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剧情结束 回归(2 / 2)

加入书签

“皇祖母执政这些年,国家大事都误在一帮胆小怕事的腐儒手中,他们自称君子,其实都是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小人。”

“李先生也不必自谦,朕看得出来,先生是胸有丘壑之人,与那帮腐儒截然不同,朕想听听你的真知灼见,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李慕眼中闪过激赏之意,忍不住在福宁宫中朗声大笑,“官家果然没让草民失望,两年前初见官家,草民便已看出,官家是个能成大事的君王。”

终究是少年人,听到李慕这番话,赵煦脸上浮现出一抹激动的红润,笑道:“先生当真如此认为?”

李慕叹道:“草民在官家身上,看到了先帝的影子,草民相信,官家定能继承先帝遗志,开创不世基业。”

赵煦对李慕欠身道:“还请先生教朕。”

李慕扶起赵煦,神色一整,道:“既然官家要草民说,那草民便与官家说几句肺腑之言,若言语有不当之处,还请官家恕罪。”

赵煦正色道:“先生请尽管直言,朕恕你无罪。”

李慕略一沉吟,开口道:“大宋立国一百三十余年,如今积弊甚多,若想彻底扭转乾坤,开创如贞观之治那样的盛世,变法改革势在必行。”

“大宋如今最大的时弊,便是重文轻武,太祖皇帝以武得天下,所以担心后人效彷,因此定下强文弱武的基本国策。”

“对于太祖皇帝所在那个时代来说,这并没有错,因为他生存的那个年代,本就是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的年代。”

“那时的文人地位普遍不高,手里有军队便有权势,节度使们军政一把抓,便是一方诸侯。”

“但如今已截然不同……”

李慕当着赵煦的面,针砭时弊,将大宋的积弊一一指出。

除重文轻武,统兵大将频繁轮换,兵不识将,将不知兵,训练松懈等问题外,还有“三冗两积”的问题,李慕毫无保留的侃侃说来。

赵煦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对于李慕指摘先祖的言语,也并无不虞。

因为李慕所说的许多东西,是他自己也看到了的。

少年人毕竟心高气傲,充满锐气,而赵煦向来视父皇为偶像,一心要继承父志。

李慕所说的许多话,与他小时候父皇对他所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得不说,神宗赵顼的确是宋朝少有的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可惜死得太早。

这赵煦有变成第二个神宗的趋势,李慕自是不遗余力的想要助他一臂之力。

李慕这一说,就是整整几个时辰,中午赵煦与他一起在福宁宫用过午膳,下午两人就具体改革措施进行了详细商议。

一直到日暮西沉,话题才告一段落。

赵煦感慨万千的道:“先生真乃不世之才,你只作为一个江湖门派的掌门人,着实浪费了这份远见卓识和一身才干。”

“若先生愿入朝堂,朕愿以‘中书门下平章事’待之。”

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北宋的宰相。

李慕微笑摇头道:“草民还是那句话,草民一人入朝堂,国家不过只得到一个可用之人。”

“但草民若在野,却能为国家源源不断的培养人才。”

“长空剑派之中同样有读书人,是真正的读书人,而非那些清谈误国,迂腐守旧的腐儒。”

“说起这个,草民有一亲传弟子,名唤宋江,如今虽然尚还年轻,但未来必可为官家宰执。”

“哦?”赵煦来了兴趣,道:“宋江得了先生几分真传?”

李慕笑道:“草民对门下弟子从无藏私,皆是倾囊相授,单是这样说,自是空口无凭,而如今他也无法前来为官家效力。”

赵煦奇道:“这是为何?”

李慕道:“因为他几年前,便已离开中原,去为官家准备一份礼物,同时也算是他的进身之阶。”

赵煦兴致勃勃的追问道:“是什么礼物?”

李慕缓缓道:“燕云十六州,乃至辽国七百万里疆域。”

“什么?”赵煦一声惊呼,霍然起身,难以置信的望着李慕,急道:“究竟怎么回事,还请先生细细道来。”

李慕一五一十的道:“几年前,草民派出宋江及另外两名弟子,前往辽东苦寒之地,辅左女真部落……”

赵煦听着李慕的叙说,情绪逐渐兴奋起来。

“若此计划成功,十年之内,大宋不仅能收回燕云十六州,还能渔翁得利,一举将辽国疆域与辽东之地,尽数纳入大宋版图。”

“吞并西夏之功已被太皇太后收割,但此计若成,大宋将在官家手中,开拓千万里河山,建不世功勋。”

听完李慕的话,赵煦激动的在宫殿中走来走去,口中不住喃喃道:“好一个驱狼吞虎,好一个渔翁得利……”

<a href=http://m.bqgxsydw.com id=wzsy>bqgxsydw.com</a>

转了一会儿,赵煦止住脚步,对李慕断然道:“若先生几位弟子,当真能助大宋拿下辽国和辽东,朕必定重用。”

“宋江可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吴用当任‘参知政事’,宋清三省六部诸官位,任他自选。”

李慕起身抱拳躬身道:“那草民就代三个弟子,先谢过官家了。”

……

赵煦赐了一座汴梁的宅院给李慕,他与阮星竹在汴梁住了整整半年。

这半年来,他在给赵煦调理身体。

赵煦因小时候生病,太皇太后却不许御医给他医治,以至落下病根,从小便气血两虚。

这也为他二十五岁便英年早逝,埋下了祸根。

李慕以自身超凡的医术,配合九阳真气催动的一阳指,为赵煦补回亏虚。

同时将易筋锻骨篇的动功传给赵煦,增强其体质。

感受着一天比一天轻健的身体,赵煦对李慕的感激更是无以复加。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这半年间,赵煦追贬司马光,追封王安石,大力打击元右旧党大臣。

罢黜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于岭南,重新启用新党章惇、曾布等革新派。

同时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保马法、免役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大有起色。

为应对旧党的反扑和朝堂上的倾轧,李慕调来一队长空精英弟子,为赵煦和新党撑腰。

半年间很是斩杀了一些使用阴暗手段的旧党之人,在赵煦的要求下,对百官进行了一波清洗,朝堂为之一清。

随后是针对三冗两积的问题进行整治,以及对军队进行改革。

李慕提出了政治教育、树立军魂的概念,使大宋将士明白自己为何当兵,为谁而战等问题。

如此一代代深化教育下去,大宋军队早晚能拥有军魂。

即便是同一个将领常年率领一支军队,朝廷也无须再担心军队会造反。

李慕甚至亲自替赵煦写出一份《大宋将士条例》,赵煦看完后对此表示惊叹。

在李慕的大力支持下,王安石变法时隔十年后,重新焕发生机,大宋的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而在赵煦亲政的次年,也就是原剧情中萧峰于雁门关外自杀,阻辽国大军进犯的时间之后,天龙剧情剧终之时,李慕脑海中响起了系统提示。

“本次轮回结束,二十四小时内随时可选择回归,二十四小时后未选择回归,将会强制回归。”

李慕的轮回,并非完成所置换反派角色的执念,便能立即结束。

完成执念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唯一条件。

必须是在剧情完结,同时完成原身执念的情况下,轮回才会真正的结束。

只达成其中一条,并不能结束轮回,必须是两个条件全部达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