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东阳关战役(2 / 2)

加入书签

川军一夜之间撤退干净,鬼子到了天亮也没有察觉出来阵地异样。后来听说阵地仍然留了一个连阻击,据说坚持到撤退命令,除了几个士兵撤退逃脱,其余全部阵亡。(致敬黄高翼烈士!林森题词:“志酬裹革”,蒋介石题词:“忠勇可风”,李家钰题词:“为国捐躯”。)

鬼子没有四面出击,直接追击川军去了,留守部队仅仅控制了县城和公路要点。仅仅到了2月21日,长治便宣告陷落。安排李达则带人从南侧袭击县城周边和公路,给了我们从容运输物资的时间。到2月末,全部物资到运输到位,包括掩埋的都起出来运走了。

留守白云山洞的工事也布置完成了,被打坏的四联高射炮,还是拆下2挺能够使用的,参谋长把它安置在正对山沟入口的两个工事里。参谋长给守备排,预留的物资足够他们消耗半年。自己也察看了整个防御,估计鬼子不让下500人命很难摸到洞口边,飞机大炮在这里的作用很小,特别是参谋长让人打穿了一个洞,洞口正对在西面平地,在一门20毫米高射炮平射的威胁之下,鬼子很难控制这片平地,也让守卫洞口有了实际意义!

参谋长在忙着加固龙洞防御,已经经过一个半月的施工,钢筋混凝土的工事可以抗住航空炸弹的轰击。一个三角形的山头的西部是尖,南北两面都是悬崖峭壁,攀上山顶就是地雷阵;洞口在东侧的宽面上,对面是个矮小的山头,能够登上洞口的是东北角,下面就是石泉村,没有现成的山路;控制这个方面的工事,设置了一挺四联20毫米高射炮平射加4挺大口径勃朗宁机枪。

进出黎城县在东南角方向的一条山沟,从这边登上的坡度超过75度,参谋长在这里设置的是主要通道,直接铺出来一条混凝土的斜坡,用汽车动力作了个卷扬机拉着拖车上下。控制山沟方面的工事设置了拆卸下来的四门20高射炮,按照参谋长说法,用四门炮当狙击步枪就可以了。山顶建立起2挺40高射炮阵地,而且修建了两个混凝土超过半米厚度的半地下掩体。整个防御可以抵抗鬼子的全方位、全火力打击。

防守兵力按照参谋长说法,一个排50人足够了。大部队进攻是没有用处的,防的是敌人的渗透式攻击。安排这里防守的主官就是堂哥李达魁带着他的80多个跑不动的保安加上20个枪械教官,一个机要组和100个兵工厂人员。

参谋长没有丝毫把指挥部安放这里的打算,最多是当做最后决战之地。他选择的指挥部设置在一个叫上黄堂村的小山村,这个地方背靠老汉山,和白云山相望,与白云山洞府守卫排成犄角之势,西面就是太行山的高岭地带。敌人主要从黎城县方向过来,从辽县方向来敌人的可能性比较小,而且那个方向还有一个连的兵力在那面发展根据地和防守,从那面来八路军的可能性却很大。

随着兵工厂修建逐渐成型,工兵开始为指挥部和长期驻军的地方修建工事了。<!--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