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起点(2 / 2)

加入书签

当然了,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们的内心,一个个都是火热的,就等着皇帝的检阅。

并且他们在等待的时候,也没闲着,在朱亮祖的带领下继续训练,就准备憋个大的。

好在他们也没有等太久,毕竟是来自香山县,谁也不敢耽搁,很快就报到了御前。

历史在张一凡的蝴蝶效应下,确实有了改变。

卫国公邓愈,原本在十一月份班师途中病逝,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十二月初的时候,安然回到了京师,担任了中宰相一职。

这个事情,谁也不知道,也就只有听闻消息的张一凡知道,他改变了邓愈的命运。

朱元璋得报消息之后,便传旨让大都督府这边陪同他一起检阅香山县武备堂的军卒。

除此之外,卫国公邓愈自然也被他带了去,另外还有一个人,便是剿倭总兵官燕王朱棣。

不用说,朱棣收到张一凡快马传递的消息之后,便立刻向他父皇请奏,要求跟着一起检阅。

理由是他听说香山县武备堂的军士擅长火炮,而水师海战,更是离不开火炮。

对此,朱元璋自然是同意了的。

洪武十年十二月初五,南京城外专门划出了一块地方,用于这次的检阅。

之所以不在京营的校场,是因为这次检阅最主要的,还是火炮的使用。这个轰夷火炮威力巨大,城里根本没有那么大的空间。

张一凡给出得轰夷大炮设计图,当然是后世成熟的那种,也就是有炮轮的那种,可以由马拉着走。

南京城内外,已经修了水泥路了。虽然轰夷大炮很重,但是也没什么问题。就是在离开官道,前往练兵场的时候,因为前段时间有下雪过,道路泥泞,不平,这些火炮的移动就受到了考验。

不管是邓愈还是朱元璋,都是打惯了仗的,一下就看出这种火炮在行军中的短板。

不过,跟在朱元璋身边的朱棣,却是不以为意,对朱元璋说道:“父皇,只要火炮的威力足够强大,就算这等重量,用在水师却是无妨的。”

这个轰夷大炮,最终只是京师这边打造出来了。虽然朱棣也有权打造,但是江阴那边的工匠实力还是弱了一些。

因此,朱棣也是没见过这种轰夷火炮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不过虽然没见过,只是看外形就能估计出来,肯定是很大的。

毕竟这时候的火器,那是枪炮不分,也就是说,突火枪做大一点,那就当火炮用的,根本不是真正的火炮。

邓愈的性格沉稳,虽然见识到了这么大型的火炮,但是一直没有说话。

等到了练兵场之后,朱亮祖已经带着五十名手下在这里集结了。

朱元璋领着卫国公,曹国公等军中重臣过来,让他们一个个都憋着一股气,就想要好好表现一下。

特别是朱亮祖,这是他获罪之后再一次站到了一群老相识的面前,更是憋着一股劲。

寒风呼啸,冰冷刺骨。

但是,不管是武备堂的将士,又或者是天子近卫,还是大明朝的皇帝和藩王将领,没有一个人缩头缩脚。似乎他们所有人,全都免疫了老天爷的冷酷。

这里的人,是大明朝的精英,展现的,是大明朝鼎盛的武力,远非其他时候的大明军队可比。

朱元璋也没什么废话,到了之后,便吩咐演武开始。

于是,朱亮祖便带着武备堂的将士,把他训练的所有手段都在皇帝和名将面前展示了出来。

呼啸的北风中,不时响起演武将士的呼喝吼叫,打破凌厉寒风的封锁,声震四野!

看台上,一行人都没有说话,看到了后半段,差不多要完结之后,朱元璋便转头看向邓愈问道:“如何?”

此时的邓愈,算是如今最红的名将了。毕竟刚刚为大明朝拓土千里,得胜归来。

此时,沉默寡言的他,听到皇帝问话之后,便立刻恭敬地回奏道:“这些兵,才练了一年多点,能有如此表现,确实是下了功夫的。”

在他这种老将、名将看来,就这些武备堂的兵,和他的麾下精锐是不能比的。虽然士气很高,但是都没见过血。要让他看了这个演武之后就立刻夸奖说有多厉害,那绝对是违心之言,他是说不出来的。

更不用说,洪武皇帝本身就是知兵的,这些来自香山县的军士到底如何,他又岂会不知道?

当初朱棣为比试而练得那些兵,可都是从天子近卫中选出来的,一个个原本就是精锐,和这些只是从普通百姓出来的军士,也是要胜过好多的。

曹国公听了,点点头说道:“驸马说这些兵的优势是理论知识学得多,会比普通兵更聪明。还有什么战场韧性,什么领悟军令更有优势,这些优点,也是要去了战场上才能真正看到是不是真得如此!”

朱元璋当然是有给他们说过这些,曹国公才能说出这番言论。

至于眼前所演练的,在他们眼里,真得只是一般。

甚至可以说,就他们的教头,原来的永嘉侯朱亮祖的水平,在他们这几个人的眼中,也没有什么惊艳的。

朱元璋听了,却是赞了一声道:“朱亮祖确实是有心了,能看出来,他的本事确实是没有保留的,在传授给这些武备堂的军士,不错!”

一听这话,众人心中顿时有数,这是皇帝在定基调了。

不过他们正想着时,却听朱元璋说道:“不过最终怎么样,且先看他们的火炮演示吧!”

<!--ov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net</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