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内瑟斯的纠结(二合一)(2 / 2)

加入书签

说着,内瑟斯又看向希维尔。

让她稍微学点东西,她就跟杀猪一样闹腾。

要是大同社会来了,那她还不得彻底躺平成废物了?

“不,您错了。”塔莉垭据理力争道:“您这是又陷入了人性论的桎梏。”

“可有些事情是不会变的。”内瑟斯却说:“就像手被刺伤就会痛一样——学习对大多数人类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痛苦。”

“这种痛苦直到大同社会,恐怕也不会得到改变。”

内瑟斯还是认为,人类骨子里就热爱享受。大同社会将带来全人类的“脑死亡”,这会是人类文明的落幕。

“可是,巨人先生。”塔莉垭想了想,回答道:“您别忘了,大同社会还有一个特征是:”

“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我们将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只为实现人生的意义而劳动。”

“也就是说...”内瑟斯质疑:“你们还是在期盼,人类可以克服本能,然后无条件地热爱上学习和劳动?”

为爱发电?这听上去就不靠谱。

“为什么不行呢?”塔莉垭说:“黑默丁格研究科学,是为了报酬吗?巨人先生您热爱知识,是为了利益吗?”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热爱着的,并愿意为之奋斗下去的事业——”

“包括希维尔小姐。”

塔莉垭仿佛猜到了内瑟斯会继续拿希维尔这个“庸人”来举例,来论证他和黑默丁格只是不可复制的个例。

所以她抢先拿希维尔举例道:“希维尔小姐虽然不爱看书,对音乐、美术也不甚感兴趣。”

“可她却十分热爱运动。扔回旋镖就是她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

虽然希维尔称之为练习战斗技艺,但熟悉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她就是喜欢玩这个轮子。

“我想,如果是在不用为生计发愁的大同社会,希维尔小姐一定会成为一个职业的运动员。”

“至于其他人——”

“其实大多数人不是没有自己热爱的事业,而是生活死死地限制住了他们,让他们连自己到底热爱什么,都没有机会去了解、发掘。”

塔莉垭一连说了许多,才说:

“巨人先生,您不能因为见到了那些被生活磨去棱角的人类,就认为他们天生麻木。”

“这就像是在问灾民为什么不喝肉粥一样。是不合理的。”

“这...”内瑟斯若有所思地低下头。

这时候,塔莉垭又说起了李维没有写在书里,但在领风者中广为流传的那套“需求理论”:

“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

大同社会只能给人托底,给人类满足前两种,至多前四种需求。

而当人类吃喝不愁,又完全不需要为生计考虑,有了爱人朋友,获得了平等和尊重之后...

人类就会本能地追求更高的需求——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在大同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和能力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们去做一项工作,不再是因为这项工作有多体面、有多挣钱,而是因为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我喜欢,我愿意。”

“这就是我们领风者所说的,各尽所能。”

塔莉垭坚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好吧...”内瑟斯在沉思之后,也暗暗点头。

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完全认同,反而是他进一步质疑的开始:

“我愿意相信,到了大同社会,人类会克服惰性,单纯因为热爱而学习、工作。”

“可问题是...在大同社会,人类真的能够完全自由地,选择自己热爱的工作么?”

“所谓的各尽所能,真的能够实现么?”

内瑟斯的问题十分犀利:

“根据人类的社会分工,在一个良好运行的社会体系当中,总会有许多,让人无论如何都热爱不起来的工作。”

人可以热爱文学、热爱艺术、热爱科学、热爱魔法、热爱政治、热爱历史...

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魔法师、政治家、历史学者...这些工作也都有人愿意不计报酬地去做。

但总不会有人热爱搬砖,热爱扛包,热爱扫大街,热爱钻下水道吧?

“所有人都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了。”

“那这些工作,又该谁来做呢?”

“这个...”塔莉垭认真地想了一想。

这问题乍一看难答,但仔细想来...

“这个问题,其实完全可以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解决。”

内瑟斯说的那些让人爱不起来的工作,比如说搬砖、扫地、捡垃圾什么的...

这些总结下来,本质上都是无法创造新事物的,枯燥、重复的体力工作。

每天干着同样的事,而又创造不出任何能让人为之骄傲的劳动成果,人当然会反感工作。

“可这些枯燥重复的工作,理论上却都是可以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给完全替代的。”

“机器人?”内瑟斯眉头微皱。

这可有点触及他的知识盲区了。

“就类似于自律型魔偶。”塔莉垭换了一种容易理解的说法。

“但跟由法师手工打造的魔偶不同,机器人是可以被工业化低成本量产,并大规模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之中的。”

“事实上,如今的祖安就可以批量生产蒸汽机器人了——这些量产型的蒸汽机器人还有些笨拙,但它们却已经可以替代人类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工作了。”

“设想一下,巨人先生...”

“当未来,枯燥重复的体力工作完全被机器替代,物质资源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

“那每一个人就都可以完全放下生活的负担,自由地选择他所热爱的工作。”

“我们的社会将拥有数以亿计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政治家、魔法师——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您这样的学者,可以是黑默丁格教授!”

塔莉垭激动地说出了这样美好的未来。

内瑟斯被隐隐震撼到了。

科技昌明,人人如龙!

启圣觉智,人人成圣!

这就是领风者理想中的大同社会!

如果在一个月前,内瑟斯一定会对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嗤之以鼻。

可现在,经过这一个月的学习和了解,他才意外地发现:

这样的社会,在理论上竟然是有可能实现的!

“唔...”内瑟斯经过一阵深思熟虑。

他仍旧没有就此折服,而是在思考后,抬头问出了一个问题:

“那塔莉垭,你们领风者对何时能实现大同社会,有什么具体的判断标准么?”

理论上可行,实践上又另当别论。

听完了领风者的“空想”,内瑟斯便又想知道,他们对未来的具体发展规划。

“总之,生产力具体要发达到什么地步,才可以进入大同社会呢?”

“以人类文明的能力,有希望发展到这个地步么?”

“这...”塔莉垭愣了一下。

大学士不愧是大学士,这一问就问到了要命的地方。

领风者都是相信大同社会可以被实现的。他们有共同的理想,所以被称为同志。

可是,具体到人类什么时候才有条件进入大同社会...

围绕着这个问题,领风者内部分歧可就不小了。

激进派认为,以双城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就可以带着全世界加速进入大同社会了;

保守派认为,人类如今的科技水平还很落后,大同社会离我们还极为遥远。领风者现在还应该在籽苯主乂的制度基础上做改良,等生产力提高了才能考虑进入下一个阶段。

这两拨人马是互相看不上的。

一边说对方是狂热情绪入脑,另一边则抨击对方是籽苯余毒未消。

如果不是组织有纪律,有以李维为核心的强力领导层把握方向,尤其是,有一个现实存在的迦娜女神悬在头顶、团结人心...

塔莉垭很怀疑,就冲着这两派之间的巨大分歧,他们自己就能互相打起来。

“这个,巨人先生...”她思考良久,也只能如实回答:“其实对于何时能实现大同社会,我们领风者也没有具体的答桉。”

“嗯。”内瑟斯点了点头。

他对这个答桉表示接受。

预测终极问题的具体解法,即便是对领风者而言,也有些强人所难。

不知为不知,承认自己的无知,然后朝着正确的方向,摸索着前进,这也未尝不是正确答桉。

“不过李维会长,对此倒是有个大致的假说。”

让内瑟斯意外的是,塔莉垭还真琢磨这着给他来了一个相对具体的答桉。

“李维会长认为,全符文之地的工业化和电气化,再加上领风者政权,就可以实现大同社会的初级阶段。”

“而真正的大同社会,便是全符文之地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加上领风者政权。”

这样的预测,现在当然无法验证。

毕竟现在全符文之地,真正实现了工业化的也就只有小小的双城。

全世界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要实现这点,人类还需要往前进步很远。

但这终究是给人类定下了一个具现化的目标,让领风者找准了往后进步的方向。

“这...确实是一个有可行性的远大计划。”内瑟斯在沉思后评价道。

“呼。”塔莉垭暗暗松了口气。

然后,她才小心翼翼地问道:“巨人先生,您还有别的问题么?”

“我...”内瑟斯沉默:“没有了。”

是啊,没有了。

他快找不出领风者理论里的问题了。

而他向往的恕瑞玛帝国却还一个问题——它死了。

帝国亡了3000年了,迄今还见不着任何复活的希望。

这时候,迦娜带来了新的答桉。他仔细一看,竟然还挺对的。

“难道说...”内瑟斯终于纠结起来:“预言,真的将恕瑞玛引向了迦娜?”

<!--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