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十四号工程(2 / 2)

加入书签

而且效果也不见得理想。

研制工作迟迟不能取得进展,邹副院长也头疼之极。

无穷大公司有很多超级计算机,早就是双方心照不宣的事情。

但那是指最早搭建的那四套巨型机。

无穷大靠着这四套系统,维护着即时通讯以及多个网站的运行,一秒钟也不能停,又怎么可能挪作他用。

他们这次来无穷大公司,本来是想看看是不是真有什么外星飞碟,却无意中发现了他们竟然有如此众多的超级计算机。

看来,还是严重低估了无穷大公司的研发生产能力。

张主任的心思一下就活络起来。

哪怕是之前和无穷大公司签订了租用协议,无穷大每个月给他们提供两台超级计算机,他们也觉得还是不够。

国内这么多研究单位,多少个项目要运算啊。

他甚至打算着,是不是请无穷大公司,在飞机的外形设计上,提供更多方面的协助。

陈伟东对十四号机也略有耳闻。

对于帮助国内的研究单位,研制更先进的飞机。

他当然没有异议。

陈伟东只是稍稍思考了一下,就爽快答应了:“没问题,再租几套给你们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这个上机费怎么算?”

“上机费?”张主任一愣,然后赶快说道:“好!你就开个价,先说好了,可别要价太高,我们也是穷人。”

陈伟东笑了笑:“我真不是有意为难你们,说实话,这几套超级计算机,我本来是为我们自己准备的,但为了支持你们,借给你们做数据运算,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我投入这么大,也不能一点回报都没有吧。”

“别忘了我们可是私人企业,让我们做亏本的买卖可不行!这也不符合商业之道啊!”

他根本看不上这几个小钱,张主任他们花钱,都是一分当做两半花,要多了,他也不忍心。

但他不能让张主任他们,随便开个口就占用公司的资源。

公是公,私是私。

要是养成习惯了,以后可就麻烦了。

张主任一咬牙,说道:“你尽管开口,我回去之后就打报告,只要不是太离谱,我们都可以答应。”

陈伟东摆摆手,呵呵笑道:“你们不用太紧张,我是不会狮子大开口的,首先那些设计人员,不能进入计算机中心大楼。”

“我们会给他们准备专门的实验室。”

“此外,希望我们能长期合作,有什么复杂的运算,只要你们提交申请,我们都可以借出超级计算机,按照市价的八折收费!”

“八折.太高了吧,能不能优惠一点。”张主任苦着脸,抽着气说道。

“你也知道,十四号工程可是很大的工程,需要的数据运算,可不仅仅是外形和气动性的验证。”

“你们虽然一次收入少些,但长期下来,收益也是很可观啊。”

他现在已经把陈伟东摸透了,两人见面,就是真刀实枪的讨价还价。

他也知道,陈伟东不是不爱国,只是不想总让人占便宜,他说的越可怜,陈伟东说不定心一软,就会少收他的钱。

果然,这次陈伟东也在他哭穷的方针下退让了。

“七折!这是最优惠的价格了!你随便出去打听打听,国际上谁会比我们的价格更便宜!”

“再说了,他们也不会尽心尽力,给你们做软件服务,都是需要你们自己把程序编写好,直接到他们的机器上跑。”

“出了问题,还要算在你们头上,钱是照收的。”

张主任听见他松口,顿时心头一喜,继续往下砍价:“再优惠一点吧,我们确实经费紧张。”

“你也知道,这款飞机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的价值,你也不想看到,它因为缺少资金,而被中途下马吧。”

站在旁边的中科院邹副院长,对他们的商人行径很不适应。

他拾啜着花牙子,站在窗户前,装作看外面的风景,脖子上的神经,都绷紧了。

陈伟东也不想墨迹了,咬了咬牙,说道:“再少一点也可以,甚至整个工程我都可以给予你们免费使用,倒贴人力帮你们都行。”

“不过,我也有个要求!”

张主任听见他居然愿意免费,喜忧参半,犹豫的说道:“有什么要求,你先说来听听。”

“我们公司的即时通讯,现在还是用宽带传输消息,但随着个人的电脑普及,这个负担越来越沉重。”

陈伟东盯着张主任,一字一顿的说道。…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卫星,实现无缝接入,覆盖全球所有的地方。”

“如果你们批准我的计划,帮我们发射两颗卫星,那十四号工程,我给你们提供最大的便利!”

“别说是几台超级计算机了,就是七台、八台、十台,我也想办法给你们挪出来!”

张主任无法当场回答陈伟东的要求,这完全超出了他的权限。

和卫星相关的东西太多了,就是他一个人同意也没用。

他和邹副院长匆匆而去,要回去向上面反映。

陈伟东表示理解。

但他必须未雨绸缪。

要知道,后世的通讯技术发展已经非常快速,5G基站开始覆盖各大城市及乡镇地区,4G基站的覆盖面则更广。

但即便如此,4G/5G网络都只能覆盖全球20%左右的范围。

更大的区域如海洋、沙漠、森林等都是“信息荒原”。

一旦踏足这些区域,手机信号再强也会丧失打电话、发短信的能力。

就更别说发网络消息了。

全球的互联网数据,主要通过地下或水下光缆传输。

但光缆的铺设成本高,覆盖范围小,是限制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真正实现万物互联的愿景,还需要借助可以真正实现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网。

更重要的是,卫星的定位技术,可以精确到十米以内,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而精确的定位技术,关乎着一个很重要的行业。

<!--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