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每个读者的心愿(2 / 2)

加入书签

他便恭敬地回答道:「确实有耳闻,有大才,一如先生您!」

四大名著中,真要让张一凡来说的话,他觉得《三国演义》是要胜过《水浒传》的,可当着人家罗贯中的面,他都说了写《水浒传》的施耐庵是他师傅,那就不好如实说了。

罗贯中听他提起施耐庵的事情,便有点伤感地说道:「师傅是在洪武三年去世的。」

张一凡一听,有些遗憾,那个时候,自己还没魂穿过来,要不然,这个名人也能见上一见。

此时,张一凡赶紧转移话题,不想继续伤感,当即吩咐朱五道:「去弄些糕点过来,我们要和先生好好聊会!」

「是,驸马!」朱五听到,便立刻答应一声,让人赶紧去办了。

而罗贯中这边,一听之下,顿时就傻眼了。

「我能看看么?」张一凡看着已经解开的包裹,欣喜地问道。

估计这个是《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传》的原稿了!

这可是宝贝啊!

问出话之后,他发现罗贯中没回答,便抬头看去。

却见罗贯中一脸震惊,看着张一凡,结结巴巴地确认道:「你……你就是香山县县令,当朝驸马?」

罗贯中家原本是做生意的,但是,乱世之下做生意,基本不现实,并且他也不爱做生意,就喜欢故事这类。

本来作为文人,他投靠了张士诚,结果张士诚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劝谏不听,最终离开了张士诚。又因为张士诚和朱元璋为敌,他也不得不放弃了做官,只是埋头写文。

后世有句话说得好,写书饿死人!

罗贯中写书,根本没几个收入,可谓穷困,就连他写得书想发版都难。如果是原本历史上的话,他在洪武十三年会前往印刷书籍有名的福建那边去碰运气,最终也是失望而归。

不过在这个位面上,他听到了香山县的文风,便先来香山县碰碰运气了。

到达香山县之后,本身是文人的关系,他最为关心的,就是香山县藏书阁对普通人开放,就直奔这里来了。

因此,他不认识张一凡,更没想到,他面前站着的这个人,《三侠五义》的作者,竟然就是驸马都尉!

他震惊地说话结巴,不是说因为驸马都尉的爵位高,而是他根本就联系不起来,能写出《三侠五义》的人,竟然是个年轻得不像话的年轻人,更是近年来闻名遐迩的香山县驸马县令!

只是其中一个身份,他还能理解,可几个身份一结合起来,就超出了他的认知了。

张一凡看他这个样子,便微微一笑道:「我便是香山县县令,我媳妇……」

说着话,他指了下朱镜静说道:「……便是临安公主。」

说到这里,张一凡又笑着说道:「不过这里没有驸马和公主,是前辈和晚辈的关系,这写书方面,还请罗老多多指教!」

说完之后,他便拱手一礼,绝对真心诚意的。

朱镜静见自己夫君如此,倒也不去计较之前罗贯中的态度,也跟着福了福。

在她的观念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反正张一凡如何,她便如何!

罗贯中见此,脸上还是有难以置信的表情,不过他连忙还礼,然后分别入座。

刚好这时候,糕点上来,茶水也续上了。

张一凡便很有兴致地问道:「罗老,我能看看么?」

说着,他用手一指那包裹里面的书。

虽然罗贯中自认为,此生和朱元璋这边不可能有瓜葛,他的余生便是写书。

可此时此刻,他没想到,自己竟然和朱元璋的女儿女婿坐在了一起,并且朱元璋的女婿对他还很尊敬。

他有种恍惚的感觉,连忙回应道:「当然可以,当然可以!」

说着,他连忙伸手拿起一本,不过随后,又赶紧放下,然后连同包裹,一起推了过去道:「驸马尽管看便是。」

张一凡听了,笑着伸手接过,然后分了朱镜静一本,两人一起看了起来。

张一凡拿到手的,是《水浒传》中的一本。

确实是手稿来的,个别地方,还有改动。

不过具体的内容,张一凡有点眼瞎,好多繁体字,个别字需要连蒙带猜的,看得不爽。

朱镜静这边,却是没有任何障碍,在那边认真地翻看了起来。

张一凡翻看了几下之后,便放在一边,又去拿其他书册,确认了下,都是手稿。放在下面的书,便是罗贯中自己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看了一会之后,张一凡便抬起头看向罗贯中,发现他一直在注视自己,便问道:「罗老,您带这些书过来的意思是?」

罗贯中一听,连忙回答道:「想寻一处出版,可我没钱,不知道能否以出售后所得来支付印刷的钱!」

古代其实不存在稿费一说,作者写了书,要想出版,就要自己花钱。

也就是明朝开始,通俗开始流行,才会有写得好的,受欢迎的那种,书商才会垫资,或者买断。

换句话说,以古代的识字率和的通俗性,在明朝以前靠写书为生,真得很难!

张一凡一听,立刻便接话道:「这个完全没问题,我和我媳妇都是喜欢看故事书的人,罗老的这些著作,我都能包出版。以后也是,您只管写书,我来出版,所得利润,五五分成如何?」

随口一说,都是参考后世网络的分成方法,不过张一凡马上回过神来,感觉有点对不起罗贯中同学,便马上又改口说道:「或者这样,您写书,卖书由我,销售收入,我们五五分成。如何?」

这两种说法,区别就大了。

第一种说法,是利润五五分成,到时候如果书卖得不好,可能连印刷的钱都回不来,那根本就没利润,罗贯中就一毛钱都没有。

而第二种说法,那是销售分成,罗贯中铁定有收入,区别只是书卖得少的话,收入会少一些。但是张一凡这边,就是有可能会亏大本的。

罗贯中又岂会听不出其中的差别,连忙说道:「第一种便好,第一种便好,只要能印出来,老朽就感激不尽了。」

张一凡一听,当即拍板道:「不用,不用,还是第二种吧!另外,我还提供食宿,供罗老安心写书,希望罗老能写出更多的佳作,我和我媳妇,那就有眼福了!」

朱镜静一听,立刻便明白,夫君肯定是为了自己,要专门养一个写手!

要不然,夫君平时就没见他看过故事书,或者有搜罗过故事书的,肯定是为了自己。

想着这些,朱镜静不由得非常感动!

也亏了张一凡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要不然,肯定会吓一跳:养个罗贯中,专门写看?那要是换在后世,岂不是把中原五白这样顶尖的人物养在后院写,不往死里更新就能真正关小黑屋的那种?

这怕是每个读者的心愿吧?

此时,罗贯中听了,更是有点不知所措了,这种待遇,除了一开始投奔张士

诚的时候遇到过,到了后来,那是四处碰壁,到处受人白眼的。

原因无他,当初和张士诚有关系的文人,都被朱元璋所厌恶!

此时,罗贯中感动之余,不得不为张一凡考虑,当即提醒道:「驸马,我以前是为张士诚之幕僚!」<!--ov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net</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