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用米国的经费搞研发(2 / 2)

加入书签

可惜两个人虽然是应用工程院的成员,但对于无线电方面知之甚少,头对头交流来交流去,也没有怎么一个清晰的思路来,不免有些气馁。

“我记得咱们出国前一块读过《时物报》的文章,其中有讲过‘无线电音’的东西,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印象?”吴玉麟皱着眉,苦思冥想道:“当时我们之间还互相传阅来着,可现在怎么都想不出来了。”

“当时印象还很深刻,有几个同学就准备报专业时直接选无线电。”施金习惯性挠着后脑勺,说道:“好像还将无线电称为‘妙不可言艺术’,应该有这事吧?”

“对对对,有这么一回事。”回忆当初的过往,吴玉麟满脸唏嘘:“都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当初我要是学无线电,估摸着现在肯定不一样了。”

施金赶紧摆手道:“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用,眼下咱们就两个活,一是把咱们手里的自行车给搞好,将来量产时不至于出现大的纰漏,二是跟着特斯拉先生身边,把这些无线电知识学到手,总感觉能跟车上有结合。”

被这个话一点拨,吴玉麟也跟着若有所思道:“嘶~细细看来,好像真有一定的可能性,无线电可真是个好东西啊,咱们怎么没早点发现?”

“咱们往前走走,别在咱们说话的时候,致远直接推门从里面出来,那可就太尴尬了。”施金往前指指,示意离开此地:“这一点可不光是你,实际上大家接触的普遍都不多,据我所知也就是法租界的顾家宅才有这玩意儿。”

吴玉麟眼睛微眯:“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些印象,好像就是从今天开始,顾家宅能接收到来自于法国、德国和米国的消息。”

施金说道:“可不就是吗,欧战有关战争进展情况的消息可以直接通过顾家宅电台传送到国内,原本通过海底电缆需要四五天甚至更久才能传送到国内的路透社消息,现在第一时间就能获得。”

历史上因为顾家宅有无线电的原因,上海很多报刊都开辟了“法国无线电”专栏,报道欧战特讯,听众也跟着称赞顾家宅无线电台为“电报界之异彩”。

说到这里,两人不约而同对视起来,眼中皆是意动。

“做吗?”

“为什么不做?”

“那好,我们就等着特斯拉先生出来,拼死也得把这样的能力给学到手。”

……

屋内,程诺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还在准备给特斯拉先生倒水。

“要白水还是茶?”考虑到彼此之间的生活习惯的差异,程诺特意问道:“如果是白水的话,我这里还有凉的。”

“谢谢,现在我更喜欢热茶。”特斯拉先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给出了他的答案:“现在的我,已经跟之前的我早就说再见了,我很喜欢这里的状态。”

程诺稍稍诧异了一下,但随之而来更多的是欣喜,后面的话也就更方便说了:“是这样的,特斯拉先生,我是想让你回……不,是去米国一趟。”

特斯拉接过茶,不解道:“现在这里就是我的家,我为什么还要去米国,难道你们不准备要我了吗?”

“不不不,我想你是误会了。”程诺赶紧坐在旁边,嘴里解释道:“虽然这20万英镑不能全到手,到手折扣也很大,但我想说的是咱们所有的技术都能在商业价值上得到体现,比方说现在的无线电技术。”

特斯拉的语气稍缓,但还是有些紧张:“能具体一点说吗?”

程诺解释道:“真空三极管的出现,在检波、放大等环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直接促使无线电科学技术走向成熟,现在无线电工业在欧美各国得到发展壮大,比如我们现在的竞争对手英国马可尼公司,

同时还有米国的贝尔公司以及德国西门子公司等,都是现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无线电器材制造单位,而这个行业即将迎来发展的高潮,我们不能错过这个宝贵的机会,但想来想去,也只有你最适合。”

想想令自己失望的米国电气界,特斯拉虽然没有直接反对,但也没有明确答应:“需要我做些什么?”

程诺笑道:“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让你跟咱们的老合作伙伴西屋电气,也就是咱们卖专利的那家公司,去跟他们合作开发无线电资源,申请专利然后交换专利,实现我们利益的最大化。”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广播电台就应运而生的,而所谓广播电台是指透过大气电磁波,向公民提供声音广播节目和服务的传播机构,它最早是以试验性的业余电台的形式出现的。

这方面米国依旧是其中的排头兵,加州工程和无线电学院开始每周一次播出预定节目,内容有音乐和新闻,这可以说是广播电台的雏形,紧随其后在欧美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类似的业余广播电台。

但直到今年,也就是1918年,世界上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性电台。

这个商机恰巧被程诺给捕捉到了,趁着抢单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发展无线电技术。

国内的土壤不是不支持吗,那就直接去米国搞好了。

“米国中期选举在即,他们公家需要一些手段去给他站台,给他拉票,这时我们凭空出现的电台如果能从这里撬开一个口子,那么后面的工作可就容易多了。”程诺认真道。

特斯拉有些被说动了,但还是有些疑问:“这事没有这么简单吧,想第一个吃螃蟹必然要承担一些风险。”

程诺正色道:“这是自然,试制节目需要米国商业部的执照,一般人也接触不到那个层次,所以我这才想到了你。”

特斯拉稍稍犹豫片刻,随后斩钉截铁道:“好,回去我就好好规划一下。”

“那就辛苦你了,我等着你的好消息。”程诺的脸上顿时笑成一朵花,嘱咐道:“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虽然咱们现在还谈不上大富大贵,但我相信经此一役,绝对让那些人刮目相看!”

当然,程诺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拿米国当小白鼠,积累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后再返回国内运用。

比如无线电技术,我们国内地大物博,而无线电收发报机有不同的功率,从 5瓦、15瓦、50瓦到 100瓦、250瓦、500瓦、1000瓦等等,其中有插电的,也有带电池的,怎么根据不同场景更换,是一个问题。

又比如无线电设备的生产问题,高性能的产片科学院不是造不出来,但问题在于有收发设备体积庞大、不宜运输等缺点,如何改良是一个难题,改良技术需要的经费,也是个难题,还不如直接拿米国的钱来搞研发。

再比如广播节目的设置问题,我们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列强凌辱,问题之一就是民众一盘散沙,如何凝聚民众的意志,,产生强大的力量来救国强民值得思考。

而广播的迅速普及的传播力,足以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时还可以将各类科学知识通过声音传遍大江南北,从而培养更多的有志同胞。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看下面的关键一步。

看到特斯拉答应下来,程诺暗暗庆幸的同时,从一旁的桌子上抽出一个文件给递了过去:“特斯拉先生,你先看看这个东西。”

特斯拉接过文件好奇道:“这是什么?”

程诺笑呵呵道:“这个就是咱们去米国技术方面着重考虑的技术问题,我列了十九个项目,你回去可以仔细斟酌一下。”

特斯拉点点头,打开文件上面分别列着:“高频电波测量、真空管研究、电波发射研究、可闻频率电波研究、定向天线研究、电波标准频率制定等”

在特斯拉观看文件之时,程诺继续说道:“具体一点来说,我们可以调查国外无线电最新出品、国外较大规模设备及其工程上疑难问题藉可从事研究、各厂家无线电产品制作情形等等,由你随机应变。”

总体方针,还是“理论与实用并重”的总方向。

等到积累足够的知识,程诺依然准备将其汇集编纂起来,然后向国内的大学进行传授,继续沿着“产学研”的路往前走,人才的重要性已经凸显。

而且无线电实验用到的诸多材料,包括一些新建电台使用的晶片控制设备基本都是外来进口,这既不利于国家安全,对国内科研工作的独立发展也造成影响。

归根到底,还是要独立自主。

只不过在同时,用别人的钱搞事罢了。

(本章完)

<!--ov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info</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