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私募基金的投资门槛(2 / 2)

加入书签

在未来的中国,想要投资私募基金,是有很高门槛的。当然,在美国也一样,这种将资金转出又转入,还要搞新的境外身份或者代理出面人什么的,也不是普通公民能做到的。

但对比美国这种潜藏的门槛,中国的投资门槛就清晰明了得多了。未来中国的私募基金经理们只能向法律认可的合格投资者募资,向一般人募资是不被允许的。

所谓的合格投资者,标准也很明确,常见的两条: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的单位;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或最近三年个人年收入不低于50万的个人。

通俗的讲,就是国家只允许具备一定风险识别能力以及风险承担能力的人去投资私募基金。千万别觉得这是国家在阻碍你赚钱,相反,这是国家对普通公民的一种保护。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年入仅10万的普通人,冒然投资高风险高杠杆的私募基金会有什么下场...

在基金封闭期内,你的钱拿也拿不回来,万一出点什么问题。都不说基金亏不亏损了,就是突发个三病两痛的,你都没法解决。

卡特不得不承认,美国在这方面倒也是在保护普通公民的利益。只是对比未来中国那明确责任的做法,美国这办法就很特么有美利坚特色了。境外投资者投的,和咱本国公民无关,出事了你也别找我...找我我也不认...

除了这两件主要文件外,还有一封朱利安的信。询问了一下卡特的旅途与近况,祝一声安好,完了。重要的内容没有,却让看到信的卡特心里感觉暖暖的。

只是看到旅途这个单词,卡特忽然想到了什么。随即抄起桌上的电话,给朱利安打了过去。佐治亚州与纽约同处美国东部,作息上都是以美东时间为参考,自己这会是上班时间,那朱利安也肯定是。

“嘿,朱利,我到家了。你的信我收到了,情况一切都好,非常感谢你的关心。没想到你还能记得我。”

“哈哈哈,我怎么可能忘了你呢,年轻的百万富翁先生。旅途可还愉快?”

“还不错,在西雅图发现了一个我认为很有潜力的公司。”

对于带自己赚了第一桶金,还给自己介绍了索罗斯等大佬的朱利安,卡特丝毫不介意透露微软的消息给他,让这个苦逼的股票经纪也跟着自己赚一笔。

卡特很明白一个道理,哪怕自己是穿越者,也不能吃独食。吃独食的人,注定活不长久。而且也不白带,朱利安的人脉,或许还能更好的帮助自己从微软获取利益嘛。还是那句话,现在的自己,除了钱,一无所有。哦不,现在连钱都没了...基金封闭了...

“哦?是吗,那我可有兴趣了,他们叫什么?”

“Microsoft,从微型电脑与软件的单词里各取了一部分组成的名字,我喜欢叫它微软。”

“好的,我回头会去查一下这家公司的。”

“行,对了,朱利,给你打电话,我是有个问题想问你。你知道百胜公司吗?做餐饮的,就是那个肯塔基炸鸡连锁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