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嘎子,劝劝潘子吧!(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 《小兵张嘎》这部影视可以说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这是国产抗日剧当中首次以小孩为主人公的一部电视剧,此剧一播出时,直接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层惊天骇浪,可以说是影响了一代人的作品了。

面对这个剧组,徐枫心中多少是有些期待的。

回忆着脑海中的信息。

《小兵张嘎》的几个扮演者当中,也就三个人在后世出名了。

一个是张衣山,扮演斋藤干儿子的角色,这部剧出来后他没有火,但是后面拍摄《家有儿女》时,他大火了。

一个是王沙沙,扮演的是白洋淀当中的村民英子,和张衣山一样,这部剧没有火,火的是《武林外传》中的莫小贝。

最后一个就是男主角嘎子谢孟卫了,此剧一出,他可以说是火遍大江南北,一声嘎子无人不知。

但放在后世,这小子可以说是混的最惨的一个了。

童年时的路人缘全部被败的一干二净,为了赚点钱专门坑老铁的钱。

以至于还闹出了一个全网名梗,潘嘎之交。

当然,这都是后话,徐枫也暂时不去想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自己眼下要做的事情就是得到特约的角色。

带着这个想法,车子不多时来到了专门拍摄抗日剧的场景地了。

抵达后,徐枫有些疑惑,在他的记忆中,小兵张嘎这部电视剧应该是在河北白洋淀拍摄的啊,怎么这个剧组会出现在横店啊?

带着不解,他跟着群头一路找到了这部剧负责选角的导演面前。

选角导演叫何光,年龄三十多岁,身材也是五大三粗,一看就没少参加应酬的那种。

“何导,有个事麻烦询问你一下。”

“怎么了?”坐在藤椅上的何导正在等待布景结束,听到旁边响起声音后不由转过头看去,发现是与自己对接的群头时,他不禁问道。

“我这里有一个小兄弟,说什么精通鬼子语,不知道能不能在咱们这里混个特约来?”

所谓有才走遍天下,像徐枫这种精通一门语言能力的人才,放在群演这里绝对是人才,这也是为什么群头会特意帮他问的原因。

果不其然,何光听到有人精通鬼子语时,立马就从藤椅上起身,站起来后看向了徐枫,也不管群头的反应,当下就问道:“你鬼子语几级啊?”

“N2级。”徐枫如实回答。

“嗯嗯!”何光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陷阱,如果对方回答四级,五级,他立马就会不信任,因为鬼子语的等级划分不是按照英语的划分,什么1~9级,而是按照N1,N2。

故而徐枫的回答让他很满意,至少能确定对方是真的有两把刷子。

“这样,你按照这个台词本给我用鬼子语翻译一下。”满意的何光也不啰嗦,拿起旁边的一份台词本递给了徐枫。

何光作为选角导演,尤其是抗日剧,所以他也懂一定的鬼子语,只不过他的等级在N3左右,基本常用语什么的都会,简单的语言也会,就是不精通,说出来不流畅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