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混战再启(1)(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 特务舰无形之手号凭借隐身性能潜伏于亚空间中,现在她即将进入大气层……

这艘特务舰体型相当小,舰长仅为130米,仅有暗星号的二十分之一,征服者号十二分之一。但翼展却有着170米。

无形之手号兼顾搜集情报、渗透、走私、偷猎、抢劫商船、追击、猎杀小型舰船功能,和主力舰是完全不同的产物。

该舰是一艘能够无障碍往返于星球大气和宇宙空间的飞船。设计思路极其接近战列巡洋舰——打的过的追不上,追的上的打不过。

无形之手号的外表,相比于暗星号和征服者号有明显不同,暗星号的上层甲板建筑布局相对接近于传统的海军战列舰,不过舰体更加宽大与扁平,接近叶状。

征服者号是典型的楔形匕首状巡洋舰,上层建筑和舰体一体化布局,各种设施如司令塔,护盾发生器,观测设备如同千层饼一张一张堆叠在上层甲板上,武器系统如同风帆战列舰布置在两舷。

但是无形之手号明显更偏向科幻类,外观比起主力舰级别的两舰更像F-22战斗机——机翼和尾翼不只是美观更是为了在大气层中更好飞行。

作为特务舰,无形之手号有以下特点:

一、具备暗星号和征服者号暂时还不具备的空间跳跃功能——她们由于舰体过于庞大,在初始形态下无法支持耗能极高的空间跳跃供能。

而无形之手由于娇小的舰体,极大地减少了空间跳跃所耗费的能量,使得核聚变反应堆能够支持跨星系级别的空间跳跃,并能在战斗中进行战术跳跃以规避主炮的进攻。

在折越时无形之手号机翼会折叠,以减少折越阻力。刚完成曲速折越时,过载的能源系统会使护盾系统同时超载,让护盾能量大幅攀上,以防止被压起身。

二、拥有在大气层中保持全部战斗力的能力。

进入大气层后无形之手号的机翼同样会被展开,护盾会将舰体周围的空气排出,在护盾内形成真空状态。

在此状态下,无形之手号本身几乎不会收到任何阻力,所有的气阻和摩擦热都会被护盾地形,使得无形之手号能够在大气层中进行高超音速飞行,甚至能够在大气层里进行空间折跃。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突破星球的轨道防御系统,让无形之手号向地表运输特战小队,进行敌后渗透与破坏。

三、渗透能力,信息战能力。

无形之手号的设备同样可用于传送人员到地面上或将人员撤退到船舱中,这一功能还可用于绑架人。前提是不受干扰并精准锁定受害者的位置。

信息战能力在同体量属于无敌,电磁脉冲和量子干扰装置专门由于破坏敌方的通讯和作战系统。但比之体量巨大的暗星号就不如了。

四、极其优秀的隐身性能和加速能力

无形之手号所拥有的遮蔽装置性能超过辛迪加的装置,温馨提示号能够探测到与背景噪音微微不同的信号,帝国核心军事基地更是能够分辨出来。可面对无形之手号的渗透,德玛克西安帝国只能抓瞎。

无形之手号的另一大利器是舰尾的雪豹波纹慰平装置,能够极大削弱在亚空间航行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