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带兵北上避嫌疑(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info</b> 其实,李牧的这番杀局虽然隐秘,却是非常容易被破。

只要赵王不是那么急功近利,只要赵王能够将即将到手的胜利功劳稍稍分给李牧等人,甚至只要赵王能稍稍听一听将军们的建议,李牧的杀局就随时可以被破。至少李牧别想独善其身。

只可惜,此时的赵王已经被胜利给蒙蔽了双眼,至于双耳,早被楼昌和平阳君等人的阿谀之言给堵塞了。

五感尽失的赵王,哪里还能感受到危险的临近呢!

当然,距离完美的“借刀杀人”之策,却还有一个环节,一个需要赵括亲自出马的环节——摆脱嫌疑的环节!

如果赵括仍在阏与城,赵王遇袭的矛头一定会指向赵括,甚至怪罪赵括没有拖住燕军也有可能,虽然燕军南逃之事已经通报给了邯郸和燕王方面。

更要命的是,赵王遇袭,势必广发勤王之命,如果赵括还在阏与城,距离这么近,这勤王之臣,赵括是做还是不做?

做了,李牧的一番算计付诸东流;不做,甚至哪怕只是做不好,众人怀疑的目光就会聚焦到赵括的身上。

毕竟号称战神的赵括,没有能救下赵王?显然是太过可疑了。

因此,这样的情况下赵括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尽可能地远离赵王、远离安平战场,造成想救也救不到的状况。

而代地,显然就是目前最好的远离战场的地方。

当然,在另一方面,为了在燕军反扑之后,赵括还能力挽狂澜,仅仅靠着如今手中的一万多兵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尤其赵王自食其果,势必要借助燕军的力量,而如此一来,赵军的损失也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了。当然,赵括相信李牧一定会想方设法地保留赵军的元气。

但胜败转换之间,士气势必低落,想要再度翻盘,仅仅靠着李牧剩下的残军和邯郸的两万健仆军,显然是不够的,即便是加上周骐和如今阏与城所剩的大军,也还不够。

调兵也就成了赵括所必须执行之事了。

好在的是,燕军在邯郸进攻受挫、燕王逃遁的消息已然传开,而秦国方面王龁在接到消息之后,即便不立即打道回府,也势必要偃旗息鼓一段时间。此时调兵倒也不必再多顾及秦国的反应。

至于调兵的理由,赵括更是想得十分地充分:还是代地。

因为代地大军被王上带去追击燕军,未能及时回援代地,如今代地已经“危在旦夕”。嗯,毕竟胡人还有八万大军,而我军只剩下两三万人马,可不是危在旦夕嘛。

既然如此,从上党和河内郡调兵,那简直不要太理所当然了。

因此,在收到了李牧飞鸽传书之后,赵括便已然下令从上党和河内郡抽调两万大军,由赵韦率领北上阏与城。

当然,为了圆满起见,抵达阏与城后,大军仍需往代地一趟。

......

一番热闹异常的全城盛宴之后,赵括随即将吕不韦、孙崮、周骐与赵平四人给留了下来。

接过侍从递过来的汗巾,赵括擦了擦因为饮酒而通红的脸庞,随即对四人说道:“我已令赵韦率河内并上党之军共计两万人,北上阏与城,相信还有两日时间便能抵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