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便携式收音机(2 / 2)

加入书签

这个价格,足以让所有年轻人心动了。

要不是时代不允许,陈灿更是想在海报上写上这样一句广告语。

“性价比之王,我们只做年轻人第一台收音机!”

这天上午,精心打扮一番的徐志军,带着刚上初中的妹妹,来到吉春市某百货商场。

徐志军是农村人,去年凭借他姨夫的关系,在某机械厂找了一份临时工,目前工资二十元每月。

这二十元,他每月寄十五元回老家,剩下五元自己零花,因为平时衣食住行都在工厂,就算一个月五元钱,他都能存下不少。

他还有一个妹妹,今年刚上初三,国庆节学校组织某游行活动,难得来一趟市区。

学校活动一结束,趁着中午休息时间,他便带着妹妹来到百货商场,准备给妹妹买双鞋子。

这一年多时间,就算每个月只有五块钱零花钱,他也存了四十三元钱。

实际上徐志军在吉春上班一年半时间,也只来过百货商场两次。

但是对于妹妹第一次来市区,他还是装出一副自来熟的模样,走在前面给妹妹带路,一路上给妹妹讲述吉春市的新鲜事。

不管自己过得再差,在亲人面前,都得装出最好的那一面,这或许就是对于亲人的爱。

两人刚到百货商场,便见到进进出出的人群,徐志军皱起眉头,他没想到今天人流量这么多。

但是来都来了,肯定得进去,两人刚踏入进商场,徐志军兄妹俩,便被汹涌的人群推着往前走。

今天人太多了,徐志军连忙在人群中,拉住妹妹的手,让她跟紧自己。

两人好不容易挤出人群,终于到了鞋服柜台前,根本没啥好挑选的,今天鞋子柜台前,很多鞋子都已经卖完了。

顾不得想其他的,徐志军连忙挑选两双鞋,一双回力鞋给妹妹,一双解放鞋给父亲。

两双鞋,花了他十四块钱,兜里还剩下二十九元了。

鞋子也买了,这次商场之行也算逛完了,徐志军可不打算,把自己身上的钱全花出去。

从去年进厂开始,他就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存一年的钱,买一台收音机。

一个年轻人,在陌生的城市里,没有钱,又没有什么朋友,靠什么打发寂寞?

自然是做梦,去年刚进厂,徐志军便知晓了收音机这种高科技,他的室友就有一台,对方可珍惜了,根本不让他碰,听室友说,他花了七十八元买的。

这一年多,徐志军一直靠蹭人家收音机打发时间,他做梦都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收音机。

可这个梦太过遥远,每个月存五块钱,不吃不喝,也得存一年多。

可一个年轻人,不可能不吃不喝,尽管他很节省了,可一年半时间,也只存到四十三元。

如今妹妹进城,花了十四元,自己的存钱梦想,又得继续了。

徐志军以前过来这次百货商场,都是去电器柜台看看,尽管买不起,但是看看也过把瘾。

今天,他自然没那想法,这么多人,他小心翼翼带着妹妹挤出人群。

两人刚走出商场,正准备离开,突然旁边一个年轻人满脸兴奋,打开一个纸质包装,一台纯黑色的收音机显露在两人面前。

刚迈出脚步的徐志军,顿时眼神被吸引住了,一下便走不动脚步了。

这台收音机比他见的收音机,都小巧玲珑,就像一块方形的砖块。

对面年轻人迫不及待打开收音机,一阵滋滋的电流声响起,接着便是清晰的广播声响起。

徐志军此时眼中的渴望难以掩饰,甚至忍不住地咽了咽口水。

他脑海中,此时幻想自己拥有一台这样的收音机,躲在被子里静静收听广播,那滋味,太美了!

可惜,这始终是幻想,美梦始终只是一场梦而已,徐志军摇了摇头,便带着妹妹想离开。

刚迈出脚步,突然耳边传来那年轻人和另外一个人的对话声。

“这音质真的不错,比我爸那台九十八元的收音机还好,这二十六块钱真值了!”

刚迈出一只脚的徐志军顿时停住了,他有些难以置信地转头看上那个年轻人,最后还是鼓起勇气朝对方问道。

“朋友,你手里这台收音机多少钱?”

那年轻人抬起头看了徐志军一眼,笑盈盈回道。

“二十六块呀,是不是很值,还送两节五号电池,没想到现在收音机这么便宜了,而且还不要票,我也是见我朋友买了,才赶过来的,没想到还真卖二十六元,这太值了!”

徐志军此时终于确定,自己没有听错,的确是二十六元。

他下意识摸了摸自己口袋的二十九元钱,心中此刻火热无比。

他回头看了一眼妹妹,又转头看了看商场里面的人流,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先把妹妹送回学校聚集地。

待他再一次返回百货商场,匆匆忙忙随着人群挤到柜台,结果一问,竟然已经卖完了!

他顿时沮丧万分,他这才发现,电器柜台前,此时围满了群众,这些人,都是在问收音机的事。

不过好在,他听到一个好消息,生产收音机的厂家,无线二厂下午还会送来一批收音机,只需他们等待即可。

听到这个好消息的徐志军,心中激动万分,连忙和其他人一样,围在柜台前等待。

这一等,就等了三个多小时,最终在晚上七点商场关门前,徐志军终于买到自己人生中第一台收音机。

此时无线二厂里,忙碌整整一天的工人们,终于在晚饭前,接到了厂里通知,晚上食堂加餐,有红烧肉。

众人顿时兴高采烈,如同过年一样,端着饭碗就往食堂冲。

陈灿顾不得吃饭,他此时在黄江办公室里,听着下面人汇集过来的信息,随着计算器上面的数字最终算出。

看到那亮眼的数字,办公室里的众人,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黄江狠狠抽了一口烟,才重重吐出,随即颤抖着朝陈灿问道。

“周科长,销量确定吗?”

陈灿嘴角露出一抹弧度,点了点头,这才正色道。

“销售数量绝对没错,我对了三遍,一起是两万四千七百三十二台,我们工厂上个月加班加点生产半个月的货,今天一天就销售一空,黄厂长,得重新增加生产车间了,另外原材料采购,也得及时跟进,按照这个销量,只要生产能力跟上,到年底,最少可以销售超过五十万台!”

“五十万台!”

黄江夹在手中的烟,微微颤抖了一下,随即掉落在大腿上,他连忙站起身,抖了抖烟灰,一脚踩灭。

黄江双眼发红,猛的抬起头,上前一步,狠狠拍在陈灿肩膀上,随即语气郑重道。

“好,好,周科长,你只管放开胆子卖,其他事情,你不用担心,原材料和其他电子元件,我会想办法满足生产,扩大生产车间的事,也包在我身上,你把销售报告给我一份,有了这份报告,我看还有谁,敢不支持我们无线二厂!”

陈灿也是不易察觉摇了摇头,他自然知晓,黄江这是准备去找那陈副市长要支持去了。

这个年代,在体制内办事,条条框框太多了,就算自己厂的产品成为爆款,依旧被各种限制。

这些都需要上面的支持,没有那些支持,无线二厂可谓是寸步难行。

但是陈灿相信那位陈副市长,不会让这种机会溜走。

如今吉春市各种国营厂的效益,都在走下坡路,这突然无线二厂,异军突起。

出厂价二十一的收音机,成本只有十一元,利润竟然有十元,如果销量五十万台,那就是五百万利润。

这想都不敢想,这么大一个政绩,刚刚上任的陈副市长,不可能不抓住。

只要有了上面的支持,无线二厂才有可能真正做大做强,成为吉春市标杆企业。

陈灿自然不想管那些事,他真很头疼和上面那些人去打交道。

那些事,就让对方去头疼吧!

黄江这人,能力是有的,而且还有关系,这样的厂长,是目前无线二厂最需要的干部。

果然如陈灿猜测那般,陈副市长从黄江那,了解到具体信息后,随即便展开对无线二厂的支持。

先是原材料方面,无线二厂目前是需要多少,上面就能批多少下来。

至于那些电子元件,还有各种配件的问题,陈副市长也大手一挥,让吉春市好几个无线厂和电子元件厂,配合无线二厂的生产任务。

有了这样的支持,无线二厂可谓是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开始大干起来。

十月底,新建的生产车间正式完工,无线二厂,也时隔五年,再一次进行招工。

陈灿也没想到,小小一次招工,竟然也引来不少风波。<!--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