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 第195章 为抢粮秦军放围(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 司马错在心中默默盘算着此战的细节。

先以魏军突袭我军后方,引诱我军调出周遭的兵力,再趁着四周城池、壁垒的空虚,派兵抢占,如此,便可彻底将我大秦之虎狼困在上党之地。

可是,这也说不过去啊!

若真的有这么多的兵力,完全可以南北对进,对我军形成彻底的包围,直接进行剿灭不是更好吗!?

如此施为,无异于添油战术,乃兵法之大忌。而能够布下如此大局之人,又岂会出现如此明显的疏漏?

一时间,司马错的脑袋有些转不过来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司马错钻入了一个牛角尖里头。并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国家都会在危难时候放下一切的隔阂一致对外的。更何况对面的对手,还是来自不同的国家。

所谓的竭诚合作,从一开始都不存在,不论是魏国的信陵君还是赵括、廉颇,都是希望对方去顶住秦军,对方去付出更多,然后让自己一方得到更多的利益。

因此,也就有了魏军一再延后的进入战场,赵军投桃报李之下,自身之后的行动,包括赵括所部的突围与田单所部的反包围,也自然不会跟魏军有所交代。

当然,从一开始,赵括在大粮山中藏军开始,两军便已经不可能坦诚相见了。甚至可以说,从始至终哦,秦军的敌人都只有赵括与廉颇一方,至于所谓的魏军,不过是赵括和廉颇请来的工具人罢了。

添油战术损害的大都只是魏军的实力,对于赵军却无大碍。而在上述赵军掌控主动权的前提下,添油战术这样很不合理的战术也就变得合理了。

甚至这也是赵括必须的选择!否则,一旦南北对进,且不论战后的胜利果实的分配,在战场上协调好魏军便足够令赵括头疼不已的。如此,还不如干脆消耗掉魏军的实力。

当然,虽然心中有着疑问,这并不影响司马错下令抢救粮食的决心,不论对面的魏军知不知道自己缺粮的情况,把粮食抢下来再说总是没错的。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几乎同时,同样的命令也随即在外围的王龁所部中一起传递着。

于是,数万大军立即化身成了救火队,后营之中,一车车的山泉被送上前线,就连秦军随身的长戈也化身成了扁担,晃晃悠悠地就挑着水往那大火处浇,附近的松柏也遭了殃,蒲扇大的枝叶被无情地砍下,用以扑灭火焰。

可惜浇上了火油的粮食,大火一旦燃起,哪有那么轻易被扑灭。

看着转攻为守、忙碌着扑火的秦军,廉颇知道,此时不走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当即以最后的三百武卒为先导,每人身上都裹上一层布,再用凉水浇透,随即摆成锋矢阵便往着东面突围而去。

对于魏军的突围,外线主将王龁倒也已经有所预见,只是他判断的魏军应该是往南追随主力而去,而南面已经有足够的兵力进行追击和阻截,加上救火所需,王龁倒没有特意地布置阻击的部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