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重新规划(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info</b> 可以说最初得知苏久的万界直播间可以连接大清位面时,顾晔心里就懂了念头,他要改变大清的结局。倒不是他希望大清江山长长久久,万代无疆,而是他希望改变最后惨烈的结局,大清的灭亡也不能是因为外族的侵略。

跟康熙打过几次交道的苏久,非常清楚康熙是个多么固执的君王,同时心性强硬的可怕。

别管他嘴上说得多么好听“满汉一家亲”,其实他骨子里依旧敌视汉人,像大清有名的火器制造家戴梓,苏久可不信康熙是真的相信了南怀仁的话,觉得戴梓确有“私通东洋”的行为。

其实南怀仁和戴梓的矛盾当时很多人都非常清楚,戴梓成功制造出“冲天炮”,这无意中得罪了南怀仁。南怀仁能在众多传教士中脱颖而出,本身能力出众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能准确的把握住康熙的心理。他从戴梓的研发中看出了对方在火器方面恐怖的天赋,任由对方发展下去,大清的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壮大,这显然不是他和他的国家愿意看到的。

于是,察觉到康熙内心深处对戴梓的忌惮后,南怀仁便伺机报复,诬陷他“私通东洋”。康熙帝竟轻信谗言,将戴梓流放到沈阳,致使对方晚年在贫困交加中死去。

苏久觉得康熙骨子里充满了自卑,所以他在面对汉人时总是想着打压他们,而是给他们提供机会让对方壮大。就因为戴梓是汉人,康熙心里就怕了,担心汉人推翻大清的统治,他便直接将自己猜测的危机给扼杀了,也断绝了大清火器的发展之路。

康熙的思想太过极端,想要一下子扭转对方的思想根本不现实。苏久和顾晔两人商量了半天,觉得还是应该潜移默化的影响康熙的思想,让他明白华夏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别搞什么区别对待。让康熙明白大清除了满人和汉人还有其他的民族,别没事儿老搞内斗。

同时,大清很多汉人称呼满人为鞑子,这是一种非常不尊重的称呼,说出这个称呼便表示他们内心深处对满人的不屑。满汉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康熙这个统治者造成的,可以说汉人也占据一大半原因。

通过直播间让大清的百姓或者说汉人们了解各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摈除对满人的偏见,淡化民族矛盾,正是苏久要做的。

至于末世位面他们现在正忙着搞基建,恢复生产力,苏久只需要提供足够的粮食便可以了。

末世位面那边的衣、食、住、行,其中“住”和“行”基本已经解决了,剩下的“衣”需要锻造产品,普通布料的衣服并不怎么缺少,毕竟有句老话说得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只要不出基地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都不坏。

顾晔最近正在努力锻造特殊属性的衣服,专供末世位面。虽然每件都需要不少的功德点,但依旧供不应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