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封信(2 / 2)

加入书签

世桓往下看了看,邮件地址是siling@Torbox.me,不由得抬头看向了CTO李明道。

“邮箱IP?”

“查过了,美国匿名,随便可以注册,无法追踪。”

世桓又看向周国明:“咱们怎么得到的?”

“信是写到了研究院公共邮箱,刘教授的秘书和咱们关系好,把截图给我们了”,说完,周国明重重敲了敲桌子,愤怒的说:

“这是很恶劣的事件!一定是内外勾结,阻击我的上市计划!一定要把内鬼揪出来,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下作!”

世桓放下信,又扫视了一下屋里的委员会成员:除了董事长和CTO,还有负责产品运营的张岚以及负责行政人事的刘默然。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世桓也是混迹销售圈20年的老江湖了,从99年在中关村喝白酒分思科路由器额度开始,世桓在外企圈、民企圈一直沉沉浮浮,举报、投诉、招标日制造车祸、KTV钓鱼执法的事儿也见得多了,他心里倒是没怎么慌张。

世桓只是有些奇怪:

“只是一封无法查实的匿名信,至于这么大惊小怪么?”

2.

今天的会议开了大约有2个小时,委员会的成员们围着白板画起了脑图。

竞争对手?

简直的一定的!

内外勾结?

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具体的信息?

在突遭打击的情绪里,人们不由得调动仅有的推理技能,猜测着一切可能的答案。

一派人的逻辑是“条件论”:谁接触泄密内容最多?谁最了解这些测试数据?

另一派人是“动机论”的信徒:信息可以二次传播,但是只有有获利动机的人才会做出和竞争对手勾结的事情。

张岚和刘默然是坚定的动机论,这和他们的从业经历有关,无论是品牌公关还是政府关系,从来都是有因有果的事情。

董事长和CTO更倾向于从条件论来寻找“内鬼”,明摆着嘛,这信息又不只一类,难道还有几个“内鬼”串通作案?

世桓不怀疑的是内外勾结,上市前被竞争对手打击,这个本子简直不要太普通。但是从动机和条件上来看,能掌握如此多信息,且有动机和竞品串通的,想必是个欲求不满的高层啊。

因为钱?因为恨?还是,因为感情??

想到这里,世桓不觉得笑了一下,他觉得自己好像进了小说的情节。为了情?简直匪夷所思。

世桓没想到的是,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ov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net</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