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 第261章 酒足饭饱话大战(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 已经有些吃饱喝足的白起终于想起心中的疑问,对着赵括询问道:「括,你的兵到底藏在哪啊?」

没错,酒过三巡之后,两人的关系已经上升到了知己的程度。而对于赵括的称呼自然从马服君的敬语,变成了「括」这样亲近的称呼。

而此时的赵括显然比之刚刚还要更为放松一些,身子已经是半倚着的形态。闻听白起的问话,赵括也没有坐正身子的想法,舌头一卷,又是一大块的肉吞入腹中,喃喃道:「在大粮山里头。」

「大粮山?」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饶是白起心中已经有所猜想,听到赵括的回答后,心中还是不由得一惊!

大粮山,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是说明了太多的事情。

大粮山,丹水以东,赵军积聚粮草之地。要知道,赵括在抵达上党战场之后,便立即着手开展进攻事宜,不日便全军向着丹水西岸的秦军壁垒发起了进攻。

一旦大军渡过丹水之后,再有十余万大军换防东岸,进入大粮山,自己的斥候探马们不会不知道。也就是说,在赵军渡丹水攻壁垒之前,赵括便已经将赵军十余万主力精锐,给偷偷地藏入了大粮山中。

而想要做到这点,只有一种可能:赵括一到韩王山赵军主营,便开始了藏兵的行动。

换言之,赵括从来这上党之前,便已经决定藏兵而战。

「为何?」白起继续追问道。

白起问的当然不是为什么选址在大粮山,事实上,整个战场上能藏兵的也就那么几个,大粮山显然是其中最佳的选择。

白起问的是为何赵括从在一开始就选择在大粮山中藏兵。

「因为打不过。」赵括继续简短地回答道:「廉颇将军带兵守王龁尚且困难,我来?更打不过,更何况对手极有可能还会换成您老哥。更要命的是,我还得进攻,不可能打得过的。」

按道理来说,既然明知打不过?不更应该投入更多的兵力想办法打赢才对吗?怎么会还抽调近四分之一的战力藏起来呢?那不更打不过吗?

自相矛盾?

不,白起显然是听懂了赵括说的是什么。

因为打不过,即便加上那十万大军也打不过,那倒不如将一部分兵力藏起来,能少死一些是一些,总好过全军覆没的吧。

可这又带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明知打不过,赵括为何还要来打?

只是这个问题,白起并没有问。因为白起自己已经知道了答案——没有办法,不来不行。而这其中,还有不少的功劳要归功于白起自己以及秦国。

若不是秦国的暗探与间谍没日没夜地散播所谓的「秦畏者,马服子」的言论,也不会激起赵国邯郸城里汹汹的民意,甚至赵国的朝廷也根本不会想到要让赵括来顶这个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