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老葛同志负伤(2 / 2)

加入书签

“回他两个字,风闻!”

事情都有人在做、在领导和监督。自己稳定下来,继续在书房回忆作业,无论也没有用,先记下来再说。

人是不能有空闲的,有了就会有把空闲填满的人。外部的事情,知会和请示电报多了起来,大方向给了,自己做就是了,只是人家请示也不好拒绝,觉得烦心而已,最多的回应是留存不理会。家里的事情也多了起来,达利娅一直对自己包的饺子念念不忘,只好定期包饺子作为家庭的节日过,伍迪先生和老葛同志也掐着点过来混吃混喝的。

千代的政治学院的学习毕业有两年了,通过她自己的努力,已经成为那个学院的助教。现在精通德语、葡萄牙语、粗通英语和汉语,语言能力上比自己强了。经常带着自己去他们学院观看学生们的辩论会、音乐会什么的,目的是和他们的老师们显摆一下自己。家里的千代大有和达利娅别苗头的意味,连佳慧叫达利娅妈妈,自从达利娅让她叫千代“姨”之后,改都改不过来。无论如何,自己显得忙碌起来,只是一天下来,自己不知道忙乎了点什么!

同时更关注报纸的相关报道了,这是自己了解现实情况的最主要途径了。就是报道国内战况的报道太少,不是大事不会刊登,战争年代,打仗的确不是新闻大事。比如这条算的上有报道价值了,中国远征军在孟关赢了,全歼了鬼子的十八师团,算是中国抗战开门红了。一战歼敌2万多日本鬼子,在中国绝对是一次值得大力宣传的战役。而现在西方,没有伤亡几十万数量的战役都不算新闻素材了。

这样的战争报道,在里斯本不如一个三流小歌星的绯闻吸引读者。对于中立国的葡萄牙民众而言,的确是事不关己。即便是在美国,现在战争新闻都不如总统竞选新闻受民众关注。

滞留在印度的基地人员,第三批从孟买出发了。其余的一万多和军方有劳务合同的需要到战后才能撤退,下一步可以从澳大利亚转运人员了。威堂哥还在汀江,不愿意去非洲,那里也需要有人照看和联系基地孤儿院。

有好的事情,就有糟心的事情。里斯本也不是世外桃源,李达贞最近发现周边时常有人窥探,驱赶了几次,也只好扩大警戒范围。这些都是老葛同志能够老家伙招来的祸患,让达利娅大发气愤,要把老葛同志送印度躲灾。自己倒是不在乎,觉得有人窥探,能够让自己保持一定的警惕之心,未必是坏事!达利娅的不依不饶连自己都觉得过分了,加上千代一边起哄,老葛同志也大感吃不消。两个女将向来能够一致对外,老葛同志连安稳饺子都没法吃了,投降的结果是人家拿出两罐鱼子酱摆平事情,老葛是“怀璧其罪”啊,自己不明就里来了一回“智力残疾看戏”。娘三个一顿就吃了一半,也不怕齁着!让老葛同志连呼“供不起”!

野口美耶带着丈夫来访,让自己意外,更让千代大吃一惊。按照千代说法,仅仅才一年没见,而且来往的书信里也没有透露,这次见面是研究结婚半年多了。他丈夫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个德国青年,性情却是标准的“纨绔子弟”表现,这让千代很不满意。自己也加了不少小心,关键是这个时间点让人有疑虑。

这个叫汉斯·伯特霍德的德国人,能够和一个犹太人、一个苏联人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如果是德国特务的话,这个家伙可以说是表演天才了。不管他自己如何表现,老葛同志一定会认真调查他的!

他自己介绍说,他父亲是法兰克福的一个小军工厂商,只生产手榴弹一种军用产品,民用产品是生产农具的。是家中独子,战争初期,就被送到瑞士逃避服役,是个“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暴力行为!

自己也搭话问过他几个德国花花公子的玩意,人家回答说,“钱不够,只能爱好滑雪。”回答都是滴水不漏。无论他是不是特务,就凭这个家伙的“表演水平”之高,自己对野口美耶的婚姻都不看好!

无论如何都是事实了,还得按照亲戚对待不是!<!--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