娘:“你且安心住着,我见你与乔姑娘相交甚好便安心了。等安王继承大统,我定许你十里红妆。”

舒娘明白钟郎的心病,乖顺依偎在他怀里:“乔姑娘人很好,她还拜我为师学习琴艺,身上没有大家小姐的架子,说话也很有意思。”

“如此便好,你们女子间的往来我不便插手,你该多交些朋友。”

屋内俩人说着体己话,乔尔雅脸红地抱着琴盒离开。

她走得太快忘了把琴带上,回来取琴不小心听到小夫妻恩爱。都怪古人房子不隔音,还没吃饭就先吃了一口狗粮。

乔尔雅急匆匆回来,萧锦佑特地往她身后看了一眼。

她把琴盒放下,“别看了,后面没狗追我。”

萧锦佑笑着摇头:“怎得走这般快,怀里抱着东西当心跌倒。”

乔尔雅没有解释自己吃了一顿狗粮,她心里百感交集。舒娘跟她是同龄人,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已经跟钟鹤鸣在一起好几年了。

而她自己呢,母胎单身至今!

萧锦佑满足了她对古言小说里温润如玉、谦谦君子的幻想,不过考察还没结束呢,初恋可不能草率。

乔尔雅提到正事:“这琴太贵重了,我不敢收,怕被贼惦记。”

萧锦佑并不觉得有多贵重:“既然赠与你,安心收下便是。”

乔尔雅瞪大了双眼:“这可是古琴诶!真正的文物,放我们老家这么珍贵只能在博物馆参观。”

谁料萧锦佑缓声道:“与我而言它只是一件礼物,若你不想收,便让福禄处理了吧。”

这就是大户人家吗!

乔尔雅连忙阻拦:“别别别,不如这样,等我学成出师再送我,暂时先放在你这里好不好?”

自己一个初学者用价值连城的文物练习曲谱,太暴殄天物了。

乔尔雅一通好说歹说,萧锦佑终于点头应允。

她几乎热泪盈眶,这到底是何等败家的太子!送出去的礼物被拒就要让下人处理掉,难怪后世只流传下来一张唐代的九霄环佩。

萧锦佑只是吓唬她,但想送给她的心意是真,他担心乔姑娘不收才故意说处理掉。

这是母后的嫁妆,若是乔姑娘拒绝收下自然是放回去,日后有机会再送给她。

又到了夜晚,俩人合衣而眠。

萧锦佑告诉她工人明天就能开工修路,伙食暂由王府出,他们得尽快把大米和面粉运回来,否则王府也坚持不了几天。

今天带回去的东西不多,只有萧锦佑准备了一个包袱,乔尔雅压住好奇心没有问他里面是什么。

今天回去不仅要搬粮食,估计院里还堆着琉璃和玻璃餐具,以及让爸妈帮她批发的酒水饮品。

又是忙碌的一天,自从穿越自己就没闲下来过。

乔尔雅睁眼就看到原本空旷的房间堆着满满当当的物资,只留下了落脚的地方。

她大为震撼。

床边现在全放着成箱装着的琉璃工艺品和玻璃餐具,再往后就是50千克一袋的大米和面粉。

乔尔雅下床走到门口,走廊也堆着米面粮油,甚至她批发的酒水饮品还没搬到楼上。

萧锦佑跟在身后有被震撼。昨天买的物资今天就送到家里,这般神速何愁不能成事?可惜他们世界造不出汽车,若是有货车运送粮草,哪里还用担忧贻误军机。

乔尔雅在一楼见到了帮忙拆箱的父母,正在帮她分装成小箱。

“爸,妈,你们歇会儿,让我们来吧。”

乔父和乔母从女儿离开后就在整理搬运下午送来的货,白天隔一会儿就有大卡车开进村里,引得村里人站在路边围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