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写给我儿的一封信(2 / 2)

加入书签

进来之后,一切景象又变得像是世外桃源。

远处的小亭子以及从远处而来缓缓流淌的小溪,让整栋建筑变得绿意盎然,富有生机。

“肖所长!”

小楼门口站着一个胖子,那胖子着急地挥挥手,开心地对肖儒说道:“所长,所长!”

肖儒听到有人叫自己,潜意识不敢答应,上个月他还只是个普通的双非学生呢。

胖子直接扑了过来,抱住肖儒,激动地说道:“肖儒,你可算来了。”

胖子身上有一股浓浓的化学药剂的气味。

一起来的王局秘书向肖儒介绍:“这是研究所的副所长,王大福。分管研究和行政,还有后勤、人力资源……”

“得了,您直接说咱们现在是不是就这一位副所长?”

“是的。”

肖儒没再废话,直接抬脚进入研究所。

一层大厅空荡荡的,除了通向二层的电梯和走廊,几乎没有其他东西,就连招待来宾的咨询台都是空的。

“胖子?”肖儒觉得这个名字有些损人,改口道,“大福?”

“哎!”王大福回答道。

“咱们研究所其他人呢?还有,你眼睛怎么哭肿了?”

肖儒走近才看到,王大福的眼睛周围肿了一圈,红红的,明显哭了很久。

“这……实不相瞒,昨天发生了点事……除了少数几个研究员,其他人都……跑了。”

??

昨天,研究所内。

“王所长,大家都要走了。”一个穿白大褂的研究员垂头丧气地从实验室出来。

“怎么了?”王大福平时喜欢锻炼,刚从研究所的健身房里出来,别看他身材壮硕了些,实际上体脂率是非常低的。

“国内和国外的好几家研究机构不知从哪里获得了我们内部的研究材料,正通过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对我们进行批判,尤其是两年内制造出2nm的光刻机。”

“这一下子连咱们部门的经费都变得飘忽不定了,组织上正在开紧急会议,确定是否要继续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

“不是,这么多设备都买了,你们说不弄就不弄了?”王大福的嗓子眼都有些冒火,“科学要讲究严谨、理智,哪能别人一煽风点火,就立刻被吓跑了?”

大黎国每年生产所需,占据半导体进口市场一半的体量,尤其是从荷国的阿斯麦乐公司进口,他们拥有2nm最先进的技术,是整个市场的大哥。这样的“大佬”挥舞着旗帜打压,别人没有不跟风的道理。

就在这几天,行业之内迎来了一次默契。

众所周知,阿斯麦乐公司靠着EUV光刻机崛起的原因,是1997年大美丽国成立了EUV LLC联盟,联盟里汇聚了美国三大国家实验室、数百位顶尖科学家以及英特尔、IBM等科技巨头。

当时市场上还有康尼公司与阿思麦乐共同竞争,最后只有阿思麦乐获得了加入联盟的授权,从此一飞冲天。

但要知道,他们光刻机的光源还掌握在大美丽的cymeR公司,所以要说谁最看不惯黎国光刻机的崛起。

肯定是大美丽!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里,大美丽除了光刻机以外,在应用材料和拉姆研究方面也都是领域里的巨头!

不过阿斯麦乐现在走的是传统的技术升级方案,创新度不足,同行的康尼和能佳公司也在尝试不采用EUV的光刻技术,达到5nm以上的精度。

因此,肖儒所面临的挑战重重,首先是国内的企业是否能提供生产所需的材料,其次是抛开国外的技术,自己能否开辟一条新路径。几个高薪聘请的研究员面面相觑,谁都不敢第一个开口。

“哼!你们可以走,这月照样给你发钱,但走了就别后悔!”

……

“大福,没事,咱们还有救!”肖儒拍了拍大福的肩膀。

“研究人才都没了,空有先进的器材,有啥子用……”

“听着大福,”肖儒双手搭在王大福的肩膀上,郑重地说道,“难道你以为我只有方向性研究的材料,我还有后面的关于工作台控制、零件组装、光源、镜头等一系列资料,现在咱们只需要负责工作台的控制。”

“你看一下这些资料。”

肖儒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光刻机中册》资料,王大福起初并没有在意,顶多想到肖儒可能有什么新的研究突破,但不至于能够逆风翻盘。

但大福还是乖乖照做,认真地读了肖儒拿出的资料。

哗啦哗啦,大福翻页的速度越来越快,他逐渐发现,这是工作台控制研究方向上的突破性进展!几沓厚厚的资料里面是详细的方案研究和分析。

大福久久合不拢嘴。

“还没到真正胜利的时刻呢,撸起袖子加油干!”

肖儒率先走进实验室,之前一段时间在刘导师的“家教”式帮扶下,肖儒已经把第一模块的资料吃透了,以至于第二模块的数据演算和基本实验也能上手操作。

研究所两千多平米的实际使用面积,现在只剩下四个人……

肖儒打电话给王局,得知了一个不太友好的消息。

消息已经外泄,现在肖儒只有一周时间。

一周之后,研究不好,卷铺盖走人!

毕竟阿思麦乐公司上来就直接把刀架在了黎国的脖子上:

知道《瓦森纳协定》吗?你敢继续研究?大美丽就要求我断供,看谁的损失更大!

所以,加上肖儒一共四个人,已经是最大限度的支持了!

肖儒无可奈何,只能把刘瑾老师带领的老团队邀请过来……

这期间,肖儒还收到来自阿斯麦乐位于东浦区总部的所谓“研究专家”的电话。

打来电话的是一个外国人。

“Xiao,我从你们那里了解到你们还在研究2nm光刻机是吗?我觉得你吃错药了,6nm的还没开始,就越级研发。”

“谢谢您的关心。”肖儒没有理会。

“你们就剩下四个人,还能研究出啥东西?我看你是个人才,不如来我公司上班吧,给你安排一个实习……打扫卫生的吧……毕竟我们前台还是211院校的呢……”

电话里传来一阵笑声,很明显对方是免提扩音的。

……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一周。

这几天四人就住在实验室里,打地铺,熬夜测试。

殊不知就连黎国内部光刻领域的私企也开始联手对王局施压,如果不停止“荒诞”的实验,他们也要“罢工”。

王局一直客气地谢绝:“再等等……”

肖儒在研究的同时,还得抽空观察小队的训练情况:

方雅这一段时间内都要在黑暗的密室里听声辨位,这是刺客的基本训练。

王霖正在和智能系统一块搭建后勤战备程序,这样方便确认各项物资的储备情况。

齐俊正在做力量训练,裹着沙袋跑步,几天下来,身上的肌肉肉眼可见地增长。

灵彤正在与一个仿真人对战,仿真人手持双刀,灵彤开始能灵活应对,后来就渐渐招架不住,仿真人也毫不留情,伤了灵彤好几处。

国外的权威媒体头版刊登了这么一条新闻:

转载#近日,黎国一名大学生宣布,黎国可以在两年内实现光刻机的独立生产,打破国际上该领域内的制衡!某部门已经大力支持!#

下方的评论全是一边倒,都认为这是在异想天开。

所有人都在看黎国人的笑话,舆论甚至蔓延到了境内,网络上各大媒体都在纷纷报道,刚发表出去,就受到了网络安全部门的限制。

但这并没有压下舆论,反而让人们在线下将事情炒得越来越热!

一周之后,前期的相关数据核对工作已经完成,因为只是工作台控制的单一方向,所以数据和实验报告就一块直接上传给王局。

结论里写道:

在光源方面,我们模拟的结果是可以超过cymeR的13.5nm极紫外线,具体效果如何有待后期验证。

反射镜制造的技术已经授权给晶福科技,可以保证在硅片上将电路图呈现出来,但具体量产还需要几年的时间,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不需要再依赖国外司蔡的技术。

工作台的精度问题已经和华卓公司取得了联系,曝光对准的精度已经可以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零件组装方面还没有进展,但是我们申请邀请国内各院校的顶尖学者与我们一起讨论,争取规避美丽国德世集团的垄断。

落款:肖儒、王大福……

“天哪!”王局嘴里的茶叶一下子喷了出来。

一时间,王局将研究进展上报给黎国科学院、社会研究院、电子科学协会等大型协会联名发布了正式批文。

对外宣布黎国的光刻机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中期阶段,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全面支持肖儒的后续研究,并积极筹备有关生产材料。

就算掘地千尺,漂洋过海,也要凑齐一台设备的所有零部件材料!

“喂,王局。”

“在,沈部,我们会全力支持肖儒。”

“他多久能确定机器量产的时间?我们可以先下一个大订单,避免国内企业被断供后的空档期。”

“沈部,这个你不用担心,只需要两年就可以实现国产、量产。”王局抿了一口茶,掷地有声地说道。

这回换成电话另一端的人惊讶得喷茶。

“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