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欣欣向荣(2 / 2)

加入书签

猪场的管理者是张启上次带出的那千人中的一名,其他的人手都是招聘的乌桓城百姓。

一边看,张启一边点头,要不是猪圈里没有一点现代化的设备,张启都以为自己在参观一家现代乡镇的猪场。

可见管事者很是用心。

“做的不错,先把这些猪崽养好,等伱手下的人都有了足够的经验,便向乌桓与鲜卑的人进行传授吧,要想扩大规模,还是得借助百姓的力量。”

拍了拍猪场管事的肩膀,张启快走了几步离开这里,虽然猪崽不多只有千余只,但味道并不会因为数量而减少多少。

粪便尿液味冲鼻,虽然卫生整理的很快,但也有残留的。

关于粪便的处理,这个时代肥料的稀缺导致张启对这些腌臜物也很重视,除了牛粪还能充当冬日百姓的取暖用料外,其他的粪便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收集,统一运送至人烟稀少的堆肥池中发酵。

如今的鲜卑除了去年以种植豆类提高土地的氮肥以外,现在也都用上了发酵后的黑水进行稀释泼洒。

现在鲜卑周边那快四十万亩的田地中如今可都郁郁葱葱的,加上农人们的细心照料,今年的丰收是指定了。

四十万亩的田地已经是鲜卑能够耕种的极限了,鲜卑不像乌桓,如今鲜卑内大概只有七万多的人手,除却掉采集,冶炼等劳工,能负责田地的人数只有四万多人,而四十万亩土地平均下来需要每人负责十亩左右。

加上四十万亩的面积属实不小,如今的鲜卑已经开始施行村制了,以民兵军屯的模式开展着。

除了王庭内的三万余人,其他的都分布在田亩四周。

军屯是好事,一来可以补充武装力量,而来也能让大量的牧民习惯农耕的生活。

不过还是因为人手的缘故,如今鲜卑的开荒运动已经停止。

好在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等到乌桓城的建成,张启会迁徙大量的乌桓民众去往鲜卑,到那时,田亩就可以继续阔张。

除了猪。

鸡鸭鹅的养殖也在进行中,肉蛋奶肉蛋奶,肉可以靠猪牛羊产出,奶也可以靠猪牛羊产出,但是蛋,它们实在无能为力。

而且随着军队的扩张,箭矢的消耗量自然而然也会上涨,如果光去薅大兴安岭里的鸟类,那用不了多久,大兴安岭中就只剩下一堆走地的光鸟了。

箭羽是箭杆组成的重要部分,虽然也可以用硬化的皮革代替,但最好用的依旧还是禽类的羽毛。

生产从来都是一环扣着一环的,既然要养禽类了,那禽类的食物来源也就要养上。

地龙,也就是蚯蚓出现在了张启的视线里。

以蚯蚓打成肉泥混合干草料进行禽类养殖是很不错的,更不用说养殖蚯蚓所带来的的副产物对田地的作用也能起到肥地的效果。

张启没道理不去养殖它们。

甚至就连养殖它们所需要的东西在草原上都完全的不缺。

各种粪便是它们最好的温床。

(本章完)

<!--ov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info</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