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竖着进来 横着出去(2 / 2)

加入书签

段正明对段誉道:“誉儿,四位祖公长老,不惜损耗功力为你打通经脉,快些叩谢。”

段誉当即强忍着体内痛楚,跪下向四僧一一磕头致谢,四僧纷纷微笑颔首。

段正明道:“誉儿,你盘膝坐下,心中什么也别想,在经脉未打通前,更不可贸然运功。”

段誉依言盘坐当中,由功力较为深厚的段正明、本观、本相负责压制段誉体内乱窜的异种真气,本因和本参负责为他打通堵塞经脉。

如此一来堪称对症下药,自是一鼓作气的功成,也不像原剧情中那样,功力徒然被段誉吸走,却毫无建树。

五人合力,轻松打通段誉被堵塞的经脉,比原剧情消耗的功力更小,倒是没引起枯荣大师的斥责。

随后段誉自行在那修习北冥神功,炼化异种真气,段正明则是对众僧问出了心头的疑惑。

“方丈大师,正明听你方才所言,莫非诸位曾见过延庆太子?”

四僧互相对视一眼,齐齐宣了声佛号:“阿弥陀佛。”

随后由本因方丈开口道:“你猜得不错,我们二十年前便已见过延庆太子。”

“那时他来求枯荣师叔为他作主,但当时你皇位已固,若贸然禅位必会引发大乱。”

“延庆太子倒也深明大义,并未苦苦纠缠,我等便将六脉神剑经予他观看,作为补偿。”

段正明听到“六脉神剑经”五个字,不由心下大震。

他幼时曾听父亲说起过关于六脉神剑的事,但他父亲认为那只是一个传闻。

因为百年来,没听说曾有哪一位先祖练成此功,而这功夫到底如何神奇,更谁也不知。

此时听本因大师所言,原来确有这么一门奇功,还被延庆太子学了去。

只听本因方丈接着道:“在延庆太子离开时,我等曾劝戒他,行事当以侠义为怀。”

“他说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大侠在下是做不成了,只好做个行侠仗义的小侠。”

听到这句话,段正明大吃一惊,道:“这不就是长空剑派的宗旨吗?”

本因颔首道:“正是,所以我们一直怀疑,延庆太子便身处长空剑派之中,甚至说不定,李慕李巨侠,便是延庆太子的化名。”

段正明奇道:“这不对啊!李巨侠扬名江湖十数载,以一手剑芒绝技博得‘剑神’之名。”

“却从未曾听说,他施展过六脉神剑这门功夫。”

本因道:“所以我们只是怀疑,并不确定,不过以延庆太子的天纵之才,未必不能以六脉神剑为根基,创出凝聚剑芒之法。”

“即便李巨侠不是延庆太子,延庆太子在长空剑派,也定然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段正明认同的点点头,若非如此,长空剑派又岂会以他说出的话,作为门派宗旨。

本观忽然叹息道:“可惜,可惜,这长空剑派不是我大理的宗门,否则大理的国势必可大增,又何须再忌惮那吐蕃的进犯?”

段正明微微有些失神,他们几天前还在讨论,要将此事向李巨侠禀明。

结果现在就有人告诉他,搞不好他想要借势的人,有可能就是想找他麻烦的人,这可真是大大的不妙了。

另一边段誉虽在打坐运功,却并未封闭五识,自然也能听到他们的话。

此时心下也是暗自震惊,若他的亲生父亲真是李巨侠,那……好像也十分不错啊!

孩子总是喜欢自己的父亲是个大英雄的,就像父亲总是喜欢自己的孩子是个俊杰一样。

一直没有开口的枯荣大师忽然道:“延庆太子无论意欲何为,他终究是我大理段氏之人,有什么事一家人关起门来解决便是。”

“但此刻大雪山大轮明王日内便至,天龙寺百年威名摇摇欲坠,此时当先抛开延庆太子之事,应对大轮明王才是正理。”

四僧合什齐道:“师叔教训的是。”

段正明听四僧称那人为师叔,忙道:“不知枯荣长老在此,晚辈未及礼敬,多有罪业。”

枯荣大师道:“无妨,既然你来了,便也过来参详参详吧!”

“是。”

当下枯荣大师将大轮明王鸠摩智,向天龙寺索要六脉神剑的亲笔信交给他看。

经过讨论,六人依旧是如原剧情那般,决定每人修炼一脉剑法。

段正明带着段誉到来时,已经傍晚时分,这一练就是一夜,段誉也早已顺利将浑身异种真气,炼化为北冥真气。

如今他这一身内力之深,实乃不可测度,若不考虑质量,单以真气量级论,怕是远超阮星竹,仅次于李慕。

李慕在进入这个世界时,便已拥有等同六十几年苦修攒下的功力。

如今又是二十年过去,不仅是量级再度暴增,还量变引发质变,他体内的真气,几乎已浓稠得像是混凝土。

李慕感觉自己再这么练下去,真气会不会直接凝成固体,最终化为一颗内丹?

很有可能啊!

九阳神功最大的特点便是“纯”,真气越纯,便越容易凝炼压缩。

这比段誉和阮星竹从别人那吸来的内力,强了不知多少倍。

他们哪怕吸再多,内力也永远是气态,连液态都不可能达到,更别提固态。

除非是一步一个脚印,自己修炼出来的北冥真气,才有那个可能,就像无崖子他们那样。

真气质量直接跟寿命挂钩,这也是北冥神功这堪称BUG功法的最大弱点。

想要短期内变成高手,便只能吸功,放弃长寿的机会。

想要长寿就不能吸功,但无法尽快变成高手。

这世上之事,总是有利有弊,不可能尽善尽美。

只不过李慕也清晰的感知到,这真气质量越高,越往后就越难凝炼。

真想将之练到结丹的程度,除非有什么天材地宝、灵丹妙药进补,否则怕是怎么也得两百年以上的水磨工夫。

对旁人来说,活到两百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可李慕不同啊!

只要一直轮回下去,别说两百年,两千年他都能活。

而且遇到本就有一身功力的置换角色,他还能直接叠加,系统会将内力按比例转化为质量最高那种真气。

所以李慕很有信心,他一定能顺利凝丹,以武入道。

无论练武还是修真,结丹算是一个门槛,迈进去了便入道,超凡入圣。

迈不过去便依旧是凡人,一百几十岁便是寿元极限,如张三丰那样的。

若逍遥三老不是意外身亡,应该也能活到老张那岁数。

而段誉因为是通过吸功积累起来的功力,寿元增加有限,连五绝时期都没能活到就嗝屁,中间才不过间隔一百零几年而已。

……

段誉见伯父和几位大师正在全力练功,不敢出声打扰。

他呆坐良久,甚感无聊,便下意识的往墙上所挂六脉神剑图谱看去。

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竟在无意之间,将六幅图的内容尽数记下。

只是他记下归记下,却没打算练,因为六脉神剑不传俗家子弟,连段正明想要练,都得先落发出家,成为本尘大师。

<a id=wzsy href=http://m.yqxsw.org>言情小说网</a>

况且他本身就不喜练武,就更不会主动去练习了。

己时刚过,鸠摩智如约而至,跟原剧情没什么出入,先展示三门少林指法,然后提出用秘笈跟天龙寺换六脉神剑。

枯荣大师坚持不允,鸠摩智见此,立马换了副嘴脸,缓缓道:“六脉神剑既只徒具虚名,无裨实用,贵寺又何必如此重视?

“几位大师就不怕伤了天龙寺与大轮寺的和气,伤了大理国和吐蕃国的邦交。”

一听他这话,天龙寺众僧尽皆脸色大变。

本因方丈森然问道:“明王之言是不是说,天龙寺若不交出六脉神剑经,大理吐蕃两国便要兵戎相见?”

鸠摩智冷笑道:“我吐蕃国主久慕大理国风土人情,早有与贵国国主会猎大理之念。”

“只是小僧心想此举势必多伤人命,大违我佛慈悲本怀,数年来一直竭力劝止。”

他这话话音一落,半空之中一道滚滚如雷的声音,浩荡而来。

“好一个吐蕃国师,今日若让你竖着走出天龙寺,便算我大理段氏无能。”

“他日若不能杀得你吐蕃五十年不敢下高原,便算我长空剑派无能。”

鸠摩智脸色剧变,他回过身来,跟众僧一齐仰头望去。

便见两道身影,在寺中殿宇屋顶轻点借力,姿态飘逸出尘的飞掠而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