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蔡氏与袁氏(2 / 2)

加入书签

尤其是他还听说,如今的太学院有一种刊印仙法,可以将数百卷《尚书》书简刊印成薄薄一册。

这种书册他还有幸在圉县一位蔡氏富人家里看到过一次,当时他看过之后,十分震撼,喜欢得不得了,简直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

本来那位蔡氏富人想送与他,但是当他听到这册书籍是富人花费数万钱,还托关系找人才得到的,蔡邕便息了心思。

所谓君子不夺人所爱,他若是接受了如此贵重的礼物,将来还不知如何偿还此等大义。

但是他是真的想要这册书籍,如今听到蔡睦的话,心中顿时升起一股冲动,不过转念一想,又有些泄气,自己的家财可支撑不起这样的折腾。

这时蔡谷突然开口道:“听闻这次兄长能被司空府征召,谏议大夫袁滂出了不少力,为此他还特意去求了汝南袁氏的袁逢,兄长可勿要辜负舅父大人的一片心意。”说着,他又叹气道:“伯父去世得早,伯母也是忧劳成疾而过世,她老人家在世时,时常担心兄长一家的生活。就是病逝前夕还记挂着兄长今后的生活,更是拜托舅父大人对兄长日后给予关照。伯母此举,当真是令我等汗颜啊!这次谏议大夫袁滂为兄长争取到如此机会,若是白白放弃,只怕伯母泉下有知,也会对兄长有怨言吧!”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陈留袁氏与汝南袁氏。

要说袁氏的起源,时人都认为来源于舜,其后人辕涛涂是袁氏的鼻祖。

在《汉国三老袁良碑》上写着:厥先舜苗,世为封君。周之兴,虞阏父典陶正,嗣满为陈侯。

至玄孙涛涂,初氏父字,立姓曰袁。秦末乱世时,袁氏先祖曾避难迁徙至河洛一带。

汉兴之后,又迁回故乡陈地扶乐县。可以说,自汉代开始,陈郡袁氏才是主脉,汝南袁氏也是从陈郡迁徙出去的一支。

不过汝南袁氏,自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京子袁汤为司空、太尉,如今袁逢和袁隗位列九卿,汝南袁氏可谓是显赫于世,门生故吏也是遍及天下,朝廷中,汝南袁氏更是成为官吏集团中的首脑人物。

而与汝南袁氏想必,陈留袁氏就有些暗淡无光了,除了袁璋将家族从陈郡阳夏县迁居到扶乐县,再无有名的人物显名于世。

如今的谏议大夫袁滂,在朝廷中也是独木难支,因此他为了明哲保身,对各种势力都不得罪,对任何事情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简直把自己活成了一个透明人。

蔡邕其实也有些明白舅父袁滂的用意,如今经过蔡谷这么一提点,他眼眶立刻有些湿润,声含哽咽道:“你们不用再说了,我去洛阳应召就是!”蔡质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等蔡邕发泄一小会,众人都上前安慰几句。最后还是蔡质拍了拍蔡邕的肩膀,叹息道:“我们先回去了,你也不必如此勉为其难,若是你真的不想去,我们只当今日的话都没说,以后咱们还是像以前那样相处。只是谏议大夫袁滂那边怕是不好交代。”说完,蔡质便带着儿子蔡睦及侄子蔡谷两人一起离开了客厅。

众人走后,蔡邕思索许久,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去洛阳。如今他也人到中年了,错过这次机遇,此生应该不会有机会参与朝政了。

其实他也不想一生就此默默无闻,更别说此次去洛阳应征,还有光大蔡氏家族的想法,只是他觉得有些对不住自己的妻子和一双儿女。

他的妻子赵贞女与他年岁差不多大,长子蔡行今年不过十五岁,长女蔡贞姬今年刚满十一岁。

他这一走,留下孤儿寡母在家,虽有叔父一家帮忙照看,但心中还是颇为不舍。

因此蔡邕回到自己的内宅,看到妻子正在灯下教导一双儿女读书,又是满脸的犹豫之色。

赵贞女看到自己夫君欲言又止,便吩咐儿女们去休息。她则是为蔡邕准备洗漱用水,伺候他更衣。

等到两人一起躺到床上,蔡邕才轻声说了要去洛阳应召一事。没想到赵贞女只是惊讶一下,便笑着说道:“大丈夫为朝廷出力,为百姓做事,是理所应当的事,夫君不必记挂我们母子三人,我自会照顾他们成长。”说着,她又起身从箱子底部掏出一包金银首饰递给蔡邕道:“这些是我当年出嫁时,母亲为我准备的嫁妆,夫君此去洛阳,想来需要花费钱财的地方一定很多,这些就交给你处理吧。”

<!--ov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info</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