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半店篇(1 / 1)

加入书签

(\u3000\u3000我出生于构林镇,但却在半店村生活\u3000\u3000这里没有构林镇的繁华,也只有一个很小很小的街,不过…却能在这里得到满足,如果说让我去入驻城市,我是不乐意的。\u3000\u3000半店村位于HEN省NY市邓州市九龙镇向南4公里处,豫335省道横穿东西,贾半路纵贯南北,交通便利,这个村还有小小的故事:\u3000\u3000原来有在明清时代形成商业小镇,后因失火,只留下一半街道,所以后来成为“半zha店”,后期就叫半店街,半点村。\u3000\u3000以街中心十字路口向西百来米就能看到唐王桥,唐王桥,原名普济桥,取“普济众生”之意,是淅川县境内唯一的帝王系列御用桥,距今已有440多年的历史。桥长33米、宽12米、高3米、9空,全部由青石砌成。桥身结构严谨,古朴大方,气势壮观。据《明嘉靖南阳府志》载,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将其第二十三子朱槿封为唐王,藩属地南阳。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唐王朱槿后裔唐顺王朱宙永为方便去香严寺寺烧香拜佛,途经此地修建石桥一座,后人遂称此桥为唐王桥。\u3000\u3000唐王桥西岸有庆祥寺,内有千年银杏树,半店街西部有烽火台遗址。\u3000\u3000剩粮寺又叫庆祥寺、呈祥寺,位于九重镇唐王桥村。始建于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建筑风格古朴典雅。1935年后,寺院房多被拆除,现仅存前殿、后殿。该寺对研究当地建筑历史发展及建筑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u3000\u3000西部烽火台我是没有见过的,兴许是拆除了?至于唐王桥作为一个交通要道确实是风光无限,但是自唐王大桥(水泥桥)的修建,现在已是破败不堪。\u3000\u3000唐王桥所属邓州市,那座古桥,那座寺,那棵银杏树也会得到文物部门的保护。可惜行政属淅川管辖,离县政府太远,二则淅川文物名胜太多。惜则!怜则!我的家乡!\u3000\u3000在当地有个习俗,每逢新年的早晨大家就会到火星庙去祈求平安(火星庙位于十字路口向西,看到向北的有一个庙便是火星庙)然后前往唐王桥(普济桥)上面投掷硬币来祈求这一年平平安安;\u3000\u3000本地人还会在开锁子的时候(一般指12岁生日)前往唐王桥;开锁的人会在身上披几件被单(有几个姑姑披几件)脖子上带着红绳绑着的锁(锁一般是舅舅给的)还要带上剪子、油条、锅盖;在河边舅舅把锁给剪断,把油条、剪子、红绳锁放在锅盖拍里,随其流走\u3000\u3000银杏树曾经死过一次;在十几年前的时候,人们传言它的树叶特别好,掰断了不少树枝,有点不行了,后来政府紧急保护,圈起来,又活了几年。以目前的来看它的状态并不好,没有往前的高大茂密,只有零零星星的枝叶,据说现在被源森集团购买,由源森集团进行护理。虽然银杏叶片确实有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等功效,但是没有经过处理,对于人是有毒的,就算是经过处理,它的功效还是微乎其微\u3000\u3000同样往街中心十字路口向南穿过新公路,继续行驶直到刁河大桥西面可到达红岩洞\u3000\u3000红岩洞又称藏龙洞,顺着刁河南岸一直向前走,走到尽头为止,就可以看到三个巨大的深洞,洞内可藏几百人;因这里的土壤颜色呈红色,所以人称红岩洞。古时候有这样一首诗赞扬这样的盛状\u3000\u3000兄说洲西境,红崖刁水湾。\u3000\u3000谷幽奇羽翻,梁洄漫潺缓。\u3000\u3000夕声松风罗,朝霞僧夺间。\u3000\u3000年丰期户路,童耋往俱还。\u3000\u3000大洞应该是坍塌了,目前只尚存几个小的红岩洞(2022年8月16日记载)\u3000\u3000依旧依街中心十字路口西行直到看到一个废弃的学校,向南第一个路口往东就可以到达半店街的自流化水井。据说这口井是南阳石油勘探过,打了一个200米的井,但是油没有打出来,反倒是打出来一个泉眼,当天这个井就往外喷水,自此生生不息。\u3000\u3000不过因为九龙泉矿泉水公司引流了大半,所以小了,以前水流大概有两个大腿那么粗;以及后方牛棚的污染,导致排水量减小,水源污染。\u3000\u3000再以街中心十字路口向西到第一个十字路口往北,直到到达一个交叉口,向左不远可以到达天桥。因为天桥废弃加上年久失修,登上天桥的楼梯口现已坍塌,部分桥段的护栏已经坍塌\u3000\u3000半店街北部是所谓的九龙镇贾岗街,这个镇大多数是移民移过来的,历史也比较短,虽然如此,但还是出了姚雪垠先生这位名人\u3000\u3000姚雪垠,1910年10月10日~1999年4月29日,中国现代小说家,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姚冠三,河南邓县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HUB省作家协会主席。全国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姚雪垠先生在70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10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被茅盾誉为“文坛飞将”。\u3000\u3000当时的邓县环境闭塞落后,水旱灾害与瘟疫频仍。加上封建军阀压迫,农民无以为生,或外出逃荒,或铤而走险,土匪遍地。姚雪垠9岁那年,土匪攻破寨子,姚家房屋和衣物都被烧光,从此随父母逃到邓县城内居住。此后的生活辗转各地,直到战争结束后,才有时间回家看一看\u3000\u3000虽然姚先生很小就离开家乡,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家乡,先是在自己的家长姚营捐赠了小学,名为姚营学校;后又在九龙镇捐赠一所初中,名为雪垠中学。姚雪垠生前十分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1984年捐出县城祖居的落实政策款4000余元,加上每年又捐出一个月的工资,设立了中小学生作文奖,命名为“春风作文奖”,后改名为“姚雪垠作文奖”,推动了家乡教育事业发展。\u3000\u3000雪垠中学还专门开设雪垠展室,近百幅照片浓缩了姚雪垠先生辉煌的一生,成套的书籍彰显着他的文学成就。\u3000\u3000在家乡与他有关的还有姚雪垠纪念馆,雪垠文化广场系九龙镇姚营村优秀人士,HEN省益广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仁广先生捐建。一期工程由邓州市广亿万商城投资50万元,按照明清建筑风格,修复三进院落。\u3000\u3000纪念馆南北长21.5米,东西宽22.7平方米,共一进院子米,东西宽22.7米,共占地488.05平方米,合约0.73亩。建筑基底面积318.32m(除去庭院)总建筑面积264.66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239.33平方米。\u3000\u3000九龙镇依托姚雪垠故居,拟把姚营村打造成文公旅游扶贫基地,此项目建成后,可带动本地经济地发发现容纳10人就业,优先接的贫困人员。本地群众可参与管理、服务、发展相关产业。\r\n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