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 第236章 金帛入宅王命下(2 / 2)

加入书签

当然,这样的策略在战国或许并没有他们生存的空间,无他,秦国太强了!强到每个文官遇到了都要两股战战的地步,强到文官根本不愿涉及兵权的地步!

话音渐渐在龙台宫中熄灭,新的一轮博弈又将在秦赵之间悄然展开。

辰时,赵王召平阳君赵豹、大臣赵禹并大夫楼昌等诸大臣,入龙台宫中议事。

初刻,平阳君赵豹与大夫楼昌共乘一车而至,言笑晏晏之间,似乎已经对朝议

之事有所了解,甚至是达成了一致。赵禹见之,心中顿觉不妙,只可惜王命相召,便是想要做些什么也已来不及了,只得硬着头皮随之入宫。

果然,朝议始,楼昌率先发难,言说上党久战之不利,欲与秦国媾和之想。

赵禹自是不从,当即驳斥之,曰:我大军正待一鼓作气歼灭秦军残部,何来不利之言,前方将士浴血厮杀,后方竟行媾和之事,枉为人哉!

不想此言触怒赵王,当即怒斥。

后,平阳君赵豹进言:凡事何于利而动,不合于利则不动。上党之战者,靡耗三年,今好费之九牛之力而致上风之境,若无功而返,无法向上下臣民交代,故不可轻言退让也。

大臣赵禹闻言,既惊且喜。

然,未几,平阳君之语便令赵禹如坠冰窟,曰:然,若是秦国以巨利而享之,虽媾和而得其实利,则未尝不可也。

大夫楼昌遂进曰:为表求和之诚意,秦之相国范睢者,已至邯郸城中,王上何不召而问之?若有利则取之,不利则斥之,何如?

王曰:可!

闻言之赵禹,恍然惊觉:此不过二三子早已谋划好之陷阱也,当即便要出言怒斥,却为赵王所阻,只得肃立南面而听二三子之乱语,心中已是五内俱焚。

三刻,赵王传命:召,秦王使,秦相范睢入龙台宫。

苦等一夜之范睢轻抚怀中国书,心中慨然长叹,曰:天佑我大秦!

遂起身从车架往龙台宫中而去。与之同时,数十辆马车缓缓从范睢住处起行,直往大夫楼昌府邸而去。车中之物,皆以绫罗覆盖其面,不得见其珠光宝气,然行程之上,一道道深深的车辙印记,无声道明着行车之重。

范睢入宫,言明秦国以陶邑之地换大军归来之诚意。

众臣皆喜,唯大臣赵禹强项斥之不可也!曰:陶邑虽富,难抵白起一人之威,十余万秦军精锐,岂是区区一陶邑可抵?

范睢怒曰:岂不闻,我楚地之兵已至野王城也。若不从,乞死战!

楼昌等众皆惊,纷纷斥责赵禹之乱语。王亦然之。禹心已怒极,却苦于孤立无援而无可奈何之。

巳时许,遂换互换国书,定立盟约:赵取陶邑之地,放开界牌之岭,纵秦军归乡;秦弃地而得军。<!--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