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思君逢春(求收藏)(1 / 1)

加入书签

(\u3000\u3000何雨柱蹬着车,老太太指着路。\u3000\u3000路太颠,也不敢骑得太快,俩人就顺便聊起了天。\u3000\u3000“傻柱,这都多长时间了,也没见你把于莉领回来,是不是受那事影响,分手了?”\u3000\u3000“老太太,您慧眼啊,这不是赶上了吗,就咱这条件,以后还怕找不着媳妇啊。”\u3000\u3000聋老太太拍了拍他的后背,说道:“我孙子大厨师,长得又好看,当然不怕找不到,回头我让你王姨再给你找找。”\u3000\u3000何雨柱脚下生风,蹬车不停,嘴上说道:“奶奶,算了吧,总麻烦王姨也不好,我自己找吧,再说了,前阵子楚云飞还说给我介绍对象呢。”\u3000\u3000又说道:“我现在啊,不着急,就当避避风头吧,过一段我就去读夜校了,那里都是好学上进的,我学不学得好,不知道,找个媳妇也行啊。”\u3000\u3000老太太笑了说道:“我就知道,我孙子是个有志气的,奶奶支持你,今天给你拜的这个师傅,可不得了,是跟汪逢春大师学过医的,以前在咱们铺子里坐过诊,医术高超,你可不能怠慢。”\u3000\u3000老太太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她啊,是个厉害的,我刚认识她的时候,好像那时她才19岁,当时街上正在闹宪法,说要立大宪,图维新,闹得是不可开交,流落到咱们铺子门口,我就是随手搭救,后来就不见人了。”\u3000\u3000“再次见她的时候,是1914年一次医界聚会上,你宋爷爷已经被害了,我爹带着我出门聚会散心,当时啊,她打扮得真是漂亮,跟在吴中名医汪逢春的身边,我俩也算是故人,慢慢成了手帕之交。”\u3000\u3000“后来才知道,离开咱家,她被人拐卖到青楼,多亏汪逢春赎身搭救,机缘巧合,就跟了汪大师,为了不给汪大师添麻烦,还立了不要孩子的誓言,专心的伺候大师饮食起居,耳濡目染的学会了医术,也算是得了真传了,建国那年汪大师去世,她自己独居到现在。”\u3000\u3000何雨柱说:“奶奶,你说的汪逢春京城四大名医的汪逢春吗?”\u3000\u3000聋老太太说道:“是啊,我也见过几次,是个热心肠的人,凤丫碰到他也算是命好,后来大师死后,她便改名叫江思君,你叫江奶奶就行。”\u3000\u3000没多时,就到了太平仓胡同4号,这是一个独门小院,门虚掩着,何雨柱跟在老太太的后面,推门而入。\u3000\u3000只见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站立在院中,头发挽着髪鬃,蓝色上衣,黑色裤子,脚上一双老BJ布鞋。\u3000\u3000笑眯眯的眼睛,满脸洋溢着喜气,看见老太太就迎了上来。\u3000\u3000说道:“老姐姐,你可来了,等你半天了。”\u3000\u3000说着牵着老太太的手,就往屋里去。\u3000\u3000何雨柱打量了一样,院内的布局,三间正房,没有厢房,有烟囱的是厨房,贴着窗花的是卧室。\u3000\u3000正房一侧是一个小花园,搭着一个实木架子,上面紫藤缠绕,等春天应该很美,几簇一品红开着朱红的花朵,在这个季节分外好看。\u3000\u3000另一侧是一株核桃树,树根处用青砖圈了起来,边上是一个圆形的石桌,放着几个石凳,整个小院收拾个非常干净。\u3000\u3000跟在两个老太太后面,进到屋里,桌上已经摆好了水果、瓜子和糕点,沏好的茶水,还在冒着热气。\u3000\u3000分宾主坐下,聋老太太说道:“这就是我那个不成器的孙子,带过来给你看看,别的不行,做菜那可是一把好手,傻柱,叫江奶奶。”\u3000\u3000傻柱赶紧起身,规规矩矩的叫道:“江奶奶好,我家老太太可是一路念叨您,今天一见您,就觉得特别亲切,我叫何雨柱,您叫我傻柱就行。”\u3000\u3000江思君慈祥一笑说:“我可是久闻你大名了,你奶奶啊,每次来我这,都把你夸的一朵花似的,见着面了,果然是一表人才啊。”\u3000\u3000看了看聋老太太,又接着说:“既然见着面了,我也不客气,今天你就发挥下你的特长,去吧饭做了,其他事等我跟你奶奶叙叙旧,后面再说,东西都准备好了,你去忙吧。”\u3000\u3000何雨柱转身走进厨房,两个老太太手拉着手,两眼相望,聊着天。\u3000\u3000江思君说:“老姐姐,你有福气啊,认这么一个孙子,看长相就不是个偷奸耍滑的,又热衷于学习,将来肯定是个有出息的。”\u3000\u3000龙老太天笑了笑,松开手,说道:“我们都是苦日子过来的,现在生活好了,现在有这个么大孙子,我都觉得是老宋在保佑我。”\u3000\u3000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说道:“以前啊,这孩子老实憨厚,有点傻,我总是担心这孩子吃亏,现在开窍了,我反倒更担心,怕捅娄子,我都80多了,能看顾他几年。”\u3000\u3000江思君说:“我看这孩子是个懂事的,有你关照,一定是个有福气的,当年要不是你给我一碗饭,也就没有我碰到逢春了,估计早就不知道埋哪了。”\u3000\u3000聋老太太又抓住江思君的手,抚了抚,说道:“别说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了,往事都过去了,咱们年纪也不小了,也该从心了。”\u3000\u3000指了指厨房,说道:“凤丫,这孩子我想托付给你,学学医术,觉得有天赋就教教他,也不指望他开堂坐诊的,多一技傍身,总是好的。”\u3000\u3000江思君说道:“放心吧,老姐姐,我这平时来的人也少,逢春的几个孩子,现在都在医院上班,只有逢年过节的,才来一趟,这孩子平时来我这跑跑,就当陪我了,挺好的。”\u3000\u3000俩人说完正事,起身去了卧室,说起了私房话。\u3000\u3000何雨柱在厨房忙活着,专业大厨就是快,很快六个菜就做好了,有荤有素,手脚麻利的端上桌,摆好碗筷,收拾停当。\u3000\u3000轻轻叩门,请示二位老太太,准备吃饭。\u3000\u3000两位老太太联袂而出,净手擦脸,端坐桌旁。\u3000\u3000江思君说:“看着这菜颜色,就是好吃的,傻柱,辛苦你了,你叫了我一声奶奶,我可就不把你当外人了,你也坐下吃饭,你喝酒不喝,我这有酒,你自己取来喝。”\u3000\u3000何雨柱赶紧说道:“江奶奶,干的就是厨子的活,我也喜欢做菜,今天骑着车,还带着老太太,酒我就不喝了,这酒啊,要不您给我留着,下回喝。”\u3000\u3000聋老太太伸手指了指,笑道:“你还真是个不客气的,吃饭。”\u3000\u3000三个人吃饭的时候,都很安静,偶尔江思君会夸奖何雨柱做的菜,很合胃口,又调笑聋老太太好福气,有个大孙子孝顺,还做的一手好菜,是不是因为做菜好,才认的孙子。\u3000\u3000气氛很融洽,吃完饭,待何雨柱收拾好厨房,又重新沏上茶水。\u3000\u3000江思君严肃的说道:“你学医的事情,既然你奶奶托付给我了,我肯定尽心教你,但是你自己也要努力,这跟学厨一样,心到手到,要有仁者之心。”\u3000\u3000说完起身,拉开客厅柜头上的柜子,搬出一摞书。\u3000\u3000说道:“你奶奶跟我说了,白家的传承都在你手上了,但是那些更重病理,对你来讲,有点深了,这几本书,你一定更要牢牢记在脑子里,凡是在中医这条路上有所建树的,都通晓这几套书。”\u3000\u3000何雨柱起身,立正姿势,双手接过书籍,一共9套,厚薄不一。\u3000\u3000清陈修园的《医学三字经》、明李时珍的《频湖脉学》、金元时期的《药性赋》、清汪昂的《汤头歌决》,剩下几套是《黄帝内经》、《金匮》、《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针灸》,何雨柱一上手,就知道虽然不是古籍,但是也有不少年头了。\u3000\u3000江思君又说道:“咱们名为祖孙,是为师徒,我自学医以来,也没有正式收过徒弟,以后你还是叫我江奶奶就好,等你把这些书,都通读一遍,我们在进行下一步的教学。”\u3000\u3000何雨柱点头称是,说道:“江奶奶,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负您和奶奶的重托,您给我点时间,元旦之前,我一定通读一遍。”\u3000\u3000江思君说:“不着急,我还得给你准备药柜呢,药材也得配齐,光读书,不辨药,不上手抓药,学不了医的。切脉和针灸,等后面看进度再说。”\u3000\u3000聋老太太说道:“凤丫,这事我找人办吧,还能让你操这个心,你忘记我家是干什么的了?”\u3000\u3000江思君说:“老姐姐,行,听你的,忘记你家还有个做木匠的师傅呢,药材我来备吧,这个我比较方便一点,现在我还是协会的会员呢。”\u3000\u3000几个人三言两语,就把事情安排完了,又坐了一会,二人起身告辞。\u3000\u3000江思君说随时都可以来,有什么问题及时的来问,。\u3000\u3000何雨柱感受着她的热情,心中想着这次见面的感受,她真了不起。\u3000\u3000从流落街头到开堂坐诊,这中间不知道经历多少风风雨雨。\u3000\u3000为了爱,更是终身未生育,临老,孤零零一个,形只影单。\u3000\u3000这些不正是自己缺失的吗?\u3000\u3000赋诗一首:\u3000\u3000思君逢春年复年,忆往情深鬓角寒。\u3000\u3000彼岸花叶无相见,不愿沧海变桑田。\r\n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