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陶谦退兵(2 / 2)

加入书签

曹操在临行前,将这支主力大军分为中、前、后、左、右五军。

其中中军两万八千人马,由曹操亲自统领。

中军诸将中,有统领虎豹骑的曹纯、中军校尉史涣以及奉袁绍之命前来增援的朱灵。

当然,还包括在曹纯帐下担任豹骑司马的曹恪的长兄曹惠。

前、后、左、右四军各有三千人,分别由曹洪、夏侯渊、乐进、于禁四将统领。

四万大军以每天六十里的速度行军,走了将近五天,赶到小沛城外。

小沛是汉代沛县的官方名称,地处豫州,属于沛国管辖。

这座城池虽然是豫州的,可却掌握在亲陶谦的沛相袁忠手里。

作为陶谦“表”的沛相,袁忠听闻曹家四万大军将至,顿时吓得面如土色。

他思前想后,考虑良久,最终还是决定弃城而逃,留之大吉。

曹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小沛。

进入小沛之后,曹军没有伤害百姓,更没有屠城。

只因不久前曹德收到曹恪写给他的书信之后,按照儿子在信中提的建议向曹操进谏,要自己的大兄在征讨徐州的过程中必须严明军纪,不能扰民,更不得伤害百姓。

曹操不知道曹恪给曹德写信的事,只知道自己的老弟当初忽然找到自己,站在自己和曹家的角度,劝说自己这次出征,只为讨伐勾结反贼阙宣的陶谦,同时收复失地,跟百姓无关,大军所过之处不能扰民,不得伤害百姓,否则会失去民心。

他接受了曹德的建议,在出征之前就颁下了军令,要求全军将士所过之处,务必秋毫无犯。

因此,曹军将士进入小沛之后,未杀一人,未抢一物。

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小沛,很快就挥师东向,进入徐州彭城国境内,兵锋直指广戚。

广戚守将糜芳闻讯,急忙派人前往樊县,向陶谦告急。

糜芳的信使赶到樊县南郊陶谦的大营辕门前的时候,陶家军已经在城下休整了六天了。

经过六天的奋战,随军的工匠和民夫们已经造好了八架云梯,只等后天攻城。

陶谦正在帐中和臧霸等人商议攻城之事,忽听见亲兵进来报说广戚那边有塘报送来。

他接过塘报一看,顿时惊得呆了。

臧霸见状,忙问缘故。

陶谦便将塘报给臧霸阅览。

臧霸看了塘报,才知道曹操已经领兵东征,轻取小沛,很快就将进入徐州本土,兵临广戚城下了。

陶谦这时让亲兵将糜芳的信使叫来,询问广戚那边的状况。

他知道自己这次带领大军攻打兖州,留在徐州的兵力并不多,不到两万人。

留守徐州的人马面对曹军四万余人的攻击,只怕很难守住地方。

陶谦向信使了解了广戚城内的状况之后,有心要率军往援。

他这时问臧霸:“袁忠胆小怕事,弃小沛而逃,广戚危在旦夕,本州打算退兵,会合任城以及亢父的我军往援广戚,都尉以为如何?”

臧霸思量片刻,摇摇头,道:“只怕晚了。这次来犯的曹军有四万之众,而广戚守军只有不到两千人。广戚守将糜子方(糜芳字子方)性子有些胆小懦弱,面对善于用兵的曹孟德的攻势,只怕坚持不到我军赶到。”

陶谦又问:“如此,那我该当如何?”

臧霸道:“末将以为,主公还是尽快率大军退回郯城,整兵反击为好。”

陶谦寻思半晌,最终还是同意了臧霸的意见。

第二天,樊县城外的陶家军拔营都起,在陶谦的带领下往任城而去。

陶谦赶到任城,和吕由会合后不久,曹豹也领着原来留守亢父城下的万余陶家军赶了过来。

从曹豹的口中,陶谦得知亢父守将李乾不久前率兵主动出击,夜袭城外自家军营。

亢父城外的陶家军在那次夜袭中炸了营,只得退回任城。

陶谦和曹豹会合之后,又让吕由领兵五千守任城,自率三万四千马步军兵退往郯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