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叙旧(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中午,玉和穿着道袍出现在祭台上,同县太爷打过招呼后就坐在了上首,周围的百姓见此议论纷纷。

县太爷介绍道:“这位是论坤仙人,法力高深,今日来主持祭祀大典。”县太爷在这里做官十多年,在百姓中说话是很有魄力的,往年的祭祀都是他主持,今年换了人,百姓都觉得很奇怪,但既然是县太爷亲口所说,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不多时,几个壮汉扛着三牲五谷上场,规规矩矩摆放在对应的位置,只是人祭位置还是空空如也,等了许久也未见,有百姓问县太爷:“为何人祭迟迟不上?”

县太爷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倒是想把昨日这道人说的话告诉百姓,可是又觉得百姓们未必会相信,刚想找个理由糊弄过去,玉和就道:“今年不用人祭!”

“什么,不用人祭?怎么可能?”

“这人也太猖狂了!”

“他是来坏事的吧!”

玉和并不解释,直接走到了人祭的位置站定。

“这人该不会是要把自己当做祭品吧!”人群中有人叫道

县太爷道:“今年祭礼有所改变,大家稍安勿躁。”

围观的百姓们议论纷纷,很快就到了正午时分,玉和大喝一声:“祭祀开始!”到了台前祷告一番,吩咐下人将三牲、五谷等物倒入河中,不过一瞬间,祭品就消失在浊浪里,河浪似乎高涨了几分,呼啸着想要更多,浪头高出祭台十多米,仿佛想把祭台上的人群吞吃入腹一般,围观的群众都吓坏了,叫着:“没有人祭,河神发怒了!”

县太爷此时十分紧张,心中后悔不已,万一这道人失败了可怎么办,当初就不应该轻易答应他的。

只见玉和抽出一把桃木剑,剑浪翻飞,画了几道符咒,指尖一动,符咒纷纷落下水面,方才激愤的浪潮瞬间矮下去几分,玉和回头,对人们喊道:“我去去就回!”一跃跳进了黄河中。

人群中有人尖叫道“这人疯了!”

“他不想活了!”

“河水这样急,下去必死无疑!”

陈元慎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但他如今的身份是论坤道人的道童,他不能慌,必须得稳住才行,他捏了捏自己藏在袖子里的手,镇定了一些,想说些什么,却觉得舌头有些发颤,实在说不出什么安抚之言,只能立在一旁一言不发,仿佛一点儿不担心的样子。

县太爷见这道童很沉着的模样,心想,果然是高人的弟子,这样的场合也能镇定自若,怕是见惯了这样的风浪,这论坤道人说不定真的比那蓬莱仙人还要厉害呢!这么一想,也感觉没那紧张了,问道:“不知道长何时回来?”

陈元慎稳了稳心神,道:“老友叙旧,我也不知,但道长做事向来利索,县令大人放心,请稍等片刻。”

县太爷点头,此时也只能等了,于是吩咐衙役维持好秩序,以免发生踩踏事件,导致无辜群众受伤。

再说玉和下了黄河,她方才画出的符咒已经将河底的妖孽束缚住了,是只蛤蟆精。

蛤蟆精被困在符咒里,逃脱不得,稍稍挣扎就被法咒刮出了不少伤痕,疼痛不已,见了玉和,怒问道:“你是何人?”。

玉和道:“你在此处修行也有数百年了吧?”

蛤蟆精见玉和使出束身咒就知道打不过这道人,又见她到这黄河如履平地,在水中能活动自如,心下一横,索性道:“要杀要寡悉听尊便!”

玉和好笑道:“我若是想杀你,何须下来这黄河,我知道你修行不易,且还未犯下不可弥补的过错,好心来提点你。”收服它倒是不难,只是此处毕竟有十条活生生的人命被生祭在这里,这妖精在此处时尚能镇压住怨气,一旦她把蛤蟆精收了,此处怨气溢出必定会祸害宁远城的。

蛤蟆精道:“我不过是要了些祭祀,怎么就犯下不可弥补的过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