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姜家规划(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info</b> 夏日的夜晚,无风,天气特别闷热,闷出人一身的汗,特别不舒服。

还有无数的蚊虫在乱飞乱蹿,会让人更加感觉烦躁。

好在,姜家有冰糖水,正屋的廊下还然着驱蚊的艾草,这样的小日子其实还不错,安逸又享受。

姜家人刚吃完晚饭,连忙搬来草席,坐在廊下消食乘凉,大人们聊着关于丰收的事情,孩子们围着烛火看书学习,孩子用功,大人也跟着欣慰。

如此上进又温馨的画面,让姜老头感慨不已,“你们兄弟三人当初读书要是这般认真的话,也许也能考个秀才回来。”

姜老二立刻翻了个白眼,“爹,读书是要天赋的,您当初压根忘了把这种子种到我们身上来吧?”

当年念书,三兄弟都有努力过,因为谁都不想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农活,又还有族里的压迫,谁都想翻身把歌唱?

但、有些东西不是你认真努力就有成就的,他们农家出身,又没有好的老师,学习资源相当有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能认识几个字已经不错了。

而且私塾里的夫子还一副恩赐了他们的模样,只教书上的内容都嫌多,好像他们上学不用付巨额束修似的,这种势利薄情的环境里学习,又怎么可能考到秀才?

姜老头被怼得眼睛睁圆,“我没传你?那又怎么可能传到孙子孙女的身上?”混账东西找抽呢吧?

“嗨,那都是随他们娘亲去了呗,姜氏从来没出过秀才,更多的是互相之间的攀比与算计,都是窝里横的狗东西,怎么可能是读书的料嘛。”

姜老二是认真的,他感觉姜长安就随了姚氏,脑子灵光,读书通透。

姜老头被怼得哑口无言,正在这时,三房的江氏端来了一大盆冰糖水,终于将姜家夜晚的盛宴推向了高潮。

姜老头接过江氏递来的第一碗冰糖水,又是另一番的感慨。“日子越来越好了,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哦。”

这个观点姜老二是赞同的,他到现在还感觉不真实,姜家可以说是一夜暴富。

从长安崽崽考核得了第一开始,后机智救父,进山挖参,木工烧陶,拜师与打谷机。

这一件件的事情,压根不是普通人家能做得到的,但、二房的闺女就可以,她以一人之力,将艰难的局面板正,力挽狂澜、将支离破碎的家重新振作,且更进一步。

这是普通人穷极一生都未必能做到,姜老二挺担心这些美好只是他的一个梦,待他睡醒后,梦境破碎,让人回归现实。

所以,姜老二特别认真对待这份来之不易,闺女打下的基业,他要好好守护,“都说人生起起落落,如今我们家算不算是起来了?爹,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算盘算盘?把姜家稳定下来。”

姜老二的话让姜老头很欣喜,他所说的姜家,是指姜家所有的人吧?大房、二房、三房人都包括在内,老二这是原谅了二房兄弟?

“这事还得听长安的,你别看她年纪小,但跟宋夫子那个大智者学了蛮多知识,眼界也广,只要一点就够我们姜家受用良多。”

姜老头抚着自己的胡须,点头晃脑的,像书生在念书一样,说出的道理一套一套的,反正他就非常佩服与敬重宋夫子。

突然间,姜长安又变得了话事人,这时不管是姜老大还是姜老三都紧张了起来。

姜家的未来,不知道小侄女有没有把他们算进去,可别丢下他们不管啊,他们知道错了,真的。

以后一定会致力守护姜家,行不?再给一次机会。

姜长安被点到了名,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书,一本正经起来。

“那我就将自己盘算讲一讲,大家都过来听一听。

目前我们二房赚的钱暂时够用,但一辈子还长,我们要把目光放得长远。

第一步,先把家里的房子建立起来,在这期间同时把木工、制陶、砖瓦这三样事业开发成正当且长期的生意。

以银钱为本或人工换工都可以,三房可以负责看护陶窑,二房是砖瓦窑,大房跟着爷爷做木工。

我会留一些常用家具农具的图纸下来,爷爷慢慢研究,照着打造就行。

然后呢,家里有了赚钱的生意,但粮食才是生活的保障,所以我们还要添加些田地,买些良田,如果没有也可以开荒,山地都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