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你不是诸葛孔明!你到底是谁?失心疯的司马懿!(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这有什么不明白的?”苏澈笑了笑,淡淡说着:“此次联合东吴攻魏,他们跑得飞快,如此鼠辈,如何能再联合?”

“既然如此,我们就联合魏国,一起伐吴,吞吴之地!!”

听着这话,众将无不惊愕,纷纷抬起了头,错愕的说着:“伐吴?”

一直以来,吴国都是蜀汉的盟友之一,而魏国则是不断攻伐的对象,这几乎成为了蜀汉的基本国策,而现在,竟然要改变这基本的国策,转掉头来去打盟友?

这事情实在是太突然太荒唐了,众人根本就不能理解。

姜维错愕的说着:“丞相,我们刚刚大败魏军,才将他们打痛了,如此深仇大恨,他们岂能放下,然后和我们联手攻吴?”

就连一向以鲁莽为著称的魏延,此刻也有些慌了,他连忙说说:“丞相,吴不能伐,且不说能不能成功,一旦吴灭,我们也长远不了啊!”

原因很简单,三国时期,说是天下三分。

但实际上,曹魏占据了天下的三分之二,还是中原之地,北方的繁华之城,经济强盛,人口众多,国力鼎盛。

而南方多是蛮荒之地。

吴国很长时间都在对付山越,蜀汉也要花大力气对付南蛮。

历史长河中,从来都只有北方按着南方打,很少有人能北伐成功的。

朱元璋北伐成功了,一方面是南方已经发展得差不多了,二是元王朝已经彻底腐朽了。

而三国时期的曹魏,内部稳定,又尽占天下富饶之地,这样的一个恐怖的存在,统一天下,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也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诸葛亮一直以来的策略就是,联合吴国,攻打魏国,不断消耗着魏国的国力。

可惜的是,吴国这个队友,根本不给力啊。

而苏澈敢这么说,自不是无的放矢,他笑了一声:“此前我们没有资格联手魏国攻吴国,但现在不同,刚刚打了个漂亮仗,这证明了我们的实力,我们屯军在这里,不断消耗魏国的国力,这对他们来说,无异于眼中钉,肉中刺。”

“他们比谁都渴望我们能退军,所以必然会答应我们联合的要求!”

“至于吴地一灭,我们独木难支,这个问题不用担心,此刻情况,和独木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要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要有战略性的目光!”

苏澈直接大手一挥,说道:“此事我已有定论,不用再争论了!”

这话一出,众将只能面面相觑,也不好再说什么。

诸葛亮在蜀汉中,和真正的皇帝并没有什么区别。

在刘备时期,诸葛亮就已经开始管理三郡,署左将军府一切事务,刘备外出,他直接代替刘备批阅奏章,调动军队。

等到刘备死了后,诸葛亮的职务是:丞相、录尚书事、开府、司隶校尉、益州牧。

此前曹操的职务是丞相、录尚书事、开府、司隶校尉、豫州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诸葛亮真想取而代之的话,完全不是什么问题。

既然苏澈决定联合魏国一同伐吴,那他们也阻止不了。

他们此刻方才明白,丞相召见自己一行人过来,并不是和他们商量这个事情,仅仅只是通知而已!!

很快。

蜀军大胜而归,班师回朝,苏澈留了姜维和魏延在五丈原,同时朝着魏军释放了友好洽谈的信号,不出意外,和谈之日,近在眼前。

与此同时。

随着蜀军打破魏军,一时间天下震动,司马懿也从神坛上跌了下来,他明明只需要当缩头乌龟,一直熬着,就能凭借国力赢下这场战争。

要知道的是,蜀军千里跨线征战,哪怕国力再强盛,和魏军也很难熬住,对魏军来说,坚持就是胜利。

可诸葛亮的假死,成功骗过了司马懿,此外调兵如神,如臂指使,成功放跑了司马懿,歼灭了魏军主力,获得降俘无数。

假死其实并不关键,成功骗过了司马懿也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调兵如神,张开一张大网,强行将司马懿一口吞下,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数支队伍的出发,分毫不差的配合,这要依赖于指挥之人的精确计算。

这样的调兵遣将的能力,是非常恐怖的,自古以来,能做到这一点,无一例外都是神一样的将领,韩信能做到,白起也能做到,此前的诸葛亮,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即便是苏澈,也不过是照猫画虎,勉强复刻了一波,这里面的风险非常大,一旦魏军抵抗能力再强一些,一旦司马懿回援成功,那可就功亏一篑了。

虽然成功了。

但这毫无疑问是非常大胆的军事行动。

这一战结束后,天下人惊讶于诸葛亮的调兵如神,借用假死之计成功击败了司马懿。

而只有真正懂行的将军,在了解到具体的行动后,亲自推演了一番,一个个头皮发麻,几股军队,分毫不差,每一次都出现在关键位置,成功的完成了这一次的围杀。

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就是功亏一篑,全盘皆输!

这一次的军事行动,胆子真的是太大了!

事实上,就连司马懿本人都大为不解,在进行战后复盘时,他不敢相信,这是诸葛孔明能做出的决定。

这tm是诸葛孔明的风格?

这根本不像啊!

根本不像是诸葛孔明能做出的计策和指挥……

司马懿很自信,没有谁比他更了解诸葛亮!

也正是比谁都了解,他才如此的困惑,其他人都是惊叹于诸葛亮的调兵如神,可司马懿却觉得,诸葛亮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这是诸葛孔明?

这根本就不是诸葛孔明!

这一瞬间,司马懿产生了一个很恐怖的念头,那就是:有没有一种可能,诸葛亮已经死了,他死而复生,已经换了一个人?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司马懿连忙摇了摇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可当这个念头出现时,就像是梦魇一般,不断缠绕在司马懿的心头,怎么都挥之不去,如果不是这样,那还是什么原因呢?

此后等到蜀军释放的友好信号,意图联合他们伐吴,以此可以作为退军的条件。

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司马懿更是瞪大了双眼,情绪激动的说:“不可能!诸葛孔明绝对不会放弃进攻我们,而选择和我们合作,一起攻打吴国!”

“他不是诸葛孔明!”

“他绝对不是诸葛孔明!”

“他到底是谁?!!”

司马懿连忙将这个消息上报了上去,诸葛孔明可能已经换了个人,这个人绝对不是以前的诸葛孔明了!

但毫无疑问,这个消息直接被压了下去,即便是皇帝曹叡也认为司马懿因为这一次大败而患了失心疯,竟然连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曹叡先是宽慰了一番司马懿,让他好好休息,不要将这一次失利放在心上,先休养好身体吧!

曹叡可不会拒绝蜀汉的合作!

蜀国的连续北伐,的确给魏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如果他们愿意停止攻伐,转而合作,一起攻打吴国的话,这对于魏国而言,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弊。

等到伐吴结束后,那蜀国哪怕占据一些吴地,也成不了气候,根本就不算什么,日后轻松可灭!

曹叡根本就不怕养虎为患,无论是东吴还是蜀国,都撑不了气候,因为联合在一起,才让他非常头疼,若是能瓦解他们的联盟,先灭掉其中一个,这自然是再好不过。

蜀地易守难攻,而东吴则依靠长江天险,如果攻伐其中一个,必然要受到另一边的攻击。

而现在,蜀汉释放了友好信号,曹叡自然是欣然同意了。

先前的战败,诸多的损失,国力的损耗,这些都不算什么,为了大局考虑,这些都可以退让,都可以忍耐。

曹操当初能放下血海深仇,再次接受张绣的投降,并给予高官厚禄,信任对待。

他现在放弃这小小的仇恨,自然不算什么。

不过,想要结盟也可以,曹叡也开始讨价还价,希望蜀汉能释放此前的魏军俘虏,如果一点诚意也没有的话,那谁相信他们的结盟是认真的呢?

面对曹叡的条件,苏澈自然不可能全盘接受,他回复了曹叡:归还俘虏自然是可以的,不过这件事情,得在伐吴之后,到时候再归还魏国的俘虏也不迟。

此外,作为条件,大汉和魏国得恢复通商,让两地再次进入和平相处的时期。

曹叡没想到诸葛亮的脸皮竟然这么厚,不仅不归还俘虏,还要倒打一耙,要求两地继续通商!

而且还自称大汉……

怎么好意思的?

一州之地,也敢自称大汉!

好吧,这些事情曹叡忍了,政治本就是一门妥协的艺术,现在不是蜀汉求着魏国伐吴,而是释放了这个友好的信号。

如果魏国不同意的话,那蜀汉在五丈原的屯军可不是开玩笑的,他们会继续施加压力,会继续北伐,不断消耗着魏国的国力。

曹叡只能捏着鼻子,同意了诸葛亮的诸多请求,恢复了两地的通商,不过对于吴国动手,这件事情还得从长计议。

随着蜀汉和魏国两个国家眉来眼去的时候,吴国察觉到有点不对劲了。

孙权虽然不知道蜀汉和魏国到底怎么回事,可刚打完一场战争,两地就恢复通商了,这件事情本身就很不寻常,这释放着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呢?

不对劲,很不对劲!

难道蜀汉这浓眉大眼的家伙,准备投魏吗?

不可能啊,他们刚刚大获全胜,打得魏国上下胆寒,没理由投魏的。

唯一的解释,应该是用那些俘虏,和魏国达成了协议?

但这也不对劲啊……

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时之间,山雨欲来。

孙权最近总有些不祥的预感,连睡觉都睡不安稳,总是在做噩梦,这让他很是烦躁。

与此同时。

当苏澈回到了蜀汉的都城后,先后做了两件事情。

一件小事,一件大事。

他先是改造了纺车,制造出了一种可以纺三根纱的脚踏纺车,比以前使用的一个纺锭的手摇车,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这使得织蜀锦的效率增加了数倍。

按道理来说,这事儿也不算小事。

但和第二件事比,的确是小事。

他下令融了十亿铜钱,全部制造直百五铢!

一枚直百钱,就是一百钱。

这些铜钱的来源,都是此前通过直百钱从魏和吴两地不断弄过来的财富。

史书记载,在北伐期间,魏国甚至因为没有钱,开始以物换物的现象,这并不是他们没有钱了,而是钱全被蜀汉通过这种割韭菜的方式收割了回来。

虽然魏国国力强盛,但“钱”这种流通的货币,他们却没那么多,这也给人造成了一种诸葛亮北伐,魏国快坚持不下去的假象。

此刻苏澈融十亿铜钱,全部制造直百钱,便是打算好好收割一波魏国和吴国的韭菜。

这么做其实有很大的问题。

十亿铜钱,至少能制造五亿的直百五铢。

也就是五百亿钱!

瞬间膨胀这么多倍,不出现大问题根本不可能。

如果这些钱让蜀汉来消化的话,分分钟就把蜀汉的国力给榨干了。

所以必须转嫁到吴国和魏国去。

但问题是,这可是五百亿啊,魏国和吴国自然不会这么傻乎乎的就被你收割!

所以,对于丞相的决策,蜀汉的官员们一个个都被这疯狂行为给震撼到了。

一个个纷纷劝谏。

然而都被苏澈拒绝,他一意孤行!

既然蜀锦的天然优势在这里,他自然要好好的利用一番,通过那些天的研究,他找到了这必死之局下的破局之法!

既然通过战争的手段打不赢魏国,那就不用战争的手段!

用文化胜利!用经济胜利!

换一种方法,获得最终的胜利!

历史上。

诸葛亮初战失利的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他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的失误。

他过于强调战争手段,主动进攻,穷兵黩武,缺乏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在平定天下中作用的认识。

这一深层的原因不仅决定了诸葛亮初次北伐的失败,也决定了他整个北伐战争的失败!

既然如此,按苏澈自然要换一种决策,哪怕大破魏军,他也没有继续进攻,试图得到更多的土地。

得到那些土地,根本不可能长久,与其直接不要,以此作为何谈的诚意,联合魏国进攻吴国,再从两个国家进行金融收割!

时间一天天过去。

随着大规模的倾销蜀锦后,市场逐渐开始饱和。

简而言之,就是卖不动了。

蜀锦的销量就那些。

会买蜀锦的只有达官贵人,世家大族,贫穷的老百姓可买不起这昂贵的玩意,所以销量一直有限。

可此前制造出来,价值五百亿的直百钱,还没有消化完成呢,甚至连百分之一都没有消化掉!

吴国和魏国并不是傻子,让你割一些韭菜,哪还能让你把韭菜全割了?

事实上,这个数字已经很了不起了,短时间内聚财四亿钱!

但问题……

这对于那四百九十多亿直百钱而言,这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如果不将这四百多亿直百钱转嫁出去的话,那蜀汉之地,恐怕就要通过通货膨胀数十倍,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了!

这情况让蜀汉朝廷大臣们无不忧虑,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而苏澈却给出了一个解决的方法——

卖不动了?

很好解决嘛。

涨价!

涨价就能卖出去了!

这话一出,蜀汉的大臣们直接傻眼了。

蒋琬、费祎众人无不目瞪口呆!!

本来蜀锦就是依靠价格低,质量好,才广受好评。

现在卖不出去,涨价了,就能卖出去了?

做生意哪还能这样做的??!

丞相没疯吧?!

(本章完)

<!--ov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info</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