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三年(上)(2 / 2)

加入书签

不知不觉中赵红也在北电读书三年了,赵红已经十八岁了,时间已经来到一九八一年九月一号,立马要开始最后一年的大学生涯,这三年中赵红过得非常的充实,他是清华图书馆的常客,清华的许多学生都知道,有一个校外学生经常和他们抢座位,这年代学生是非常好学的,图书馆是人满为患。

想找一个空位真的不容易,赵红每次在他们上课的时候,就把座位给占了,让好多同学咬牙切齿。

赵红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三年的学习效果也是惊人的,看的书怕有个上万本了,开始大多数看历史书籍,像《资治通鉴》和《史记》更是反复看,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就是《易经》也被他翻了无数遍,虽然记下来了,但还是不大看得懂。

<a id=wzsy href=http://m.epzw.com/html/105/105397/>《高天之上》</a>

历史书看的差不多了就看中外名著,《阿q正传》、《阿纳巴斯》、《百年孤独》、《豹》、《边城》、《变形记》、《玻璃珠游戏》、《茶馆》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现在的赵红从面相上看,长的精致而不妖娆,身体修长而不妩媚,眉间有着浓浓的英气,他现在已经一米八零的身高,长的比以前更加帅气了,褪去原来的青涩变得成熟起来。

他的皮肤光滑如玉,从来都是素颜出镜,在大街上的回头率几乎百分之百,连赵红自己都惊叹自己的r容颜,直感叹导引术太神奇了,真是越早练效果越好,再加上他那浓浓的书卷之气,简直就是个绝世美男子。

在这三年中他也到处去旅游,体验了杭州西湖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风情,攀爬了泰山、衡山和华山等山,感受到泰山的雄浑,衡山的秀丽,华山的奇险;在云南西双版纳体验了傣族人的热情好客和大理的古城风韵;在湖南张家界亲身感受到如仙如画的自然美景;在湖北神农架体验先人神农为后人开拓的艰辛;去过桂林漓江,见识了漓江的山山水水,水果真是清澈见底。

还在武夷山见识了大红袍,在北戴河感受到伟人的雄心壮志,赵红去了敦煌莫高窟,在那里看见残破的壁画,说不出的心痛,里面的壁画不是被盗走,就是被人为破坏,但是在残留的画迹中,任然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让赵红高山仰止,真想梦回大唐。

由于前世看过《少林寺》电影,赵红也到嵩山少林旅游。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

赵红在现场看到的是破败不堪画面,后世的少林寺是电影大火之后,政府慢慢修建的,但是他那崇敬的情怀一点都没有减少,只有几个僧人,他们那种为少林不顾一切,艰难的住在荒僻山野,这是后世比不了的,后世不管少林寺修得再高大雄伟,也挡不住它那世俗气息。

去了嵩山少林寺,与它齐名的武当山自然不能放过,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