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吞并西夏之议(2 / 2)

加入书签

哲宗大惑不解:“这是为何?”

李慕叹道:“此事当年草民与先帝也曾探讨过,因为官场不仅仅是精忠报国,更是人情世故。”

“而修习武道最重要的就是静心与专注,草民若真被官场束缚,哪还能全心全意钻研武道?”

“是以草民在野,比身在朝堂对大宋更有用处。”

“这些年长空剑派门下多有投效朝廷,为国效力的高手。”

“若草民当年选择投效朝廷,那么朝廷最多只能得到一个冲锋陷阵的将领。”

“可如今的长空剑派,不仅能源源不断的为朝廷输送人才,更能在民间默默守护大宋,同样可以为朝廷效力。”

说完这番感人肺腑的话后,李慕又在心里暗暗加了一句:“若大宋真的扶不起,老子还能直接反了丫的,自己创建一个给力的皇朝。”

听完李慕的话,哲宗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原来如此,若先生直接投效朝廷,等于是竭泽而渔,先生在野,却能无穷贵也。”

李慕微笑颔首道:“正是如此。”

话说到这,也基本上没什么可再多言的,是以李慕当即提出告退。

对于李慕今日所说的那些话,太皇太后自然不会就这么全盘相信,肯定会派人调查一番。

但李慕所说却基本上属实,最多是在某些事上,稍稍夸张了些许,也不怕调查。

悲酥清风原料稀少,并不足以配制出可供大军作战的量。

但那也只是短时间内,若放任不管,西夏用数十年来积累,未必便不能威胁到大宋。

是以这夸张之言,落到当权者眼中,却也算不得夸张。

若是打拥有九百多万人口,随时能拉出数十上百万大军的辽国,那太皇太后多半是坚决不肯的。

可西夏国人口不过两百万,永乐城之战后,兵不过十万,就算穷兵黩武,也最多拉出三四十万大军。

这些未经训练,临时凑起来的壮丁队伍,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大宋有禁军八十余万,厢军四十余万,这就是一百二十五万兵力。

哪怕只出一半兵力,再有长空剑派那无孔不入的刺杀,丐帮的战场情报、敌后袭扰支持,打一个西夏真不是什么问题。

所以这一仗太皇太后是真会打,毕竟若能吞并西夏,为大宋开拓百万里疆域,那她高滔滔必然青史留名。

哪怕再妇人之仁,打这种几乎稳赢的仗,她也不会真个拒绝。

……

李慕回到客栈,与阮星竹萧峰等人说了说这次进宫见驾的结果。

听说太皇太后同意出兵征讨西夏,鲁达等人皆是摩拳擦掌,打算大干一场。

尤其是鲁达,八年前他还是个孩童,没能参与到宋夏之战中。

这次铆足了劲,说什么也要效彷掌门,来个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

若是旁人李慕肯定会制止这个想法,可鲁达的话,他什么都不想说。

这个人形凶兽要是火力全开,一定时间内的杀戮效率,甚至不在他施展剑芒之下。

其实萧峰也差不多,他出手很少使用兵器,并非是他不会器械类武功,而是他与人相斗根本用不着兵器。

事实上,萧峰也懂得刀法、棒法、棍法等器械,便是如游氏双雄的钢盾那样的奇门兵器,他也照样能运使随心。

只不过自他成名以来,不知经历过多少大小恶斗,皆是与人徒手相博,却从未尝一败,哪里还需要兵器?

若给他也弄一把沉重的兵器,他同样是人形凶兽一头。

如今前来中原的两件事都已经办完,小舅子的婚事还有两个多月时间。

河州位处西夏国都兴庆府的西南,从登封这边过去,大约旬日便可赶到。

而此地距离兴庆府,反而近了四五百里路。

是以李慕决定,先往西北走一趟兴庆府,再从兴庆府转道西南前往河州,走一个夹角。

两个多月时间,足够他在西夏办完事情,然后赶往河州参加小舅子的婚礼。

当下李慕带着妻女和一干弟子,共计十五骑往西北兴庆府而去。

……

西夏疆土虽较辽国、大宋为小,却也是西陲大国,地据河套及甘州、肃州、凉州等肥沃之地。

兴庆府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大宋要想打下兴庆府,怕是还得费些周折。

不过只要能顺利拿下兴庆府,以之为据点,那西夏诸地便唾手可得。

一行人一路走来,但见山岭草原,黄沙扑面,风刮如刀。

行至第八日傍晚,前方人烟逐渐稠密,一座大城的轮廓遥遥在望。

李慕对众人道:“我们这一行太过显眼,就在城外荒野略作歇息,吃过晚饭待天黑再行进城。”

众人自无异议,当下去到一偏僻背风之处,暂且歇息下来。

待到夜幕降临,李慕开始安排行动计划。

他让朱仝取出随身包袱中携带的西夏地图展开,点燃蜡烛后在地图上指点开来。

“我们现在在此处,一品堂在这里,一会儿进城后,由峰儿带队前往一品堂,务必将一品堂残余高手尽数除掉。”

“尽量采用暗杀,能不惊动旁人那是最好,你们身上都带着悲酥清风和解药,有机会就用。”

“得手后即刻撤出府城,回到此地等候,若惊动了西夏人,便无须等候,直接骑马沿黄河南下,前往河州。”

“竹妹到东城门外等我,我去皇宫搜寻李秋水的踪迹,找到后将她引出东城门外解决。”

“大家有什么问题现在提出来,没问题就照此计划行事。”

鲁达举手道:“掌门,我们为何不趁机,将西夏皇帝和一应大小官员尽数除掉呢?”

李慕解释道:“大宋要到明年开春才会发兵,距今尚有大半年时光,若此时对西夏官员动手,会打草惊蛇。”

“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换一个皇帝登基,补充官员,杀也是白杀,反而让他们有所准备。”

“等明年宋军出兵再出手不迟,到时便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让他们自乱阵脚。”

“只对一品堂动手,他们会认为这只是中原武林的报复行动,不会联想到国战上去。”

鲁达恍然大悟,点点头不再多言,其他人也没什么疑问。

李慕见此果断下令道:“既然都没有疑问了,那就行动吧!”

众人留下马匹,徒步奔到府城外,阮星竹沿着外围往东面绕去。

其他人跃过护城河,施展壁虎游墙功,无声无息的翻过城墙。

城墙之内,有一队队骑兵高举火把,来回巡逻,这支队伍兵强马壮,军威极盛。

这些还只是轻骑,西夏最厉害的一支骑兵部队叫铁鹞子,乃是这个时代着名的重甲铁骑。

不过大宋也不差,大宋“静塞军”同样是重甲骑兵,骑士个个都是能开二百斤硬弓的悍卒,人人配备钩镰枪。

在这个时代,堪称各国骑兵之最,自组建以来未尝败绩,辽国最强的王牌军队铁林军,亦多次栽在静塞军手中。

八年前西夏铁鹞子,同样在静塞军面前撞得七零八落。

而大宋除静塞军这支无敌铁骑外,还有身着重达五十八斤步人甲,被誉为古代防护最好的重装步兵,堪称骑兵杀手。

这个时代的宋军真的不弱,但相对来说又的确很弱。

因为率领这些虎狼之师的高层统帅,竟然是他娘的一群文官,真正会打仗的武将,却都只是中层和基层军官。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文官都不能打仗,但像黄裳那样天赋异禀的文官,毕竟不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