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期限(2 / 2)

加入书签

这还没结束,雍斐见刘釜第一次动容,果如所料。可见此部汉军为州府所抛弃,实在过于“贫穷”,最欠缺的就是军资。

同时,平南将军刘釜是有大志向之人,将来若是能在南中站稳脚跟,以之汉宗室身份,另有天下之名气,蜀内之声望,取代益州牧刘璋,不在话下!

乃至于行光武帝之事,结束天下纷争,言行一致,恢复汉室也有可能!

这里面,为有军事,缺乏的同样是军资。

雍氏每逢转机,这次能否借灭族之危,悔过自新,破后而生,为能活下来的后辈以荫泽,就看今日能否将所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全部奉献给刘釜,使之满意,助之以成大事!

幸而其人于雍氏地位不低,这次来南安前,也做足了功课。

但见雍斐语气微微一顿,换了下气,抬头接着道:“罪之于雍氏,再愿将探查之所有铁铜矿藏,拥有之匠工,东山、南山之地,存有的数千私兵……全部献于将军。

除此,雍氏为将功补过,请得妇孺弱小安生,愿联系建宁、滇池、云南原附属之夷部,助将军平高氏、孟氏!

而雍氏于盘越国亦有产业,远将每岁所有利润,献于将军!

……

将军谈及诚意,此为吾雍氏现有之全部诚意,请将军明鉴!”

话毕,雍斐这位南中名士,向刘釜深深一揖,似乎刘釜不答应,就不会起来一样。

而刘釜,也确实被雍氏之所献给打动了。

他于安夷经营数年之久,与雍氏这等数百年的大族,根本无法比拟。有了这些隐藏的财富、人力,在南中的发展,将是如虎添翼,接受过来,会省去许多麻烦。若是雍斐不言,诚心毁掉,于他而言,也是一种损失。

且当下,他相信,雍氏真要联系南中那些旧得夷部投靠过来,于建宁、滇池之乱的平定,确大有益处。

尤其雍氏还掌有西南商道,这就相当于源源不断的钱资供给线路。

进而,可以猜测的是,雍氏那些犯事之人,多是借助了此商道逃离了越嶲,或是逃出大汉,深入盘越(印度)、掸国(上缅甸)之地,想要抓捕,可能毫无希望了。

功过有别,并不能打破刘釜心理底线。

如必须惩处首恶,告慰那些为守护南中这等大汉之土、而身死之汉吏、大汉士兵……

他起身,走到案前,将年迈的雍斐扶起,待与杜琼对视一眼,方道:“雍公之意,我明白了!

雍氏之于谋划潜逃者,我暂可以不追究,但以后若踏入南中,踏入大汉,势当将之绳之以法,汉吏之下,无人幸免,何况叛乱大罪!君当明白!

而雍氏现有族人,只要证明其未参与叛乱,不论妇孺家眷,皆可免罚。但按先前之言,当遣离南中,以后分属安置于南安诸地。

至于前番犯上作乱,杀害汉寺官吏之凶手,经由核实,必须全部交出……

上之所述,若不满足,雍氏再当以谋反、窝藏罪犯之罪论处,勿怪我不近人情。

且属釜不相留,雍公此往回程,有七日功夫处置。

等正月初七,是为最后期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