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 第279章 上党之多煤铁也(2 / 2)

加入书签

贫瘠的土地,寡薄的人民,说实话,没有哪个国家会真正的想要去经营它。虽有数十城,其赋税之收甚至抵不过陶邑一城之多。

从来占领上党的国家,都只是将上党作为一个军事堡垒,或者说是进攻赵、魏以及中原地区的一个跳板。历史上的韩之国如是,拿下了上党的秦国依然如是。

但,别人或许不知道,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赵括却很清楚:上党那是拿着金饭碗在讨饭。

在上党贫瘠的山峦的底下,埋藏着无数的财宝——煤矿!确切地说应该是煤铁矿。因此在几乎可以确定自己的胜利的情况下,赵括果断撒出了精锐数百人,分在上党各地,打听寻找煤矿和铁矿的所在。

运气不错,消息传来不仅寻到了煤矿,旁边不远更有铁矿的所在。这令赵括是兴奋不已,就连将秦军放走,也不是那么的痛苦了。

因为赵括清楚,一矿在手,天下我有!

要知道如今的战国虽然已经大规模地使用铁器,但炼铁的方法仍然处于最为初级的阶段。众所周知,炼铁最重要的就是温度,只有温度足够高了,才能让铁矿成为熔融状态,从而析出更多的杂质。

而以木炭作为主要的燃烧物的战国,其炼铁的温度最高也不过一千度左右。即便后续

有了风箱等物的助力,炼铁的温度也难以高过一千两百度。

所谓的「采东海之英」、「以身饲剑」等等玄学的铸剑传说,大约的效果便是添加了助熔剂,从而使得铁的熔点降低,从而得到了熔融状态的铁水,再加上微量元素的进入,进而有了品质更高的钢铁。

再以此钢铁打造而成的兵器,自然比之由杂质颇多的生铁打造而成的兵器,不论是强度还是硬度都有着绝对的优势,于是也就被称为了神兵,神话依旧流传了下来。

如今赵括以煤,也就是所谓的石炭作为燃烧物,即便不做焦化处理,温度也能轻松升到一千三百多度。

若是再加上赵括设计的数人之高的高炉和人力驱动的鼓风机,再辛苦些,对石炭进行焦化处理,温度轻轻松松突破一千五百度。

即便不添加莫名的助熔剂,也能轻易将铁轻易熔化。当然,温度也不是越高,就一定能炼出钢来,太高了出来的还有可能是质地更软的熟铁。至于这个,就得看铁匠的了,无非是多试验几次罢了。

更重要的是,更高的温度也更加快了铁矿石融化的进度,从而大大提升炼铁的速度,效率的提升才能让赵括能在短时间里拥有足够的铁器去武装自己的队伍。

可以说,一旦赵括的炼铁事业功成,这又将是赵国国力的一次突飞猛进。钢铁对生铁的压制,那是全方面的,虽然不像是铁器对青铜器的碾压,却也足以改变战场的局势。想象一下,战场之上,双方对砍,双方正在酣战,自己的刀突然就断了,而对面的长剑却是丝毫未损,这仗还怎么打!

而这,也是赵括能够想到的能够在中长期内对其余各国形成压制的办法。

如此一来,近期有着选锋之后的兵种压制,中期则有着铁器的优势再度对诸国形成压制,远期又有曲辕犁等物以及屯田策这样的双重保险,可以说赵括已经将他能想到的来自后世的黑科技全都用上了。

近二十乃至三十年内,赵括带领下的赵国都将保持着对战国其他国家的绝对的科技领先,若是这样还不能将战国的天给翻过来,赵括表示,那就只能把瓦特给搞没了!

蒸汽战国,就问你怕不怕?<!--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