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新墨家话事人,科教兴国之策!(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苏澈并没有因为那些墨家保守派的反对,就直接退缩,他还真联合了那些墨家学子,组建了一个新墨家!

既然这些老逼登不愿意跟随时代,那就直接抛弃他们!

前些年制造出新纺织机,苏澈有一部分原始股,这些年赚了不少钱,所以他现在不差钱,缺少的是名气和影响力。

所以,是时候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了。

再等的话,嬴政都该登基了!

当苏澈亲手操刀这些事情后。

看他笑话的人并不少。

毕竟他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

有些事情,并不是有钱有理念就能办到的。

这就着急搞一个新墨家,实在是太天真了!

然而…这些人还真小看了苏澈的能力。

别说一个小小的墨家组织,就算是整个天下,他都能治理。

组织起一个新墨家,简直不要太简单。

转眼又是数年,新墨家的影响逐渐扩大。

原本的墨家,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倾向于新墨家的学子,一部分是专心搞学术的学者,而最后一部分,才是坚持墨家政治主张的保守派。

这些保守派并不被诸侯王们接纳,他们的影响力仅仅是在民间这一层次。

可当新墨家的政治主张被诸侯王接纳之后,就渐渐拉开了差距。

久而久之,这个差距被越拉越大。

这期间也有一些不服气的墨家剑客,他们认为苏澈亵渎了墨子的学问,便来刺杀苏澈!

这个时代的侠客义士,简直不要太多。

为了自己的理想,甚至尊严,便欣然赴死。

这些人本就头脑简单,稍微一挑拨,就上头了。

面对刺客,苏澈猛地举起一旁煮肉用的鼎,直接砸了过去,当场就将这墨家剑客给砸死了!

当那巨大的鼎砸过来的瞬间——墨家剑客靳异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说好的乳臭未干的小家伙呢?

那么大的鼎,这是说举起来就举起来的?说砸过来就砸过来的?!

靳异本来还想听一听这乳臭未干的小子到底还有什么话想说的?想看看他临死之前的一番话,是否能说服自己,若是他真的说得有道理,那自己也可以不杀他!

可如果他说不出个一二三四五,无法让自己信服,那必然要挥剑杀之!

若是他真是墨家新圣,用一番话将自己折服,那反过来追随于他,也未尝不可!!

这个时代,很多义士剑客是这么做的。

这种事情传出去,也不失为一桩美谈啊!

无论是名和利到时候都有了,岂不美哉?

这墨家剑客靳异,还真不是头脑简单之辈,他有自己的小心思。

却是没想到刚刚拔剑,准备问话呢,就看到迎面砸过来的大鼎了!!

“我……!!”

靳异瞪大了双眼,双眼之中满是惊恐和绝望。

随后直接就被砸成了肉泥!

“他刚刚想说什么来着?”苏澈拍了拍手掌,奇怪的问道。

旁边的墨家弟子看到这一幕,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不少人甚至忍不住,直接把上午吃的饭菜全吐了出来。

画面过于血腥。

有些少儿不宜。

自从这件事发生后,那些准备刺杀苏澈的墨家侠客,一个个掉头就走,彻底断了这个念想。

谁能想到,一个饱读诗书的荀子之徒,竟然是一个用大鼎砸人的猛人?

这有些太离谱了!

随着这个事情传开。

即便是现任齐王,都忍不住抚掌大笑:“此人真乃猛士也!”

现任的齐王是齐王建,这也是齐国最后一任君主。

这个人并不算坏,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于天真。

作为一个诸侯王,这一点非常致命。

长平之战时,赵国因为缺粮问齐国借粮,齐王建因为害怕得罪秦国,并不愿意借粮。

赵国也正因缺粮,迫于进攻压力,才不得不临时换将,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最后落得几乎全军覆没的下场。

要知道当时只有赵国能和秦国直接对抗,一旦赵国失败,对山东六国没任何好处。

此后。

在秦国远交近攻政策的忽悠下,齐王建和秦国走得一直非常近。

秦攻灭六国时,曾忽悠齐王建,只要齐国不插手,到时和齐国平分天下。

谁能想到齐王建竟然真相信了。

秦国灭其他国家的时候,齐国一直在袖手旁观。

等到只剩下齐国的时候,秦国说只要你投降,我给你五百里封地,结果齐王建真的是没抵抗住就投降了。

齐王建投降之后,被嬴政安排在偏远的共地,由于不给他食物,最后被活活饿死。

而现在,这个天真的齐王,非常器重苏澈的新墨家。

至于为何如此器重,原因也很简单。

在《新墨》中,苏澈详细分析了生产力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

基于这个基础,苏澈定下了新墨家的主张——科教兴国!

他认为,科学和技术,必然会成为第一生产力,坚持科学和技术,还有教育传承,将这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不断发展,一个国家必然会迅速强盛。

基于这个理论,苏澈领着一帮子墨家学者,将诸多理论化作了实操。

他率先将直辕犁结构彻底完善,同时还研究出了一个开创性的农具——曲辕犁!

曲辕犁是隋唐时期被发明出来的。

曲辕犁的应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耕地的质量。

曲辕犁的发明,在传统农具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它标志着耕犁的发展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自此以后,曲辕犁就成为耕犁的主流犁型。

这大杀器一出,土地的耕作变得更加容易,农民的负担被减轻,能开垦的土地更多,也更加精细,粮食必然会更多。

粮食一多,齐国的未来,毫无疑问会更加强盛!

在看到了这实打实的好处后,齐王建岂能不重视这新墨家?

不管各个学派嘴上说什么,如果不能带来好处,那都是毫无意义的!

与此同时。

遥远的秦国。

刚刚拿到权利的秦王嬴政,也看到了那花大价钱买过来的曲辕犁!

(本章完)

<!--ov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org</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