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阿昌族(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info</b> “主播觉得直播间的朋友们已经都听说过一句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是程颐说的。大家是不是觉得这话的意思是劝说‘女子为丈夫守节,宁肯饿死也不改嫁’?其实大家都错了,人家程颐的原意压根儿不是这样的,他本人并非单纯针对女性。”

好好的东西都被一些强权当成利剑挥向无辜者,苏久感到很是无奈:“程颐的意思是:假使女子要为死去的丈夫守节、不能再嫁,那么男子的妻子若死,做为丈夫也应为亡妻守节、不应再娶。主播个人认为程颐的真实想法完全没有问题,夫妻之间是平等的,凭什么只要求妻子遵守契约,而丈夫可以随意撕毁契约。现代社会男女之间不管谁出轨都是要受到谴责的,君不见每年都有男子出轨被抓,导致净身出户。”

其他几个位面大多都是一夫一妻制,但是大清那边听到主播的话就有些震惊了,他们许多人一直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就是朱熹解释的那样,万万没想到程颐他老人家的真实意思竟然是这样的!

以往一些无脑推崇这话的读书人看着天幕,愣住了。没有读书人不推崇程颐先生的,可是他们一直以来竟然曲解了他的意思,实在羞愧难当。

苏久无意间的解释意外的减少了康熙废除贞节牌坊的难度,在大清百姓的眼里,主播是万能的,主播不会撒谎骗他们。

后人曲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一理学信条后,不知酿成了多少妇女绝粒、吞金、上吊、跳井等悲剧结局。正因为如此,这一信条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但细察之,这八个字在历史上有时也曾被理解为并非专指妇女应当为男人守节,而是泛指做人应当守气节。

“打住打住,这件事儿过去了,咱们今天最主要的任务是了解阿昌族。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当然阿昌族的人口也是真心的少,目前只有三万左右。”想到国家对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人们的扶持政策,苏久羡慕的直流口水。

“阿昌族在发展形成过程中,曾与诸多民族融合。宋元时期,内地商人已进入云龙一带阿昌人中。明代在云南实行军民屯田,汉族人口大量移入,一部分阿昌人融入到汉族及其他民族中,也有部分汉族融入到阿昌人中。明清以来阿昌族长期与汉、白、傣等民族交往密切,也多有融合。”

“阿昌族家族观念比较浓厚,家族对个体家庭仍有一定的约束力。村寨一般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地域性组织。同一家族的各个小家庭常成片地居住在同一地域或毗连地区,家族内提倡在婚姻、盖房、丧葬、扶贫济困方面的家族义务。其实Z国大多数村落都是这么发展来的,因为大家祖辈有着相近的血缘,所以很多时候一家有难,一村相帮,算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互帮互助。”

“户腊撒的‘过手米线’、梁河的黄花粑粑及生片石姜等是阿昌族较有特色的民族风味食品。大家可以尝试一番,直播间里已经上架了‘过手米线’、黄花粑粑和生片石姜。”

这些食物现在已经不是苏尔负责准备了,苏尔现在正在努力的精进厨艺,野心勃勃的想要进阶神厨,苏久也不好拿这些浪费时间的事情麻烦他。不过,因为苏尔的努力,苏久最近可谓是有口福了,小心地摸了摸腰肢,她总感觉自己吃胖了。

顾晔瞥见苏久偷偷的小动作,嘴角微翘:久久,真可爱,不过,久久似乎真的长胖了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