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得饶人处且饶人(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 赵喜宝知道老寨主的心思,他想忍痛舍弃养女望舒,力保吴能以成全忠义。赵喜宝温和的笑意不达眼底,老寨主他想一个人担下所有,让吴能逍遥法外,痴心妄想!想脱罪,也得看她答不答应!

赵喜宝心中的怒气值逐渐上升,但她必须平静应对。老寨主是个油盐不进的顽固石头,她偏要用铁锥子钉出一个口子。她掀开望舒帐篷的一瞬间,已经换成纯善无害的善良模样。对待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脸色。

她观察过望舒,是个单纯的孩子,典型一根直肠子通大脑的姑娘。她不想自己疯批的模样吓到小姑娘,要不然,怎么从小姑娘口中套出话来呢!

“望舒,抱歉,我尽力了,反复劝过你父亲,但他丝毫不为所动,打算一个人担下所有罪责。”赵喜宝的痛惜模样,让望舒内心感动。赵大人是一个好人,在她们走投无路的时候,还愿意相信她们,帮助她们。

虽然她们被关押在城郊,赵大人会时不时送些衣物,食物。即使被讯问,也未为难过她们。她知道,她们是山匪,是朝廷痛恨的叛乱分子。在话本中,山匪都要被官府砍头。即使不被砍头,女孩子的下场是特别可怕的。如今,她们好好的生活在这里,赵大人功不可没。

“赵大人,望您明察啊,我父亲是冤枉的,他是个好人,没做过伤害他人性命的事情。我们从来不打劫穷苦人家,打劫的全都是城中黑心的富户狗官。”望舒跪着爬到赵喜宝的脚下,哭喊着诉冤。

赵喜宝轻轻扶起望舒,“我知道,所以,我才替你父亲不值!为什么不说出来,为什么不让别人知道真相?若是说出来,圣上宽仁,若知道你父亲的所作所为,一定会从轻发落,说不定,还会表彰立功。毕竟,你们是惩恶扬善啊?”

赵喜宝不断肯定望舒的言辞,牢牢锤实他们是惩恶扬善的事实。望舒越不满愤怒,越是会说出点儿她不知道的东西。“望舒啊,你们山寨成立非为一年两年,你们打劫的钱财,都去哪儿了。你若能协助找出赃物,便立了大功一件。”

望舒擦擦脸上的眼泪,哽咽说道:“赵大人,我不知道,父亲的宝库在哪里,只知道,每次抢劫的钱财,一部分放在山寨,以供山寨的日常生活。一部分秘密送进东州城。只是,赵大人,不知道现在剩下多少。”

“嗯?怎么说?”

“因为旱灾,我们收留不少的灾民。我们的粮食就是父亲拿那些银子买的。父亲是个好人,他自从得知灾民被赶出来以后,就开始扩建山寨。”

赵喜宝拍拍望舒的手,安抚她的惶恐不安。“别怕,身正不怕影子斜。好姑娘,你还记不记得,你父亲的米粮是什么时候运进来的?”

望舒认认真真开始回忆,“好像是今年的立夏,因为那一天是我的生日,所以,印象深刻。从那天开始,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时不时运进来一车车的粮食。父亲早就说过,今年的高温不寻常,需要早早的囤积粮食。若不是父亲的未雨绸缪,哪有灾民的粮食。东州城好米难买,我们只怕也会没有粮食吃。”

赵喜宝安慰望舒,“别担心,既然我已知晓其中的缘由,断不会让好人蒙冤。这段时间,你好生待在这里。给我点儿时间调查,望舒。”

望舒哭兮兮的点点头,“赵大人,我信您,等您好消息。”赵喜宝临走前,回过头来,问了望舒一个问题。望舒顿时脸色都红透了。赵喜宝爽朗笑一笑,离开了帐篷。

“小桃子,西成,我们回去了。”赵喜宝牵匹马,爽利翻身驰骋,迫不及待赶回东州城。赵喜宝心中尚有很多的疑点需要印证,如今,她已经习惯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找楚勤之商量。

待赵喜宝回到小院落时,已近乎黄昏,院子中间的石桌上,一个潇洒儒雅风流公子,拿着棋谱,研究棋局呢。公子是真的帅气啊,怪不得被人掳走呢。

靛青色的长袍领口袖口都镶绣着银丝边流云纹的滚边,腰间束着一条青色祥云的宽边锦带。乌黑的头发束起来戴着顶嵌玉小银冠,银冠上的白玉晶莹润泽,衬托出他黑亮顺滑的头发如同绸缎。

眉目温润,气韵高洁,俊逸如谪仙一般,不愧是京城的第一美男。京城最好看的头牌,也比不上自家的王爷。白皙的皮肤看上去吹弹可破,在夕阳晕染光彩的照射下显得更加迷人,又长又密的睫毛像两把小刷子,黑玉般的眼睛散发着浓浓的暖意,软薄双唇勾出半月形的弧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