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点点互助(2 / 2)

加入书签

张益达这样说,陈晟脸上好看了点,深呼吸一口气,说道:

“APP端用户不足50万,其他350万基本都是微信端用户。

月活跃用户50万,日活跃用户的话……不到10万吧!”

这个数据确实难看,APP端和微信端比例达到了1:7,流量大头全部来自于微信爸爸。

月活跃用户50万,不到总注册量1/8。日活跃用户就更惨了,每天只有几万人打开APP。

张益达思考了几秒钟,吩咐道:

“这个黏性太低了,对我们接下来的计划不利。

这样,你就内容运营多招募一些人手,特别是保险知识板块,多写一些文章,发到点点筹APP和公众号上去。

通过保险知识普及,提高用户粘性,和APP打开率。

另外也给大众灌输一下保险思想,为我们接下来要推出的“点点互助”项目打好用户基础。”

“点点互助,就是大病互助共济服务那个项目吗?”

陈晟以前听张益达提过这个项目,没想到这么快就提上日程了。

“对,就是大病互助。

加入的成员遭遇重大疾病,可享有30万或10万元不等的保障金,费用由所有成员分摊。

点点互助使得中低收入人群、隐形贫困人群更容易获得健康保障,一定程度上缓解和防范了该部分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致穷的现象。”

张益达总结道,点点互助看似不错,也还是有不少缺陷,主要还是在为用户培养保险意识,为终极产品“点点保”推出做准备。

陈晟点点头,又问道:

“那加入点点互助需要设立什么样的门槛啊?”

“三个条件。

第一,符合健康告知。

第二,年龄范围在18-59岁,更小年纪和更大年纪风险更高,以后再考虑放开。

第三,绿豆信用分高于650分。”

张益达早就想好了,绿豆信用是核心关键,没有信用的人千万不能拉进到这类互助计划来。

“具体保障喃?”陈晟拿出纸笔开始边记录,边问道。

“保障主要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100种重大疾病吧!不提供轻症,豁免等其他保障,就只是一款“解决温饱型”的重疾产品。

具体的条款,再找保险精算师和法律顾问来商讨一下。

保障额度做成固定的。

在18-39岁前罹患重疾,可以获得30万理赔。在40-59岁之间,可以拿到10万赔付。

年纪越大,风险越高,赔偿额度越低!保险都是这样设计的。”

张益达开始给陈晟作详细解答,一条条分析了起来。

“那怎么收费啊?用户缴纳多少钱?”陈晟再次提问。

“采用“先保障,后交费”的方式,加入的时候并不需要掏钱,但是每个月一般会有一次或者两次扣费。

点点互助每期统计出来有多少人生病了,一共需要赔多少钱,再加上 10%的运营管理费,然后由所有加入点点互助的会员来平均分摊。

假设当期有100人生病了,每人赔付30万元,总理赔金额3000万元,再加上管理费用10%就是3300万元。

假如有500万会员加入我们点点互助计划,每个这个月就分担6.6元。

所以加入的时候不需要交钱,但是每个月会从用户的魔宝支付账户扣钱。如果超过5天没有扣款成功,就会自动退出点点互助,并且影响绿豆信用记录。”

点点互助不是公益,肯定不会像点点筹那样免费,会收取管理资金10%的费用作为管理费,用作项目的运营。对于这一点,张益达还是认为很合理的。

“需要保险公司来发行产品吗?”陈晟问到点子上了。

“需要,不过我们有保险经纪牌照,可以参与保险的设计。找一家保险公司合作,就可以给客户定制保险方案,推荐产品了。”

张益达微笑道,早就算好这一步了,保险经纪牌照早就拿下了。

“有了点点互助,我们将来还需要推出点点保吗?我感觉会不会功能重叠了。”

陈晟沉思了一会儿后说道,他感觉点点互助已经很全面了。

“不,点点互助只能提供很基础的保障。保额也不高。想要获得更高的保障,用户还得买商业保险做补充。

对于近年来的创新型保障,例如轻症、中症、豁免、多次赔付等等,点点互助都是没有的。

另外随着点点互助会员的增加,发病患者也会越来越多,费用不是固定的。有可能增加,有可能减少都说不准。

还有,相互保险在我国属于新鲜事物,并不成熟,保险公司和有关部门都没有足够的经验。

如果国家有关部门将来觉得产品过度创新,扰乱市场秩序等,也可能会导致产品终止。

不可控因素很多,这也是我们内部的一次探索和创新。

将来究竟怎么样?谁也说不好?”

张益达叹了一口气,做金融就是这样,最怕政策改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