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入侵苏联(2 / 2)

加入书签

自己飞机腾空而起之后,慢慢绕行了半圈,仿佛先生的眼神还在关注着自己,随后摇摆了一下飞机,才遵照指挥飞机指令,向东爬升。

回到基地,看见冯司令长舒一口气,更觉得这次自己真的是孟浪了。先生是给达利娅面子,没有当面批评自己。想了想自己去延安准备的话题,还是把合作解救战俘的事情漏掉了,根本没说,只能电报联系此事了。

召集田工和李达则一起来指挥部。自己简要通报了延安之行,把先生的一些要求说明一下,说明了先生的以保住基地为前提的说法。大家讨论、评估了完成这些任务的可比性,冯司令特别把先生的说法再强调一次,含着对自己的明显警告。在自己明确保证之后,大家哈哈一笑,一笑了之。

随后安排李达则采购100吨压缩饼干,关注可能引起的变化;和田工研究如何采用油桶做大型肉罐头,研究如何制作薄壳炸弹,安排包装大洋;和冯司令研究如何从新嘉坡运输采购的油料和各种肉类罐头,关注马彪现在的情况等等。

电报通知艾萨克和伍迪准备1000万美元现金支票,给基地再采购500个降落伞,说一下设在印度的兵工厂情况。特别让伍迪通知老葛同志带领他的助手和专业人员,务必在21日到达葡萄牙,和自己讨论最重要的贸易问题。老葛同志对达利娅是真心实意的,对自己控制帮助很大,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在德国被捕。自己给伍迪和老葛同志分别写信。

给伍迪的信件,只说把支票交给达利娅即可;问伍迪帮助采购肉食、奶粉的问题;给老葛同志安排安全的航线回莫斯科。

给老葛同志的信是说,让老葛同志安排达利娅写一封捐助声明,委托老葛同志带去莫斯科。委托老葛同志采购一些食品和部分现金送给莫斯科的贺夫人,并帮助照看一下。这次信件是封口的,在给老葛同志的信封装了2000美元,显得厚了不少。

21日接到伍迪电报,是说老葛同志对自己爽约不满。自己连忙回电说,遇到了特殊事情,迟误一天,已经启程,务必等待。确认了老葛同志到了葡萄牙,自己才安排达利娅当信使,安排运输机到新嘉坡后专机去葡萄牙。自己把信件交给达利娅,只是嘱咐说是重要信件,不可遗失。看着达利娅收妥,亲自到机场送行。

22日下午3点钟,广播已经开始报道德国入侵苏联的消息了,报道称在当地凌晨3点钟德国大举进攻苏联。自己连忙电报伍迪问老葛同志在不在!看到回电说在的时候,自己满是欣慰,回电告诉伍迪,达利娅已经在路途中,按照信中要求办,达利娅到达后给自己报个平安。

放下一个心事,还要考虑能够为敌后抗战做些什么。在抗住鬼子各种扫荡之后,核心问题还是打破军事和经济封锁。敌后作战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重武器,没有对付鬼子炮楼和碉堡的可靠办法,对付鬼子工事最好的武器还是直射炮。自己的兵工厂恰恰没有能力制造火炮,恐怕还得在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上面做文章了。自己需要和田工好好说这件事情了,上次说过的把火箭筒弹药部分加大的事情,也不知道研究如何了,事情一多就忘了问。

在24日终于收到达利娅安全到达葡萄牙的电报。伍迪电报说,已经按照信中要求办好了,印度兵工厂就是毛瑟步枪弹生产,主要供应中国,而且比别人售价低百分之五。其他问题在达利娅带回去的信件里面说明。回电要求伍迪安排送到基地10万发子弹,自己也要看看子弹的质量情况。

老葛同志电报说,感谢先生援助,委托之事一定办妥,已安排达利娅回中国。落款是老葛同志,还是中文,知道这是达利娅起草的电报。

想了想自己对外的援助,竟然是支援国民党最多,苏联第二,帮助先生是自己最用心的,额度却是最小的,自觉讽刺意味真浓,不知道先生知道了,会不会感慨。

想起在延安先生的嘱咐,觉得先生眼光长远,不会计较的,自己再努力多一些才好。现在是国民党断绝了延安的贸易通道,更是断绝了金融通道,连华侨的支援都到不了延安。国民党花了这么大力气形成的封锁,如果自己给破坏了,估计真的会挖了李家祖坟的。<!--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