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纹身与封印(2 / 2)

加入书签

靠山山会倒,靠河河会干。

自己有才是真的有!

琢磨到最后,李云亭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没办法,他还谈不上高层,接触不到核心信息。

算了,还是继续观望吧。

“先把那位的事情处理好,希望别再出现什么乱子,我这一亩三分地,可经不起折腾。”

现在就盼着那位能尽快把岛内的各种庙“开光”好,然后就可以大松口气了。

……

陈景乐不知道李云亭的烦恼,也没兴趣。

他刚发现了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

把吃完的炒冰盒子扔进垃圾桶,身形消失,再次出现,所在的位置已经是一处位于山脚下的乡村的上空。

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他察觉到有人引动了某种特殊力量。

不过引起他注意的,不是这股力量,而是引动这股力量的那个人。

很多人都知道,琼岛这边的黎族,有一项让为人比较好奇又忌惮的民俗。

那就是纹身。

用黎族话来讲,又叫“打登”,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只有女子会纹身。

(男的也有,但是没有特殊含义,而且极少。)

这是上古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也是原始时代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结晶。

而让人忌惮的地方就在于,这些纹身都是大面积的,布满整张人脸,甚至全身。

在黎族的传统习俗中,没有纹身的女人,在死后是不能埋入族里的墓地,灵魂会四处飘荡,找不到家。

于是女性通常会在儿童时期,就要开始纹身了。

整个纹身周期会长达几年。不是一次纹几年,是陆陆续续纹几年,比较早的会从八岁就开始,然后十岁、十二岁、十四岁等等。

她们会在脸、脖子、胸口、四肢纹上本支黎族文化图案或者符号。不同的支系,纹身的图案和部位都不一样。

有些会全身都纹,有些只会纹在手臂或者小腿。

纹身的材料,主要是用干草香加炭,浸泡七天方形成的蓝黑色文水,然后用鸡毛或者灯心草先在皮肤表面绘制图案,再用锋利的白藤或者红藤梗叶的丁字形棘刺,一针针刺进女孩的皮肤中,这样纹身就得以终身保留下来。

普通人听起来都觉得痛,比穿令箭滚刺床也不逞多让。

因此,在几十年前,国家就废除禁止了这一习俗。

现在的黎族女性,明面上是没有人还纹身的。

不过私底下,这种传承并未断绝。

在普通人看来,这种纹身只是一种民族文化,但在一些特殊的人眼中,却是能够获得某种特殊能力,从而保护家庭、守卫部落的一种方式。

因为纹身不仅只是刺绣镌刻,更是封印!

封印的是黎族的鬼神。

黎族鬼神氛围浓厚,对于鬼神,他们是既信奉,又恐惧,从而衍生出娘母、道公、老人、黎公等与神诡巫觋相关的职业,或问鬼驱鬼,或占卜或祈福。

纹身师也算其中一种。

她们会把一些原本属于鬼神的力量,通过纹身刺绣的方式,封印到人体内,以达到利用这种力量保平安的目的。

这种纹身方式能够获得的力量有限,因此普通女性才能承受得住。

纹身不能随便纹,有严格的戒律。

比如位于面部两颊的,叫做“福魂”,上唇意为“吉利”,下颌的是“多福”,臀部类似铜钱状的寓意“财富”,躯干是“招财”、“正义”,腿部则是“护身”。

这些纹身图案,往往能或多或少带来一些特殊效果,从而让一个黎族家庭,在恶劣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延续下去。

而纹身图案的大小,毫无疑问,跟天赋能力挂钩。

在古老的传承中,只有最契合最能发挥出纹身效果的人,才会被许以全身纹。

这样的人,即便在整个黎族当中,都是身份地位极为崇高的存在。

……

每个黎族支系,都会有专门的纹身师。

皆由族中女性长辈担任。

因为纹身是女人内部的事,男人不得参与。

纹身之前,要准备繁琐的仪式。

要杀鸡摆酒,祭告先祖,受纹身者姓名,以达到祈福平安的目的。

因为大部分黎族纹身的力量,都来源于她们的先祖。

不同的纹身图案,也是区别是否本族人,能否婚嫁的一个标志。

琼岛黎族有侾黎、杞黎、本地黎、美孚黎、加茂黎五个支系,如果把这五个支系所持有的纹身图案,都汇聚到一起,并拼成一幅完整的图案,就会发现,这张巨大的图画上,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

然而,从来没有人能将这幅图案,完整地纹在身上。

这个巨人,是黎族的人文始祖——大力神。

黎族语名为“袍隆扣”。

袍的意思是祖先,隆是大,扣是力量。

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盘古。

不管是从开天辟地还是身死化作万物,黎族传说中的“袍隆扣”,都和盘古神话高度一致。

而黎族纹身的力量,很大程度来源于袍隆扣为首的黎族先祖们。

陈景乐通过推演,得到了完整的纹身图。

不过这东西他用不上,对纹身不感兴趣。

单纯觉得,第一个想出把诡神力量通过纹身形式封印保留下来的人,绝对是个天才。

……

陈景乐目光落在下方一座普通两层小楼内。

很多人觉得琼岛的人都很有钱,就连农村都是家家住大别野等等。

其实并不是。

贫富差距这东西,哪里都存在。

一般的琼岛土著,国家会分给种植土地,但是北、中、南三个片区,每家分到的土地面积是不一样的。

靠近鹿城这边,一家可能有20亩,这样种点槟榔、椰子、菠萝蜜,收入都还可以。

但要是琼岛中部一些地方,能分到七八亩就算不错了。

眼前这户人家生活条件还行,但是跟那些住大别野的相比,又差得有点多。

里面住着两男两女,是一对中年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子女。

而引起陈景乐注意的,则是他们的女儿。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更新晚了,Orz!

(本章完)

<!--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