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重逢(2 / 2)

加入书签

相信经过葭萌关之战后,一切都会有好的结果。

对夷军大赞问候一番后,刘釜便正色介绍起双方将领。

少顷,一行共计二十余名将领,于刘釜的安排下,来到了城关下的临时营帐,紧急商议起了军务。

这一次,刘釜亲自把昨日定下的“袭敌”计谋,说道一遍。

作为夷军名义上的统将,高沛听闻,率先认同道:“刘君之谋划,吾认为可行。

且此计于刘君之安排下,甚为周密。

借山川地利之优,并以斥候为眼,吾相信即使绕到汉中军后方,汉中军短时间越难发现。

且汉中军主将之谨慎,恰为吾等从时间空间上提供了时机!”

刘釜摇了摇头,指向一侧的法正孙诩等人,道:“善谋者众,能断者寡。此计乃是我提出不假,但有孝直,孙君等人之完善,才有诸君今日之所见。

此功,我不敢包揽。

待事成,我当亲自向使君禀明,为诸君请功!”

居功而不自傲,刘釜此话,照顾了所有人的感情,整个厅舍内,其乐融融。

随后,郑度提议,兵贵神速,既然要给汉中军来一个突然袭击,势必在汉中军兵临关下前,急速完成伏兵之部署。

同时,郑度还对刘釜所提供方案,进行了细节的调整,比如要考虑到天气等不利影响。还有纵深战略之下,为防止汉中军的反扑,后方的补给不能全靠葭萌关内,当多备些粮草。

全程参与谋划的法正,在听过郑度之建言,遂觉醍醐灌顶,大赞郑度乃军事大才,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大有惺惺相惜之感。

即便如孙诩这般的老将,也对郑度的补充大为认同。

对于细节的调整,刘釜本人自无不可。

郑度为人老练,军事的天赋丝毫不比法正差。当是时,法正缺少磨砺。而两者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恰可以互通有无,如之左膀右臂。

有此二人在,外有高沛、孙诩等部将在,全关上下过万众,何愁不能将汉中军拒于关外。

反而是白水关的战局不断恶化,刘釜更担心的是汉中军,由此而入。

城关下,夷军短暂修整两个时辰,补充粮草后,按计划打算再入群山。

刘釜亲自相送,关门之下,拉着郑度和高沛的手,关心道:“葭萌之地,地势同安夷一般复杂。今次入山,除寻机摧毁汉中军的猛火油外,游击偷袭之事,当量力而行,且以保全好将士们的性命为重。

夷军之部从,皆为我安夷乡民。

君等既然将之带出来,那就要尽力将之安全的带回去!”

旁侧的一群夷人将领,听罢后,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南中以外的官吏,皆以他们为野人,只当个数字,也只有刘釜这个前安夷县长,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生存的机会,还如此宽厚待之。

将心比心,他们于安夷生活的夷人,又何不愿为之誓死效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