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可以刻画阵纹的黎杖(1 / 1)

加入书签

(\u3000\u3000还没等守营的魏军集结起来,溃军便潮水般冲入寨中。\u3000\u3000曹真干着急没办法,心头疑惑,郭淮、孙礼可是带了两万人马走的,在有内应的情况下偷袭上庸,怎么还会有如此大败?\u3000\u3000但现在不是琢磨这个的时候,他需要立刻组织应对接下来的变故,从溃军如此狼狈的情形不难判断出来,身后有敌军追赶。\u3000\u3000“退下来的军卒赶紧结阵,准备防御!”曹真在亲兵的帮助下,一边穿戴盔甲,一边大声指挥。\u3000\u3000然而,他还是低估了败卒们此刻的情形,他们逃了这么久全靠一口气支撑着,一旦入了自己军营,便纷纷瘫倒在地,有的呼呼直喘,有的则直接昏死过去。\u3000\u3000根本不可能再结阵!\u3000\u3000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骑马提刀冲入大营,正是自己的部将孙礼。\u3000\u3000“德达,快来这边,发生了什么事?”曹真大声喊道。\u3000\u3000孙礼看到曹真,打马跑了过来,连马都没下,喘了两口气,急促地说道:“我们在子午谷中了埋伏,蜀军正在后方追赶,大营守不住了,将军速走。”\u3000\u3000“走?”曹真一怔,“难道要弃了谷口大营?岂不是给蜀军留下了直通长安的通道?”\u3000\u3000“将军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孙礼声音沙哑,都快哭了。\u3000\u3000“本将军决不会不战而逃。”曹真沉声道,“难道你忘了,咱们在箕谷口守了数日,连诸葛亮都无可奈何,本将军就不信了,蜀军还有比诸葛亮更厉害的人物?”\u3000\u3000“将军,是你忘了。”孙礼不得不从马上下来,苦劝道,“我们之所以能守住箕口,是因为有郝昭,而现在的子午谷口,没有郝昭啊。”\u3000\u3000哦~~曹真这才从自我营造的幻觉中清醒过来。\u3000\u3000原来不是自己这个总指挥本领高强,而是手下有一员善守的良将!\u3000\u3000正犹豫间,就听得喊杀声、战鼓声响成一片,子午谷冲出无数兵马,打着蜀军旗号,混杂在魏军的败卒之中,潮水般向着大营而来。\u3000\u3000曹真看了看勉强集结起来的一千守军,以及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败卒,知道大寨已难守住,长叹一声,道:“父王在天之灵,看到此战之惨,恐怕会责骂我吧。唉~~撤吧!”\u3000\u3000“撤!快撤!”孙礼大声喊道。\u3000\u3000本来就瑟瑟发抖的一千人如蒙大赦,发一声喊,一齐向后奔去。\u3000\u3000等刘封等人冲入寨中,只看到无数倒在地上爬不起来的魏军,曹真已经撤走。\u3000\u3000“不能再追下去了,占领营盘,先歇口气。”孟达喘着粗气说道。\u3000\u3000刘封看到不少蜀军见大军停止前进后,便倒地不起,知道士卒们体力、精力已到极限,这种情况下随便一支养精蓄锐的军卒就能将他们击溃。\u3000\u3000“立刻接管大营,加强防御!”刘封大声吩咐道。自己也艰难地从马上下来,与孟达进入曹真留下的帅帐之中。\u3000\u3000只见大帐之中陈设整整齐齐,甚至曹真的一件袍子还挂在衣架之上。\u3000\u3000可见其走得是多么匆忙。\u3000\u3000这时,帐帘一挑,申仪满脸兴奋地走了进来,道:“哈哈,这次可赚着了,大营里粮草堆积如山,足够我们吃一个月了。”\u3000\u3000“哈哈哈哈……”刘封放声大笑,感觉内心之中无比舒畅,道,“自从跟曹贼交手以来,这是打得最爽快的一仗,在此歇兵一日,明日便去进攻长安!”\u3000\u3000孟达想得相对比他们远一些,沉吟道:“魏军损兵折将,又丢了大营和粮草,必然不会善罢干休,要防其趁我们立足未稳前来偷袭。”\u3000\u3000刘封闻言觉得孟达言之有理,于是吩咐下去加强防备,同时抓紧休息,免得被曹军反扑之时没有还手之力。\u3000\u3000同时派快马入川向刘备报捷。\u3000\u3000他们此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刘备不对他们产生不好的印象,现在大捷已成,自然要表功。\u3000\u3000果如孟达所料,曹真败回长安,把情况向张合一说,张合立刻便决定要趁蜀军立足未稳前来攻打。\u3000\u3000他作为守护长安的最高指挥官,决不允许长安城暴露在敌军的威胁之下,子午谷口必须要掌握在己方手中。\u3000\u3000第二天,天刚放亮,曹真、张合二人便领着五万魏军杀到了子午谷口,二话不说,直接擂鼓攻寨。\u3000\u3000刘封、孟达急忙抵挡,好在子午谷口地势比较险要,他们才堪堪守住大营不失。\u3000\u3000魏军攻击势头极其勐烈,这时刘封、孟达二人也不敢再做什么打破长安做关西王的美梦了,他们只想着能够多守几日,至少在刘备得到他们捷报前不要把营丢了。\u3000\u3000好在原本营中的防守器械比较充足,粮草也不缺,竟然一连守了几日,未被攻克。\u3000\u3000且说留守上庸的申耽,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申仪派人送来的捷报,他的心态与前方的三人差不多,这么一场大捷不该默默无闻。\u3000\u3000于是将捷报往襄阳的刘禅那里送了一份。\u3000\u3000别看之前他们不愿意和屯兵襄樊的关羽联系,但是有好事需要吹吁展现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仅在旁边的襄阳。\u3000\u3000这几天刘禅的日子过得比较舒坦,崔州平已经来襄阳就职,不愧是名动一方的名士,很快将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u3000\u3000摊丁入亩的税收之策也在稳步推进。\u3000\u3000至于樊城那边,法正和马超还在和张辽、文聘死磕,刘禅对他们的进度不是很满意,正准备抽空去一趟樊城,展示一下自己最新修炼的仙术。\u3000\u3000“呼,终于刻完了!”刘禅吐出一口气,放下手中的赤霄剑和一截短木。\u3000\u3000这截短木是从崔州平的黎杖上截下来的。\u3000\u3000那一日到了卧龙冈,崔州平食用气血丹后,身轻体健,就随手把使用了六七年的黎杖扔到了溪水边。\u3000\u3000黎杖落地之时有金铁之声,刘禅甚为诧异,捡起来发现这根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拐杖竟然能够容纳气劲的贯通。\u3000\u3000要知道,即便是马超的百炼精钢剑都经不起气劲的冲刷,直接变成碎片。\u3000\u3000看来这木杖绝非普通之物,询问崔州平之后才知道,这是他前几年游历到江陵城外的九龙山时发现的。\u3000\u3000山中有一棵行将枯萎的梧桐树,树身似有龙形,他很是好奇,就想折一根树枝下来拄着行路,可是他怎么也折不下来,即便用剑砍,都地无法砍下来。\u3000\u3000没办法,只好在树下捡了一根树枝当作拐杖,一直陪伴在身边。\u3000\u3000崔州平一看世子似乎对这根黎杖感兴趣,便将此杖赠于刘禅,权作是对封赐予职位以及气血丹的感谢之礼。\u3000\u3000刘禅大喜,终于可以刻画阵纹了。\r\n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