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报传递(2 / 2)

加入书签

对“德国是否进攻苏联”的课题研究,有六百多页。研究水平之高大出自己预料!

结论也就让自己大为吃惊。第一句就是“纳粹德国必会进攻苏联”。第二句进攻时间“41年可能性81.5%;如果之前没有发生,则42年可能性100%。具体时间预测每年4月20日到6月30日之间。”第三句是兵力估计,“进攻兵力估计600-800万之间。”可能性的估算还带小数点,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弄出来的。

研究成果如此重要,自己也不敢怠慢。

“李明钓,问问林县临时机场怎么样了,最好一周能用。找马彪借小型发电机,把这里一个房间安装照明设备。给达利娅准备一部大功率电台、拿两部照相机来。”

“达利娅,这份研究‘德国是否进攻苏联’的报告,非常重要,传递回国,你今生将无愧于自己的祖国了。”

“我亲自护送回国。”

“不,危险的事情不需要你做。联系你的渠道,让他们派人坐新型轰炸机经基地飞到林县机场,把你拍照的资料带回去就可以了。效果比你回去要好!想一想,如果你的渠道有德国间谍怎么办?你的资料会同时消失的。资料回去,你这里,对方知道仅仅销毁资料没有用,就不会动作了。”

达利娅思考一会,点头认可。

安排妥当了,自己就埋头学习和研究这些资料。

资料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对应三个结论部分。一层一层给你解释得出结论的依据、分析推理、论证等,以及对不同意见和资料的取舍等,目的在于维持它结论的正确性。参与研究的有名人员有二百一十多位,他们研究的方向、重点、专业方法、资料途径各不相同,结论也千差万别的。后面附录的资料也仅仅是一部分,大部分来自公开的书籍、报刊和报纸等,除资料受众较小的附录于后,其他指明出处而已。

对于自己和先生,珍贵的不是资料和课题本身,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套完整的通过公开资料研究战略情报的案例。重要的不是文件显示的解释过程,而是如何通过繁多的资料逐步剥丝抽茧找到事物的真相,这个方法是人家的真正秘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情报分析的学问,这个需要你自己去分析、揣摩……。

分析和研究课题和资料的有政治家、军事专家、经济专家、心理学家、气象学家等等各种专家,体现出如何发挥集体智慧的能力。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里面有些专家的意见,可谓直指问题核心。比如一位军事专家直接说“进攻时间在5、6月份,太早了苏联春季道路泥泞,展开机械化不利,太晚了则很难在冬季来临前赢得胜利!”一位大学教授,直接点出怎么判断临战时间,“纳粹德国停止大规模轰炸英国,飞行员恢复和准备时间一周到二周。”

其思维方式和着眼点,至少自己的佩服是五体投地的。

另外就是运用统筹学把预测进行量化的本事,这部分自己是看不懂如何进行的,虽然资料里给出的大量的公式及关键性量化的计算过程。自己还是徒呼奈何。

自己的学习也仅仅因为陪同达利娅去林县,仅仅七天苏联就把接收资料的人员派来。看着达利娅把一个和燃烧手榴弹绑在一起的布袋,交给从苏联轰炸机下来的一个军人,让达利娅完成了情报传递的最后过程,特别让李明钓拍摄了交接过程。达利娅紧紧抱着自己,望着飞机腾空而去,说了句“谢谢你”。<!--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