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讨要旨意(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 “殿下还是叫我大鼻子先生吧。”

从未听过如此奇怪的请求,朱榑又问:“大鼻子先生能告诉我吗?”

“我和刘基,都是为陛下效力的谋臣,我固然不喜欢刘基,可外患面前,内臣又怎么能内斗,我相信刘基的大局,在我之上。”

李善长浑然不觉的说着。

“那父皇怎么不让刘基入中书省,反而请大鼻子先生回来了?”

“殿下又如何知道,陛下没找过刘基?”

朱榑愣住了,李善长去见刘伯温干什么,淮西和浙东派系之首,总不会握手言和吧?

马车到了江宁县。

刘伯温见到李善长,面有愕然,李善长却笑吟吟的嘲讽他,伯温兄的抱负、愿望是一个都没有实现啊,刘基蹙着眉,他话很少,根本不去看李善长。

性情就是这样刚正秉直,从不掩饰。

李善长则不同,他对谁都是一副和善亲近的样子,仿佛眼前不是处死自己侄儿的仇敌一样。

他拿起锄头,“愚弟在濠州,也体会过百姓疾苦,我知道伯温兄不想见我,但陛下下旨要揪出扣压奏本的人,我才厚颜来见伯温兄,伯温兄也不想御史台的官员,全部被斩首吧?”

谋士之间,也内卷厉害。

李善长和刘伯温同为朱元璋的谋士,自然也要分个高下。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攻打朱元璋时,朱元璋有心试探两人,李善长说陈有谅会攻打安庆,刘基却说这是声东击西,让朱元璋在池州布置兵马,陈友谅真正目的是池州。

一语中的!

从那时开始。

朱元璋信任刘伯温的计谋,胜过李善长。

刘基紧绷的神色终于松动,“杀猛兽,要先杀勇猛的,依我所知,御史台已经不是那个御史台了。”

李善长也是聪明人,经过刘伯温提醒,立即丢下锄头,形色匆匆的转身,甚至没有坐上马车,抢过旁边的近卫手中的马缰,翻身上马,迅速往京城方向赶去。

朱榑轻叹一声:“父皇来找过你?”

“陛下需要一把刀,我太锋利了。”

刘伯温道破李善长被召回京城的原因。

“殿下,为何总想我为官?”

啊?当然是因为本王不想削藩啊,你为官总能在父皇面前说说我的好话吧……

朱榑有些心虚:“你是我的老师,我当然想让你回到朝中做官,当初父皇争夺天下,你的功劳,不比大鼻子先生馈响之功小。”

刘基只是笑笑,心里跟明镜似的。

“淮西官员朝中,陛下不会真正召我回去。”

那就把他们全杀了……

朱榑讪讪笑道:“这是大鼻子先生马车上的吃食,本王下次再来看你。”

李善长回到宫里,匆匆忙忙,去奉天殿讨要了一道旨意。

……

长安大街东,一座临街的府邸中。

湖水中水波粼粼,府中几十个娉娉袅袅的侍女,只服侍一人,只是府邸的主人陈宁,此时却无心享受。

他纳闷道:

“我听说,陛下让韩国公入中书省充任右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