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相依为命(1 / 1)

加入书签

(\u3000\u3000古时候,川东北大巴山一带久旱无雨。树木枯死了,水田干裂,堰塘早就现了底,禾苗焦黄,天天一大早都是一轮火红的太阳照耀着大地。\u3000\u3000有一个叫五泉的小山村,靠近河边二里地住着一户江姓的人家。家里有一位五十多岁的母亲,村里乡亲都叫他江大娘;一个十五六岁的儿子,名叫江郎。\u3000\u3000母子二人住着两间茅草屋,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经常缺吃少穿,逢年过节也吃不上一回肉。父亲得病早亡,除了租住地主家几斗粮的地,什么都没留下!\u3000\u3000这段时间天干地旱,庄稼全都干枯死掉了,江大娘天天为了一日三餐发愁,有时就连一天一顿粥都保证不了。稀拉拉的几颗米,再加上一些野菜根,胡乱熬成一锅汤,那就是一天的饭食!\u3000\u3000“儿啊,天气干得很,附近竹子都干死了。地主家王老太爷说,他家的牛不够吃了,要找人为他家的牛割草。你去吧,兴许还能得些粮食!”一天,江大娘刚从地里回来,就对江郎说道。\u3000\u3000“要得,妈,我马上就去!”江郎应声答道,说完拿着镰刀背起背篼就去了地主老王家。\u3000\u3000地主老王家不远,就在江大娘家北边大山坳里。地主王老太爷答应,只要江郎每天割草能喂饱他的大水牛,就给江郎每天一升米。\u3000\u3000就这样,江郎天天起早贪黑,穿梭来往于山地林间,为了割满一背篼的草常常跑到很远的地方,寻找可以割的青草,以换来粮食供养母亲。\u3000\u3000江郎是个好孩子,除了割草,时常在山里打柴,贴补家用。对村里乡里乡亲诚实老实,又能吃苦耐劳,肯帮助别人,又听母亲的话,大家都称赞江郎是个好孩子!\u3000\u3000尤其是村里的年轻人,都跟他合得来,常常趁有空的功夫在一起玩耍。这个时候江郎就会向他们打听,哪里山高林密?哪里的草丰盛些?哪里的柴好打?哪里适合放牛?哪里有水可以浇灌庄稼?小伙伴们无一不答。\u3000\u3000有时,只要知道哪里有好草,他不管多远,都要去找找看。因为近点的地方草都被割光了。不下雨,新的青草如何长得出来?只能到远的地方去找。\u3000\u3000就这样,江郎时常为了一背篼的草跑个十里八里山路也是有的。要是没让地主家的牛吃饱,王老太爷可不大高兴,一升米可能变成半升,甚至不给一点粮食,母子俩就只能饿肚子了。\u3000\u3000有一天,公鸡才打了一遍鸣,江郎就起身,照例背起背篼出去割草。一边走一边想,昨天遇见小李子,他说张员外家有人送了一匹高头大马,身上通体白色,雪花点点,甚是好看,能日行千里!张员外喜爱得很,也要村里的人割青草去喂。只不过,割草的人时常要翻过神农岗,去深山老林伏龙沟去割草。\u3000\u3000这伏龙沟可不是一般人敢去的地方。翻过村东北的神农岗,就到了原始森林边界了,进入森林沿着崎岖山路走2里地,就会出现绵延千里、宽十余里的伏龙沟,沟里遍布古柏、古松,乱石林立,灌木密布,杂草丛生,沟里深谷有千年不断的山泉流淌。传说沟里面潜伏着一条蛟龙,能呼风唤雨,飞沙走石,人要是被蛟龙盯上了,准会成为蛟龙的口中食。即使没遇见蛟龙,沟里的老虎、花猫子(花豹)、黑娃子(黑熊)、笨猪子(野猪)要是遇见了,也是不好受的。一般都是三五人同行,不然没人敢去。\u3000\u3000江郎边走边想,附近都没草了,不去就会饿肚子,不能再让老娘挨饿了!他深吸一口气,使劲跺跺脚、咬咬牙,朝着神龙岗,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去……\r\n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