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再次对话(1 / 1)

加入书签

(\u3000\u3000进入十二月,江宁的天气似乎慢慢变得好起来,天气逐渐回温,乎乎刮的北风也没有了。之前冷清的江宁城里又开始热络起来,沿街的各种叫卖声绵延起伏,一切又仿佛回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尤其是城南到江边的路上,出现了很多来来往往的行人。马车也成了有钱人家的必备出门的交通工具,也是有富贵身份的象征。\u3000\u3000城南外,在杨家酒坊对面已经开始施工,据说是要建一间和朋来酒楼一样规模的客栈。\u3000\u3000现在路面上出现了很多大型的木质货车,一次可拉几千斤。江宁通往江边码头的大车来来往往大约有一百多辆,挤满了整条石头路面。惹得走路的行人纷纷避让,大车会车的时候,避让不及的行人有的则是跳进旁边的水沟里,引得一阵谩骂!\u3000\u3000没办法,之前设计的碎石路就只是安排了两辆大车会车的宽度,遇到行人就只能往水沟里跳,或朝前方奔跑几十步在躲避行驶过来的车辆。\u3000\u3000众人看着来来往往的大车感到十分惊奇,市面上没有见过如此庞大的拉货的牛车。一般这样的大车配备四人,其中赶车的就有两人,还有两人是负责安全和卸货的人。四人的前面是四头犍牛缓缓地挪动着脚力,拉得大车“咯咯”作响,显得很吃力的样子。牛车只是比走路的人快不了多少,但是运输装的货重量还是扎实的。\u3000\u3000城里的人们如同没见过世面一般,都纷纷围观这样的独特设计的大车,没想到大车前轮还可以转向,这样能控制方向不会太过于偏离。如果遇到急转弯,转向的人转着木盘挥着膀子满头大汗。因为木盘子很费力,并且还要及时回盘,确保前轮的方向是正确的。\u3000\u3000教学楼已经开始授课了,一些农民穿着打扮的人,他们之前都是修路的人,现在被调配到大车房赶大车了,由大车厂的师傅们讲解一些简单的大车驾驶基础。避免打方向的时候出现前轮崩盘的知识,有一些大车的简单修葺知识,避免大车在路上坏了,能及时动手修理,免得堵了路引起交通不通畅。还有一些王明强调的一些简单基础的交通知识,以靠右走的原则,会车知识,转向知识,行车让人的方式方法等等。\u3000\u3000由于很多人都没有读过书,这些之前修路的工人们接受知识慢,大车厂的师傅讲解也很费心。有些聪明的人一听就明白这个道理,等了解清楚后在空车上再操作练手。摸过大车之后他们赫然发现原来看起来简单的赶车还有那么多门道。\u3000\u3000现在大车厂已经生产出了一百多台大车了,现在急需要三百多人来赶车,赶牛驾驶技巧和打轮的人都是统一培训,统一学习。有两辆大车在教学楼下摆放着,让每个人学习完后配合测试,没有问题了就安排大车房里去赶车,从酒厂拉货到码头仓库。\u3000\u3000未来城里和江边码头来往八十里路基本就是这些人的日常的路线了,基本一天时间都是在大车上过日子了。以后江边有酒楼、宿舍这边有食堂。如果来不及回来食堂就在江边酒楼吃,专人会供应吃食。如果超过酉时赶不回来宿舍睡觉,可以空车回来。\u3000\u3000每辆车都会编号和绑定每个人的信息,车上的四人有、车长、大副、护卫和伙计,日常就四人跟车,到了仓库就四人一起来卸货,仓库里也有伙计配合帮忙卸货。\u3000\u3000王明的规划已经细致到时辰、饭点和运力等方面都有精确的计算。使其大车每日的运力大大提高。只是酒坊的产量跟不上,一百多辆大车基本都是空着车去江边仓库的。主要是从江边拉高粱回来,等到酒坊一天有八万斤酒水产量之后,大车才开始真正地发挥作用。\u3000\u3000王明的豪华马车做好了,豪华马车送进城后,南城门刚好够过一辆马车进去。当大家看到这样气派豪华的马车都纷纷围观,小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追着马车跑看稀奇。\u3000\u3000豪华马车外面涂的是暗红色的油漆,里面摆放着八把坐椅,都固定好的,宽大躺椅两张,展开后可以做床,有书案一张,还有大小不一的储物柜十多个,储物柜里放一些吃食和文房四宝是够用的。车上有四个通风窗户,王明之前想在车顶上开个窗,木工师傅怕漏雨就不敢尝试,王明也就此作罢。\u3000\u3000当豪华马车停靠在破破烂烂的王宅门前显得格格不入了。马车停在王宅门前没有地方放置,街坊邻居们看着王明的豪华大马车都是啧啧称奇,纷纷过来围观看稀奇热闹,围着马车指指点点,感叹王家小子发迹了买那么大的马车真是显富贵云云之类的尖酸话。\u3000\u3000大车房的人交了车,告知周寸彪,说是王先生定制的马车送到了,打制的尾款到时候去大车房交一下就可以了。大车房的人走之后,周寸彪围着大马车看了半天,四匹枣红色的大马很显得有贵族气质,这精致的车身真是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车,周寸彪满眼的是羡慕。\u3000\u3000大马车占地面积太大了,不知道放置在哪好?好在新宅子里有马槽和仓库。只是旧宅真的没地方放置,周寸彪也不敢动。老爷没有回来,只能牵着马匹在门口等候王明回来再做定夺。\u3000\u3000王明则和三个护院去看新开发的石灰岩,将来这里要盖水泥厂的。修路的几百人一部分分配到江边和城南建酒楼,一部分分配到大车房做车夫。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护院不足,少数车上只能配备四个人,大部分车上只能配备三个人。\u3000\u3000教学楼和办公楼已经完工了,现在只能等武馆和镖局建造了。\u3000\u3000江远整个人整整瘦了一大圈,黑黝黝的脸上挂满的汗珠。他的任务很重,近期要建的项目太多了,带着几百工人几乎每天没有停过,天天都在赶工期,这短短几个月把这么几百亩地建设成这个样子,自己还是很骄傲的。宿舍现在基本没有建了,虽然完成了一半,但是宿舍不是最着急的,现在要建酒楼、镖局和武馆等,现在四处工地已经在开工了。\u3000\u3000龚元强现在全面接手了采石场和水泥厂。水泥也需要石头磨成粉,石灰石磨成粉,然后要炒熟或者蒸熟,然后再混合做出成品水泥。采石场的一部分产能可以送到水泥厂做原料。水泥厂占地三十多亩,要建厂房里面的设施比较多,尤其是磨坊车间和各类材料的堆积场很占地方。煤堆、石灰石堆、黏土堆、大烟囱、生料磨、煤磨车间、蒸煮回火炉、混凝土搅拌房、熟料仓库、工人宿舍、食堂、办公楼等建筑都是需要人一步步去完成的。\u3000\u3000这一些配套建设下来至少要半年时间才能开始生产水泥。目前给水泥厂配备了三百多人,之前王明家开荒的人大部分都来到了这里。这段时间分配到宿舍综合体的教学楼上课,王明主讲。\u3000\u3000A国王明秀才把水泥厂的图纸和制造原理全部给讲述了一遍,王明全部记录下来,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然后再来和龚元强一些水泥厂的骨干讲述制造水泥的工艺。这一讲就是几天,王明这几天几乎都会在这教学楼里上课。\u3000\u3000岳涛已经分配活了,他已经有些忙不过来了,王铁柱和李淼则是帮他处理一些事情。比如制作简单的木棍,木棍有一丈长,大约有三米的样子。岳涛现在要练兵了,现在连最起码的烧火棍都没有,压力山大。\u3000\u3000周德标给王明筛选了七十多个健壮的汉子。能符合王明的要求也只有七十多人,要求十八岁到二十二岁的,身高有八尺的,身世清白的年轻人,在近两千的工匠、伙计们也只挑选出七十五人来。\u3000\u3000这七十五人全部交给了岳涛,王明要求给岳涛将这七十五人一个月内学会列队,听从号令,看手势,列阵,会使用棍。所谓学棍法是临时教学用的,将来等有了兵器全部配发长矛或者火铳。\u3000\u3000王明要求周德标继续配足三百人,如果曹熊愿意把民团练总一职给王明,那就努力配足五百人吧。王明对民团练总一职很随意,换作别人早就到处跑关系送礼来获得这一职务了。不过大部分读书人都是有志气的,看不上的,好好的科举之路为什么要选择武夫这条路?\u3000\u3000周德标心里一肚子火,我一个管宿舍的,怎么给我分配这个活?兴许王明是临时安排的吧,帮王先生找齐了人就是了。这城南那么大一片产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势力,怎么能镇得住江宁城里城外的牛鬼蛇神?\u3000\u3000岳涛则完全没有方向,自己没有带过人的,何况自己祖传的拳法不能教外人。和王明诉苦了几次,让他再找贤明吧,比如铁柱、李淼都是不错的。当王明把一本薄薄地《练兵纪实》丢给他之后,严厉地说道:“按照这个练!”\u3000\u3000岳涛看过之后再也没有来找过王明,安心去练兵了。\u3000\u3000这是王明和A国王明秀才秉烛夜谈几个晚上抄写出来的,这抄写是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兵书。A国王明秀才也是一肚子抱怨,天天晚上让自己念兵书,王明则就伏案抄写,经常几次纠结争吵之后,终于花了好几晚才把这本书抄完。\u3000\u3000A国王明秀才委屈地说道:“王明,你要干嘛!一会抄水泥厂的制造工艺,一会抄兵法,一会抄火铳制作工艺。你已经严重干扰了我正常的生活了!”\u3000\u3000王明则没好气地说:“我们王家土匪被盯上了,我要自保啊,你不想你母亲和杨静怡死在街头吧?需要你这些知识救命啊!”\u3000\u3000A国王明秀才则说:“你们不是已经衣食无忧了吗?你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怎么会惹上土匪?我跟你说,你学会这些东西可不要害人,千万不要造反啊!那可是灭九族的大罪!”\u3000\u3000王明则说道:“放心吧,不要担心,我会照顾你娘的。等我这边稳定了,以后就麻烦你少了!”\u3000\u3000A国王明秀才缓了一会情绪,又说道:“我和娜娜都挺好的,你不要担心,这边都安定,希望你们平安!”\u3000\u3000王明听后,顿时心情就不好了,大喊一声:造孽啊!\u3000\u3000未完待续\r\n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