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铜柱折而交趾灭(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info</b> 这间牢房,是少有的单间。

牢里的狄邯,面部的轮廓线条,棱角分明。

特别是下巴处,仿佛是用尺子量过一样整齐,整个人看着格外硬朗。

只是脸上有一道因犯下大罪,而烙上的刺青,有些破坏英武形象。

“公、公子?”

看见站在牢房前的那个男人时,狄邯一时间有些愣神。

他直接就站起身来,将栅栏拍打得作响,神情格外激动。

刘恪怔了怔,狄邯是把他认成士苏了?

“狄将军,你再看看?”

声音不对,纵然士苏离世五年,音容笑貌他都有些快要记不清,但两者差距太大了。

狄邯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借着牢房内不算透亮的光,定眼一看。

确实和公子一样俊朗,并且透着一股儒雅气质。

但五官并不相同,完全是两个人。

狄邯也是摇了摇头,有几分自嘲。

他就是因为得知公子自杀,才会起兵反对士亥,公子又怎会死而复生呢?

刘恪把狄邯的属性面板调了出来。

【姓名:狄邯(邦士)】

【年龄:29】

【统率:93;武力:93;智略:75;理政:41】

【特性:先机、屈指、流矢、遇强则弱、遇弱则强、好儒】

不错,只看面板的话,不枉他特意往牢里跑一趟,是他心目中的大将了。

比之巅峰时期的廉汉升,武力不如,统率还强一些。

“不对,廉汉升有个【伏枥】特性,这么看,应该越老越妖才是。”

“难道属性下滑不是因为年纪,而是多年疏远战事,不太熟悉?”

刘恪想了想,看来对臣子们的关注,还是有些少了。

如今也有一年多,等回朝了,也得看看臣子们的是否茁壮成长。

朝中的中青年不少,只是收人才还不行,也得多加培养。

话说回来,狄邯的能力着实不错。

就是特性差了些。

【先机】、【屈指】、【好儒】、【遇弱则强】算是四个优秀特性,剩下俩特性,就有点一言难尽了。

不过想来也正常。

往前推五年,狄邯也才二十四岁。

初出茅庐的小年轻,遇到了新手村大BOSS张议平,直接被干懵了。

而后又在狱中蹉跎五年,耽搁这么些时间,没能成长起来,也很正常。

好在就算没什么足够强力的特性,拿来虐菜,也是一流,独领一军是足够了。

“你是谁?”

狄邯适时发问,往日里这处特殊的大牢,只有五年前一同起兵的将士,和少数狱卒。

并没有陌生人。

刘恪肃声道:

“朕乃大汉天子。”

“.”

狄邯完全没信。

他在大牢里,也并非是聋子瞎子。

平日里,也有出去放风、劳作的时间。

偶然,也会听说一些事儿。

近来便听说,大汉胜了东胡一仗,一把火烧光十万水师之后,又发兵交趾国。

连战连捷,甚至日南郡全郡,望风而降。

因而他和牢里的弟兄们,心底都在期待着。

期待着汉军,一鼓作气灭了交趾国。

将那个篡改先王遗诏,逼迫兄长自杀的狗贼士亥,从皇宫里拖出来,凌虐一番。

结果在大牢里和大汉天子喜相逢?

“信不信由你。”

刘恪也没必要特意证实身份,继续道:

“朕先问伱几件事。”

“这大牢,是谁扩建的?”

“嗯”

狄邯沉吟一声,就当是有个人聊聊天:

“士亥。”

“五年前兵败之后,士亥就扩建了大牢,将我们都关了进来。”

“两万人都在?”

“是。”

刘恪颔首,五年前的叛乱果然不简单,这大牢也不简单。

以士亥的性格,以及他的行动来分析,可以看出,他的目的,就是守住祖宗基业,守住交趾国。

给自己添上昏庸之主的名头,再让与东胡大可汗有所勾结的高让当权主政。

这一手,确实可以迷惑东胡大可汗。

从而使得东胡把重心,都放在灭亡大汉之上。

只是大汉总有一天会灭,到时候东胡人,是否会对交趾国,有些想法呢?

以士亥的能耐,肯定不会单纯指望着,用高让去拖延东胡人。

设置内应掌控东胡动向,固然是一个办法,但终归是软实力。

想要掌握主动,就得增强自己的硬实力。

国家的硬实力,无外乎钱粮兵马。

钱粮,交趾不缺。

兵马,只有四万。

天柱神托世的身份,可以另外多征召三万左右的南越土著。

但仅仅七万兵马,就想要阻拦能平推大汉的东胡人,根本不够。

可交趾国也不可能征兵扩军。

兵马一多,必然会引来东胡人的注意。

你弹丸小国要那么多兵干什么?还说你没有野心??

那士亥用了什么办法,来避过东胡的忌惮,从而扩军?

他将叛乱的兵马,收监起来。

足足两万兵马,全都成了囚犯。

至于为此扩建大牢,就太简单了。

一个声色犬马的昏君,喜欢大兴土木,太正常不过。

于是乎,这两万人,就这么隐藏了下来。

从这些叛军被关押足足五年,伙食尚可,多有劳作,仍旧保持一定战力,就能看出。

看似是大牢,实际上是一处不为人察觉的兵营。

放出来之后,稍作训练,就能够有一定战斗力。

如此以来,算上山中的南越土著,危机之中,交趾国甚至能直接从四万兵马,变成九万大军。

守一州之地,并非太难。

“这么想来,士亥手中应该还留有,能调动这些叛军的后手。”

“例如士苏的遗信之类?”

刘恪一想,这么说的话,士亥还真谋算了挺多。

那么士亥放任他和典褚、侍卫们,来到大牢里,就是为了让他看到这一幕?

用大牢里的叛军,来告诉他。

交趾国现在,并非完全没有反抗的力量。

除了城中郡兵之外,还有这近两万刑徒军。

展现出足够的力量,便可以让双方结盟。

刘恪觉得多半如此,不过士亥,显然算慢了一步。

你可以把士苏的亲信兵马,当公交车坐。

公交车,那我也可以坐啊!

【忽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牢狱之灾】。

谢谢,你的刑徒军现在归我了。

刘恪拿出进来时,从狱卒身上顺来的一串钥匙,交给陈伏甲:

“陈卿,你去把牢门打开,将将士们,都放出来。”

陈伏甲接过钥匙,人还是蒙的。

本来是一根茅草,就能打开牢门。

现在更过分,直接甩了一串钥匙出来。

这大牢是你家的吧?

不过陈伏甲知道形势紧急,还是按捺住心中惊愕,按着吩咐去做,

首先,就打开牢门,将狄邯放了出来。

“当真是大汉皇帝陛下??”

狄邯一脸疑惑,完全不知道什么情况。

那就是说,汉军已经拿下交趾全境,攻破了交趾国国都??

这才多久,也太快了吧?

就算是熟知地形的他来带兵,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灭了一国啊!

刘恪笑着点了点头,又问道:

“听闻当年士苏想要率兵救援大汉,可是真事?”

狄邯重重点了点头,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

“公子自幼崇尚儒学,曾言同道者为朋。”

“于是乎,便一直将大汉视作天朝上国。”

“甚至以作为大汉邦国为荣,不屑与东胡蛮夷为伍。”

“当年公子见汉军在东胡人的攻势下,节节败退,便曾多次向先王提议,以我为先锋,率兵两万,驰援汉军。”

“这样啊”

刘恪轻轻叹了口气。

士苏一心想着救援大汉,难怪当不成国君。

救一个快要亡国的大汉,你自己也得亡国。

陈伏甲已经陆陆续续打开了不少牢门。

但那些牢中的囚犯将士,则是一脸懵逼,甚至都不敢走出来,有的还把门又关上了。

刘恪见此,也不和狄邯闲聊,清了清嗓子,【叫门天子】大嗓门发动:

“诸位将士们!”

“当年公子士苏,曾言同道者为朋,想要救援我大汉。”

“只是天意难测,遭奸人所害。”

“如今,汉军来了!”

他的动作越来越慷慨激昂,双手握住栅栏上,像是在紧握着每个人的心脏。

恍惚中,那透过天窗射入大牢的一束束阳光,仿佛也跟着晃荡。

“凡我大汉邦国,虽远必救!”

“虽是迟了五年,但汉军今日,必要为公子士苏翻案,好好问责那篡位的奸贼!”

刘恪的声音,仿佛能够穿透将士们的耳鼓,直达灵魂深处。

尤其是那充满激情的动作,眼中都仿佛燃起了火焰。

“今日,攻取王宫,以慰公子士苏,在天之灵!”

一番豪言壮语,配合着他一跃而起的动作,大牢内的每个人,都不由得同仇敌忾。

五年前,他们败了。

今日,他们要赢回来!

把那个夺位的奸人,摁在公子士苏的灵位前,让他赎罪!

就算不为了士苏,也得为了自己!

五年牢狱之灾,整整五年,知道这五年,他们是怎么过的吗?!!

甚至根本没人去怀疑什么。

这番话,极具号召力,几乎说到了他们心坎里。

而那个自称大汉天子的男人,更是让他们有种天然的亲切感。

如沐春风,好似家人一样。

刘恪这时候才停下了动作。

好了,煽动大成功。

“阿典,去吧大门打开,咱们杀出去。”

被放出来的典褚,虎头虎脑直接拆了大门,带着八百御前侍卫们,作为先锋,冲了出去。

而那些被关在大牢里的将士们,已经挤在牢房门口。

猛然间,牢门外的阳光,射了进来。

一阵刺目。

让人不由得捂上了眼睛。

狄邯见此,不再犹豫,一股脑冲了出去。

“为公子正名!”

然后,在他的带领下,所有将士们,终于热血上涌着,冲出牢房。

他们的身体状态,并非巅峰。

即使士亥把他们当做一支奇兵养着,可终究不能做的太明显。

多年牢狱生活,依然有些影响。

但是他们的斗志,远没有削减,甚至大牢里的苦日子,更加能磨炼人。

“杀!”

刘恪依然冲在前面。

虽说汉军的兵刃,在宴会之时,就全都被收走了。

但他也无所畏惧。

敌人是啥?

也就是些狱卒,顶多再加上闻讯而来支援的郡兵。

狄邯走出了大牢,因为连绵阴雨,地上有些积水。

他踩在泥泞的地上,溅起的泥水,落在了脸上。

但他没有丝毫被影响,作为一个曾经的将军,对杀戮一点不陌生。

他抄起一根长棍,站稳脚步之后,就冲着大牢外的狱卒杀去。

八百御前侍卫们,则以典褚为矛,乱杀一通。

典褚从来都不需要兵刃。

大戟好用,但他更喜欢抡人。

杀了几个狱卒后,这兵刃也就有了。

大牢外头,立时响起了阵阵惨叫。

战斗已然爆发。

狄邯手中长棍一挑,猝不及防的狱卒仓促迎战,躲避不及,直接被棍头顶住胸口。

一股巨力之下,口中喷出血雾,当场倒地,手中的长刀,也落了下来。

狄邯当即上前捡装备,又将木棍抛给没有兵刃的弟兄。

他兀自上前,唰唰几刀,又是砍中几名狱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