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建设大明帝国美洲特区(二合一)(2 / 2)

加入书签

这么多的火绳枪,就足够了。

几十支火绳枪可以征服一个庞大的阿兹特克帝国,难道还无法击溃一伙远道而来的东方远征军吗?

李过一直渴望着可以获得军功。

在苦兀岛上搞建设,虽然也是为了大明帝国的远东计划而贡献一份力量,但他需要的是那种一战而功成的方式。

因此,在听到李自成被派往美洲进行远征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跟随,并且积极地参加到战争之中来。

到了美洲之后,他在多次战争之中奋勇向前,凭借着军官可以配置的新式手枪,加上他还算是出类拔萃的枪法,他成功的变成了当地人眼中敬畏的对象。

危地马拉的总督就是他一枪击毙的。

本来他以为到美洲征伐会有多么惨烈的战斗,结果对手的装备竟然比虾夷岛那边的扶桑人强不了多少。

整个战斗过程没有什么阻塞感,事后对土着人的管理才是最耗费时间的。

根据大明帝国“军机总参”制定的《建设大明帝国美洲特区的指导建议》之中明确表示了,要团结土着人,让土着人认识到大明帝国的友善,让他们知道,大明帝国是来帮助他们抵抗邪恶的欧洲殖民者的。

所以,李自成让土着人洛根担任了总务长,自己担任军务长,商务长则是让卢月明担任,同时,卢月明还是煌夏商会美洲分会的会长。

在大明帝国之内,担任朝廷官员的人是不可以从商的,但是在美洲就没有这个限制了。

洛根是总务长,副总务长则是让科曼担任。

科曼原本是到扶桑贸易的荷兰人,被曹变蛟抓获之后,就一直在苦兀岛上跟随建设远东城,后来,大明帝国不断地运送物资到苦兀岛,各种新鲜的东西,刺激科曼的内心。

他一开始就产生了投靠大明帝国的想法,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打算彻底成为大明帝国的人。

但后来大明帝国驱逐消灭荷兰,英格兰,西班牙军队,占领扶桑部分地区,使得琉球王国内附,征服草原蒙古,消灭清国,又占领了东南亚部分地区。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这些消息接连传来,让他深刻地意识到,属于大明帝国的时代开启了,什么西班牙,英格兰,荷兰还是神圣罗马帝国,在崛起的大明帝国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于是,他申请加入了大明帝国的国籍,以他的军功,成为了一个大明帝国的百姓。

作为一个曾经的荷兰军官,他当然不可能只愿意做一个普通的百姓。

科曼的人生经历还是很丰富的,四十多岁的他,到过东亚,也曾来到过美洲,他懂得一些美洲的土着语,顺利地加入到了大明帝国远征军之中。

在招抚土着人,与土着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出色,李自成直接让他当了一个副总务长,可以说是一举成为了高官。

上任之后,他就积极地参与政务,主要是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建立学校,组织当地人学习大明帝国的语言和文化,同时提高大明帝国在土着人心中的形象。

第二件事是鼓励建设工厂,把原本西班牙人开办的矿厂全部交给大明帝国的商人打理,同时在各处建立先进的大明工厂。

第三件事则是组建危地马拉联军,以大明帝国的上等兵为军官,组织土着人成为军队,进行训练的同时,维持各地的秩序。

其它的事情放一边,全力做这三件事,使得大明帝国在危地马拉快速地深入人心,控制经济和军事。

他的作为也得到了李自成的肯定。

虽然这些内容其实都是“美洲特区指导建议”里面的,但能够把这些文字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并且保证它很好地实施,那就是非常不错的。

短时间之内,大明帝国在危地马拉地区的统治就得以稳固,李自成直接将这套模式用在之后征服的巴拿马和哥伦比亚地区。

管理方面交给科曼,商务方面有卢月明等一众煌夏商会的人,李自成需要操心的只有军事方面。

李过也就是这样,只需要管战争就行,补给也不需要担心。

对欧罗巴方面的军队,李自成当然是早有预料的,殖民地被占,西班牙不可能坐视不理,而这地方局势复杂,任何国家都可能插手,所以他特意叮嘱李过不要掉以轻心。

相比于东亚,美洲东岸距离欧罗巴各国更近,他们可以派遣到这边的军事力量更多,因此需要更谨慎对待。

李过当然是非常的听从李自成的建议,不仅勘察了各处地形,制作了一份较为详细的地图,巡逻,警戒等各方面都安排得非常紧密。

在米歇尔等人刚靠岸的时候,他就收到了消息,随后一直派人侦察,将这支队伍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敌人的数量不多,装备也不是很强,李过还是选择打伏击战。

伏击战是对己方威胁性最小的战斗方式,根据他的经验来总结,能够打伏击战就一定要打伏击,退一步是游击战,最后不得已才打攻坚战。

三千全副武装的大明陆战营士兵埋伏到一处米歇尔军队必经之路上的山地两侧,在其中还有五十名拿着栓动步枪的狙击小队以及四十门轻型迫击炮。

米歇尔根本没有想到大明帝国的军队会埋伏起来,这一路上他都没有见到一个人影,认为大明帝国的士兵肯定是躲进了城池之中。

就在他思考去哪里搞一些火炮来攻击城池的时候,这支队伍来到了埋伏地点。

狙击小队最先开枪,五十个人,直接击毙了二十二个人,直接击杀率几乎达到了二分之一。

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军官之类的人,米歇尔侥幸没有被击中。

然而,随后的一轮迫击炮齐射,却是直接把他给炸得四分五裂。

再接着,密集的火枪声响起,又有几百人被击中身死。

慌乱的荷兰士兵拿着火绳枪向两侧乱射,一些人则是举着盾牌躲避。

第二次射击之后,他们投降了。

------题外话------

为了提高均订,之后更新采用一章四千字以上的二合一更新方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